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官印


魏晋南北朝官印

文章插图
魏晋南北朝官印【魏晋南北朝官印】魏官印,标準品有河南孟津出土的窖藏“部曲将印”,传世的有“万岁亭侯”、“安国亭侯”、“千秋亭侯”、“东武亭侯”等 。吴官印有山东滕州出土的“遂昌令印”、“奉车都尉”等 。蜀官印有传世的“梓潼令印” 。遗存晋印较多,标準品有湖南长沙东北郊基建工地晋墓出土的“关中侯印” 。
基本介绍中文名:魏晋南北朝官印
朝代:魏晋南北朝
类别:官印
所属机构:国家机构官员
时期:公元220—589年
简介魏晋南北朝官印Official Seals of the Wei, 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中国魏、蜀、吴、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使用的官印 。此期官印基本制度与汉印同,印式属汉印系统,形态风格与汉印小有区别 。历代官印魏晋官印魏官印标準品有河南孟津出土的窖藏“部曲将印”,传世的有“万岁亭侯”、“安国亭侯”、“千秋亭侯”、“东武亭侯”等 。吴官印有山东滕州出土的“遂昌令印”、“奉车都尉”等 。蜀官印有传世的“梓潼令印” 。遗存晋印较多,标準品有湖南长沙东北郊基建工地晋墓出土的“关中侯印”、甘肃嘉峪关新城晋墓出土的《武乡亭侯》及传世的“常山典书丞”、“东平飤官长”等 。司马氏建立晋朝后,大封宗室,建五等爵,设新官名,这些措施在官印中多有反映 。魏晋官印一般比汉印厚,龟纽印造型质朴,体长,龟背刻纹粗简,甚至光素无纹,龟首长而向上伸出 。鼻纽印的纽边均较厚,孔小,其中县令长丞尉印及低级武吏印的鼻纽纽面甚宽 。少数印面加框线,印文比东汉印更显方正,结体一般较鬆散,缺乏韵味 。将军印印文刀法均取直势,字划流畅雄健 。魏颁少数民族官印遗存至今约有 100余方,涉及乌丸(桓)、鲜卑、屠各、匈奴、蛮夷、胡、氐、羌、叟、倓等族 。晋颁少数民族印遗存近 300方,涉及民族除魏印各族外,还有卢水、韩、?、高句丽、支胡等 。魏印均用驼纽,晋印除驼纽外,还用少量兽纽 。魏晋印驼纽嘴尖而下垂,与汉印有别 。印文形式与东汉大致相同,即首字镌颁发国名,其次是族名,族名前或后多加“归义”、“率善”等饰辞,再次是官名 。此外,晋印还有首刻“亲”字的如“亲晋羌王”,这种行文形式的汉印迄今未见 。
魏晋南北朝官印

文章插图
南朝官印十六国官印可确定为前后赵印的有传世的“亲赵侯印”、“归赵侯印”、“率义侯印” 。传世的“兼併州阳河蕇督”印,清瞿氏《集古官印考》定为苻秦印 。陕西靖边县夏国统万城遗址出土的“驸马都尉”印,传世的“右贤王印”也是十六国时期遗物 。辽宁北票冯素弗墓出土的金质“范阳公章”等 4印则为随葬品 。十六国官印印式与晋印大致相同,唯龟纽的龟首前伸更长更高 。前后赵官印用马纽,这在汉印系统中也是一种独特的印式 。南北朝官印北朝官印有河北定县北魏石函内出土的“魏昌令印”、“军司马印”,河北景县封魔奴墓出土的“冠军将军章”等,均为仿实用印形态製作的随葬印 。此外,可确定为北朝官印的传世品约有50余种 。南朝官印标準品有传世的“庐陵太守章”、“永新令印”、“郫县令印”等 。北朝官印文字多粗率,直刀刻出,不加修饰,字划刚劲,字型粗犷 。南朝官印文字有的类北朝风格,但多数笔划较细,草率 。南北朝官印印式仍属汉印系统,但有与汉晋印不同的特徵主要是:①北朝官印印体突破了汉以来官印方寸大小的程式,边长多约寸半,有的印体还略呈长方状 。南朝官印印体有的亦逾方寸 。②北朝官印龟纽上的龟呈立状,龟首长,并多平伸,甲沿宽阔,体态雄健,通体饰纹,逼真工致,形态与传统龟纽异 。南朝除使用龟纽、鼻纽印外,后期还使用兽纽和珪纽 。南北朝官印印文草率 。此时行用数百年的秦汉官印印式已开始走向衰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