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清代辑佚研究【清代辑佚研究】《清代辑佚研究 》是 2010 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的图书,作者是 喻春龙 。
基本介绍书名:清代辑佚研究
作者:喻春龙
ISBN:9787532555017
页数:558
定价:72.00元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1
装帧: 平装
开本:大32开
字 数: 415000
内容简介本书为清史项目之一 。清中辑佚兴盛,对历代佚书逸文的搜辑工作,是清代考据学的一大亮点 。过去清史和清代辑佚研究对这方面的关注,或集中于《永乐大典》的辑佚,或集中在几位大家身上,以有清一代为视角进行的研究较少 。该书作者通过钩稽、梳理相关史料,目前考证出清代有辑佚成果者456人,辑本种类广涉四部几近万卷 。对清代辑佚者及辑本进行汇考、对《清史稿艺文志拾遗》进行纠缪补阙,对四库馆臣以及戴震、周永年等名家辑佚的评述,可见作者之创见 。作为一项阶段性成果,它的面世,有助于促进学术界对这一课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简介喻春龙,历史学博士,现任江西财经大学文化产业与传媒研究中心副主任,历任《职教论坛》杂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编辑、江西卫视新闻部编导、江西日报社《赣商》杂誌特约撰稿人和江西财经大学新闻学系主任、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参与点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和译注《纲鉴易知录》,发表《清代辑佚的三大缺憾》、《浅谈〈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的美中不足》和《〈四库全书〉开馆前的清代辑佚》等多篇论文 。图书目录《研究丛刊》总序序一序二引言一、“辑佚”一词的学术界定二、研究清代辑佚问题的背景及现实意义三、本书写作思路与亮点四、清代辑佚研究的基本情况五、清代辑佚研究的相关资料第一章 清代以前辑佚情况回顾第一节 历代文献典籍亡佚概况一、清代以前文献典籍亡佚概况二、“书厄”与“无形的摧毁”三、秘藏导致文献典籍亡佚的几种形式第二节 清代以前的辑佚活动一、宋代以前辑佚活动的萌芽二、两宋时期辑佚活动三、元、明时期辑活动四、余论第二章 清代辑佚兴起的原因和条件第一节 清代辑佚兴起的原因分析一、学术界对清代辑佚活动兴起原因的认识二、明代中后期经济社会变迁:学术界一场深刻变革的开始三、唯利是图的商业风气结恶果:“明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四、深受后世诟责的明人着书之风五、力矫明代学术之弊,抢救性发掘历代佚籍——清初辑佚活动的兴起第二节 清代辑佚兴起的条件一、清前期文化政策的嬗变与理学的衰落二、考据学人才辈出三、公、私藏书日渐丰富第三章 清代辑佚的发展概况第一节 《四库全书》开馆前的学者辑佚一、官方有组织的学者辑佚活动二、私家辑佚学者的辑佚活动三、纂修《三礼义疏》与《礼乐大典》辑佚之滥觞第二节 四库馆臣的辑佚一、馆臣的阵容二、馆臣辑佚概述三、馆臣辑佚的基本原则:“三辑”、“三不辑”四、馆臣辑佚之我观第三节 清代辑佚的师门传承一、专业辑佚者的出现与辑佚的蔚然成风二、清人自国外搜亡辑佚的努力第四章 清代辑佚的师门传承第一节 “惠派”辑佚一、惠栋辑佚成就二、“惠派”其他学者与辑佚三、“惠派”学者辑佚的影响第二节 “戴派”辑佚一、戴震辑佚成就二、“戴派”其他学者与辑佚三、余论第三节 “钱派”辑佚一、钱大昕辑佚成就二、钱派其他学者与辑佚三、余论第五章 清代辑佚的成果与缺憾第一节 大批古佚书重新现身一、经部辑佚二、史部辑佚三、子部辑佚四、集部辑佚五、辑佚丛书的编辑与刊刻六、辑佚与其他考据活动第二节 辑佚学的形成一、辑佚方式非常灵活二、辑佚方向比较清晰三、辑佚方法日趋成熟四、考证与辑佚相结合第三节 清代辑佚的几大缺憾结语一、关于辑佚者二、关于古佚书辑本三、对清人辑佚的再认识附录一 清代辑佚者及其辑佚书汇考附录二 浅论《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的美中不足主要参考文献清代辑佚者人名索引后记附表附表1 明人辑佚成果一览表附表2 献书四库馆、《四库全书总目》着录诸书作者、历代藏书家地理分布表附表3 四库馆部分人员变动情况表附表4 部分四库馆臣辑佚书一览表附表5 《国小钩沉》、《字林考逸》与《国小钩沉续编》对照表
- 高等学校全面质量管理策略研究
- 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
- 法院审判与管理实务问题研究
- 研究所
- 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 陈晓松
-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孙利民
- 史记学
- 农村经济研究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 黄明斌
- 晚明社会世俗现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