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毓瑚


王毓瑚

文章插图
王毓瑚【王毓瑚】王毓瑚(1907—1980),字连伯,河北省高阳县人 。生于1907年4月16日,卒于1980年11月27日,享年73岁 。农业史学家、经济史学家、农业教育家、农书目录专家 。早期从事经济思想史和中国经济史的研究、着译,后期致力于整理、校注古农书,推进农业经济史和农业技术史的研究,肇端于比较农业史、农学思想史、世界农业史的研究,并在培养农史研究人才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
基本介绍中文名:王毓瑚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河北高阳县
出生日期:1907
逝世日期:1980
职业:农业史学家
毕业院校:法国巴黎大学经济系
人物生平王毓瑚于1925年赴欧洲寻求知识,先在德国波茨坦市立高级中学就读,随后进入慕尼黑工业大学主攻经济学;1929年,转入法国巴黎大学经济系;1933年,取得经济学、统计学和新闻学三科毕业证书;回国后,历任河北省立法商学院经济系讲师、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经济系讲师、国立编译馆编审、国立复旦大学经济系教授等职;1946年,被聘为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学系教授;1949年9月,出任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学系教授;1952年至1980年,兼任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馆长 。由于他在中国古农书整理和农业史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因而他曾被选为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名誉理事 。王毓瑚的研究工作与学术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以前从事经济思想史和中国经济史的研究;第二阶段,是1952年以后致力于中国古农书整理和农业史研究 。在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研究方面,他将教学与研究的重点放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 。他在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方面的贡献,表现为熟谙西方经济思想史,同时有很深的西方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根底,并潜心于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不断探索 。其所着经济史的着作,独具一格 。例如,专着《秦汉帝国之经济及交通地理》不仅是对经济史研究的重要贡献,而且就是从事秦汉史研究的学者也颇为称道 。
王毓瑚

文章插图
王毓瑚关于中国经济的发展,王毓瑚明确指出中国早期历史上的工商业者基本上未真正从事产业经营,而是在流通领域活动 。因此,中国社会不会发展成为资本主义 。显而易见,他在经济思想史领域的独到见解,展现了其深厚造诣 。他在中国古农书整理和农业史研究方面做出的开拓性贡献,进一步显现了其研究功力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整理、校注了多种中国古代农书,并撰写了《中国农学书录》一书 。《中国农学书录》是研究中国农业史的必备之书 。日本研究中国农业史的着名学者天野元之助先生对此书颇为推崇 。1975年,日本龙溪书舍将王毓瑚的《中国农学书录》与天野元之助的《中国古农书考》合刊,作为纪念中日友好交流的学术着作隆重出版 。在中国农业史研究方面,他亦是硕果纍纍,撰写了10余篇学术论文,编写了《中国畜牧史料集》一书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他又开始了比较农业史、农学思想史和世界农业史的研究 。王毓瑚兼任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馆长近30年,做出过重要贡献 。他认为,大学图书馆馆长要代表教师使用图书文献的利益和要求 。关于图书馆的建设,他竭力主张应将图书馆办成一个师生皆欢迎的图书馆,办成一个具有专业藏书特点的图书馆,办成一个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图书馆 。王毓瑚以见解精深、哲理深邃并勤于切磋琢磨而闻名,并赢得农史界名家与后辈的尊敬 。因而,学校其它学科的学者们称他为“饱学之士” 。他在如何对待事业、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对待科研方面,为后人做出了榜样 。在开拓农史学科的前辈学者中,有“东万、西石、南梁、北王”之说,分别指分处四方的农业部属四个重点农史研究单位的学科带头人 。东是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1955年成立,位于南京,受南京农大及农科院双重领导)的万国鼎(1897—1963);西为西北农业大学的古农学研究室(1956年成立,地处陕西武功)的石声汉(1907—1971);南为华南农大的农业历史遗产研究室(1978年成立,位于广州)的梁家勉(1908—1992);北则是北京农业大学的农史研究室(1978年成立)的王毓瑚先生 。这四位先辈虽都是中国农史学界德高望重的饱学之士,但先生与之相处却能摆脱过去文人相轻的常有陋习,儘管治学的重点与方法不同,却能做到互相砥砺切磋,相互敬重 。在“文化大革命”中这四所重点研究室的学科带头人大多受到过冲击,“文化大革命”后农史学科重又得到恢复发展,但东、西、南、北四大家中只剩下南梁北王两位,真是物是人非 。为了了却发展繁荣农史学科的夙愿,他们同以前所未有的激情,用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研究写作 。先生后期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十分窘困,1972年因患肠癌获準从延安返京,加以有心脏病在身,未去一度更名华北农大的涿县农场 。但居所是由原来的工棚改修而成的简易平房,面积不足20平方米,生活、写作乃至接待来客均在是处 。这一陋室竟一住就是八年有余,直至逝世前半年方得迁回原住处 。而且,难与前述三处相比的是北农大下属的这一单位,既无编制,又缺经费,地点也是位于图书馆作为馆长的先生的办公室 。研究助手先后有过一二人,也仅是兼任,而非专职 。先生以一己之力毕生支撑着这一困局 。严格说来,其助手原来功底因所学不属文史,先生以其热忱耐心,循循善诱的教导,才逐年使其有所提高,而后方能典见列为农史研究队伍中的成员 。先生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