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韩崇(清代文学家)【清代文学家 韩崇】韩崇(1783-1860),字元芝、元之,一字履卿,别称南阳学子,苏州元和县人 。韩是升的幼子,韩崶之弟,韩崇还是汪鸣銮和吴大澂的外祖父 。官至山东雒口批验所大使 。韩崇性嗜金石,耽吟咏,沖融淡雅,抒写性灵 。工书,入香光之室,又逼肖何屺瞻 。编着有《录德录》、《江左石刻文编》、《江右石刻文编》、《书画题跋》、《宝铁斋书录》、《义门先生集》、《三节合编》等 。
基本介绍本名:韩崇
别称:南阳学子
字号:符芝、元之
所处时代:清代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江苏苏州
出生时间:1783
去世时间:1860
主要作品:《录德录》、《江左石刻文编》、《江右石刻文编》、《书画题跋》
主要成就:官至山东雒口批验所大使 。
人物生平韩崇(1783-1860),字元芝、元之,一字履卿,别称南阳学子,苏州元和县人 。韩是升的幼子,韩崶之弟,韩崇还是汪鸣銮和吴大澂的外祖父 。官至山东雒口批验所大使 。韩崇性嗜金石,耽吟咏,沖融淡雅,抒写性灵 。工书,入香光之室,又逼肖何屺瞻 。编着有《录德录》、《江左石刻文编》、《江右石刻文编》、《书画题跋》、《宝铁斋书录》、《义门先生集》、《三节合编》等 。主要功绩1860年(清鹹丰十年),太平天国军队击破清江南大营,忠王李秀成率军东征,苏州警报频传 。苏州地方士绅冯桂芬、潘曾玮、韩崇等人协助官府办理团练,藉以抵抗太平军,又开展劝捐、开设协济局等 。太平军失败后,韩崇因功被甄叙加盐运使,加花翎 。性嗜金石 。耽吟咏,沖融淡雅,抒写性灵 。工书,入香光之室,又逼肖何屺瞻 。有《宝铁斋诗录》1卷续录1卷,道光二十九年已酉浔江郡舍刻本,9行行21字白口单框单鱼尾,苏州市图书馆藏 。
文章插图
宝铁斋诗录个人作品韩崇是收藏家,家有宝鼎山房、宝铁斋 。汪鸣銮(后任清吏部右侍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年幼时,随他的母亲探望外祖父韩崇,见到宝铁斋金石图书收藏丰富,所藏秘本甚多,有“南阳学子校读”等印,对汪鸣銮的学习帮助很大 。韩崇也是吴大澂的外祖父,吴大澂的金石之学深受其影响 。韩崇编着有《录德录》、《江左石刻文编》、《江右石刻文编》、《书画题跋》、《宝铁斋书录》、《义门先生集》、《三节合编》等 。有韩崇题跋曰“此砖得于北寺塔下,张圣任中 ”钤印“韩崇”“履卿手拓”“履卿所得”“履卿” 。垂拓精良,字型秀美,此砖文还叙述报恩寺塔兴废之由来 。轶事典故韩崇故居位于大儒巷迎晓里4-10号 。大儒巷,位于临顿路南段东侧,东起平江路,西至临顿路 。巷南原有河,1958年填没 。古名“大木巷”,又名“大树巷” 。清康熙《苏卅府志》云:“大儒巷以明代大儒王敬臣居此,故名 。”大儒巷虽仅400多米长,却内有昭庆寺、眼目司庙(又称老眼目司堂)、遵义知县王节愍公佐圣宅、德龄堂吴宅、端善堂潘宅、丁宅等众多苏州控保建筑,有些现在还作为民宅使用 。韩崇故居室名宝铁斋、宝鼎山房 。故居坐北朝南 。正路五进完整 。第一进门厅,外檐列桁间牌科 。第四、五进为楼厅,第五进,面阔五间13.4米,进深五檩6.4米,楼下置鹤颈轩,格扇双面雕刻书画 。前出两厢 。西路花厅前有庭园,残存湖石假山 。另有马房三间,与正路门厅隔巷相对 。解放后,韩宅部分建筑用做苏州床单厂车间,部分沦为民居,藏书楼已拆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