浙江省宁波市北侖区新碶街道向家村 向家村


浙江省宁波市北侖区新碶街道向家村 向家村

文章插图
向家村(浙江省宁波市北侖区新碶街道向家村)【浙江省宁波市北侖区新碶街道向家村 向家村】向家村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侖区新碶街道,岩河以东,西至松花江路,南到恆山路,北与备矸村为邻 。总面积约1.3平方公里 。属城镇範围,明州路穿村而过 。现建造的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武装部都在该村範围内,总户籍人口1480人,793户 。外来暂住人口近1万人 。原有耕地面积1400亩 。现已基本被国家徵用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向家村
所属地区:浙江省宁波市
面积:1.3平方公里
人口:1480人
属于:山区
地理环境向家村位于北侖区新碶街道,东望北侖城区,西临大港工业城,总面积1.3平方公里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宁波、舟山等邻近城市的菜市场,有句流传语: “无向不成市、无向不成街 。”意思是到处都有向家村鲜活的农产品和向家村人勤劳的身影 。人口特点在的城市建设中,向家村的农田逐渐消失,村民过起了城市生活,吃穿不愁;可另一方面,由于向家村位于城郊接合部,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进来,形成了本地人口1400多人、外地人口近12000人,大约1:8的悬殊比例 。在这种情况下,勤劳智慧的向家村人通过不断实践、探索,逐渐走出了一条让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和谐相处的管理模式,逐渐在北侖37万名外来务工者心目中形成了 “无向不成家”的美誉 。
浙江省宁波市北侖区新碶街道向家村 向家村

文章插图
向家村街道经济向家村村民历来勤劳朴实 。在80——9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村主要经济收入以农业蔬菜为主 。村民在种植粮食作物的基础上,种植西红柿、茭白、芹菜、花菜为主的经济作物,销往宁波、舟山的邻近城市 。该时有句流传语“无向不成市、无向不成街 。”意思是在宁波、舟山两地区内的所有街道都有向家村农产品的足迹 。90年代后期土地被国家逐步徵用以后,该村在上级政府及村干部领导下,把土地徵用资金用于发展再生产,已建造店面房近百间,标準厂房100多间 。2005年村级可用资金收入达200多万元 。村级固定资产现有3000多万元 。在2003年实行了股份制改革及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工作 。村民老年有土保、青年有社保、生病有农村医保、困难有低保 。每户年终有股份红包 。原有农业村现向城市化转变 。随着北侖区开发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员到北侖务工经商,而城郊村也成了他们居住的重要区域 。以向家村为例,散居在全村的流动人员达8219人,是本地人口的5.5倍 。流动人员绝大部分在附近工业园区的企业打工,也有部分从事个体经营 。由于大部分为农民工,这部分流动人员大部分文化层次不高、年龄比较轻、就业和居住地变动频繁,这给当地的社会管理带来了较大压力,而其中的流动党员更处于缺少组织教育管理的境地 。针对这种情况,该村尝试以行政村区域为基层单元,通过破解组织设定难、组织体系协调难、教育管理难、作用发挥难等四大难题,积极探索流动人员区域化党建的新模式,并以此为基础,通过组建流动人员自治组织——“新向家人”管理委员会,发挥流动党员在流动人员管理中的骨干作用,实现流动人员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
浙江省宁波市北侖区新碶街道向家村 向家村

文章插图
向家村村委社会事业2010年5月16日,向家村成立了北侖区村级第一个流动人口计生协会——“新向家人”计生协会 。“新向家人”计生协会的成立,是上级计生办为了加强流动人口计画生育管理,创新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工作,针对我村流动人口众多,居住集中的特点,在“新向家人”管理委员会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一种发挥流动人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作用,确保流动人口计画生育属地化管理的一种新模式 。向家村有近1万名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为推动该村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相信将来在“新向家人”计生协会的管理与服务下,向家村的流动人口计画生育工作将更加规範化、制度化、人性化,同时也对创造向家村整体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