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词


文南词

文章插图
文南词文南词,又称为文词戏、文词腔,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流行于安徽省东至县、宿松县等地 。2006年,文南词被列为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戏剧类项目 。
【文南词】2008年6月7日,安徽省宿松县申报的“文南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遗产序号:712Ⅳ-111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文南词
批准时间:2008年6月7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编号:Ⅳ-111
遗产类型: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安徽省宿松县
历史渊源民国36年(1947),湖北黄梅县盲艺人胡金山流落在原至德县青山梅塘,先是算命餬口,后靠放牛为生 。在放牛场上教会了当地一班青年唱文词腔的部分戏文 。后江西省杨梓乡金凤业余文词戏剧团胡志远来梅塘传教,首演大型古装文词戏剧目《苏文表借衣》 。1958 年原至德县青山乡梅塘村正式建立了业余文词戏剧团,上演过《三气周瑜》、《白蛇传》等一批传统文词戏剧目 。1959年县剧团戏曲音乐工作者钱艺河,根据青山公社民间艺人刘汝民等人提供,从音乐角度,对“文词”和“南词”进一步挖掘和整理,排演出《烟花女子告状》、《三戏牡丹》传统折子戏参加省、地专业和业余会演 。1978年和1982年,排演新创作的小戏《抢木匠》参加省、地会演,获音乐奖和表演奖,并称号剧种为“文南词” 。以后渐被情节动人、悠扬悦耳的黄梅戏所替代 。戏曲剧流行于安徽安庆宿松、东至等地 。原系湖北黄梅一带的渔鼓小调,清末民初由逃荒卖唱人传入安徽 。在发展中曾受“饶河调”影响,吸收并融合了皖南山歌、民歌、十番锣鼓 。从地摊走上舞台,有近百年的历史 。唱腔有南词、文词、正板、平板、四板,快板等几十种,故取“南词、文词”合二为一,统称为“文南词” 。伴奏以四胡为主 。无专业剧团,东至、宿松两县黄梅戏团兼演文南词 。剧目有《烟花女子告状》、《苏文表借衣》等三十多个 。1795年(乾隆六十年)刊出的俗曲总集《霓裳续谱》收有“弹簧调”和“南词弹簧调”,即是文南词主要声腔之一 。1850年前后,宿松出现了灯歌、灯舞,后来演变成灯戏,灯戏是文南词戏曲的最初雏型,文南词就是在这种曲艺和地方灯戏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文南词

文章插图
文南词据记载,清末东至县仰家桥秀才谢敬仁在《南乡诗草·省亲偶见》(南乡即现在的东至县青山乡)中有诗道:“翁操四胡桂树下,姝弄渔鼓唱‘思嫁’ 。妇孺入迷文南词,月落西山不归家” 。此诗记叙了当时文南词的演出形式,伴奏乐器以及观众喜闻乐见的程度 。
文南词

文章插图
文南词1947年,湖北黄梅县盲艺人胡金山流落在原至德县青山梅塘,先是算命餬口,后靠放牛为生,在放牛场上教会了当地一班青年唱文词腔的部分戏文 。后江西省杨梓乡金凤业余文词戏剧团胡志远来梅塘传教,首演大型古装文词戏剧目《苏文表借衣》 。文南词在发展中曾受“饶河调”影响,吸收并融合了皖南山歌、民歌、十番锣鼓 。从地摊走上舞台,唱腔有南词、文词、正板、平板、四板,快板等几十种,故取“南词、文词”合二为一,统称为“文南词” 。1958年原至德县青山乡梅塘村正式建立了业余文词戏剧团,上演过《三气周瑜》、《白蛇传》等一批传统文词戏剧目,1959年县剧团戏曲音乐工作者钱艺河,根据青山公社民间艺人刘汝民等人提供,从音乐角度,对“文词”和“南词”进一步挖掘和整理,排演出《烟花女子告状》《三戏牡丹》传统折子戏参加省、地专业和业余会演 。1978年现代戏《喜事》、《印》在安庆戏曲会演中荣获音乐创作、表演、导演等奖励 。1982年,现代戏《抢木匠》参加省、地会演获音乐奖和表演奖,并称该剧种为“文南词 ”。剧种分类文南词唱腔分正本戏主腔和小曲两大类 。前者近似板腔体,后者属联曲体 。正本戏主腔分为“文词”、“南词”、“平词”3类 。“文词正板”旋律质朴、流畅,宜于叙事抒情;“文词慢板”曲调委婉,表现情绪比正板平稳,常用于悲剧 。文南词正板”字少腔多,旋律优美、长于抒情 。小曲有“叠断桥”、“观花调”、“採花调”等50余种曲牌,是文南词早期坐唱及与灯会歌舞结合阶段的侧重腔调,包括民歌俗曲、山歌、採茶歌等,都具特色 。唱腔特色文南词吸收了长江沿岸的优秀民歌素材,洋溢着乡土气息,有着丰厚的底蕴和优美的旋律 。文南词曲调丰富,饱含泥土芳香,有九腔十八调之称 。有大小曲牌120余种,声腔完整,流传甚广 。文南词的声腔发展,大体经过坐唱时期的“单曲叠用”、“多曲联缀”,形成正本戏后的板腔体,唱腔分小调、文词、南词三大部分 。进入宿松后,文词逐渐成为“当家腔”,板式有“正板”、“慢板”“哭板”、“就板”、“乐板”等 。解放后经音乐者整理完善,又分“老生文词”、“小生文词”、“旦角文词”、“丑角文词”、“花脸文词”五种,各以润腔和音色等特点而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