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滑鼠土豆【滑鼠土豆】滑鼠土豆是对长时间沉迷于电脑网路一族的称谓 , 尤其那些不断点击滑鼠的游戏玩家等 。电脑普及以后 , 有些年轻人工作、娱乐都离不开它 , 整天拿着滑鼠(mouse) , 眼盯着萤幕 , 成了“电脑狂” 。土豆(potato) , 胖胖圆圆 , 在美国俚语中常作为“头”(head)的代名词 , 推而广之 , 又可指小人物 。
在英语中 , 有一个词描述了电视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 那就是"沙发土豆"(Couchpotato) , 它指的是那些拿着摇控器 , 蜷在沙发上 , 跟着电视节目转的人 。现在则有人在这个词的基础上 , 发展出了"滑鼠土豆"(Mousepotato 迷恋网路都)一词 。例如一位西方自由撰稿人VivienMarx , 在"Onepotato,Twopotato,CouchPotato,MousePotato"一文中 , 就比较了摇控器和滑鼠带来的影响 。虽然她的研究重点是滑鼠如何改变新闻采访人员的工作方式 , 但是这个概念所涉及的网上行为特徵 , 也更多地在普通网民的身上体现出来 。
基本介绍中文名:滑鼠土豆
外文名:mouse potato
解释:长时间沉迷于电脑网路一族的称谓
别称:电脑狂
相关:沙发土豆
称谓:游戏玩家
简述滑鼠土豆是对长时间沉迷于电脑网路一族的称谓 , 尤其那些不断点击滑鼠的游戏玩家等 。电脑普及以后 , 有些年轻人工作、娱乐都离不开它 , 整天拿着滑鼠(mouse) , 眼盯着萤幕 , 成了“电脑狂” 。土豆(potato) , 胖胖圆圆 , 在美国俚语中常作为“头”(head)的代名词 , 推而广之 , 又可指小人物 。在英语中 , 有一个词描述了电视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 那就是"沙发土豆"(Couchpotato) , 它指的是那些拿着摇控器 , 蜷在沙发上 , 跟着电视节目转的人 。现在则有人在这个词的基础上 , 发展出了"滑鼠土豆"(Mousepotato 迷恋网路都)一词 。例如一位西方自由撰稿人VivienMarx , 在"Onepotato,Twopotato,CouchPotato,MousePotato"一文中 , 就比较了摇控器和滑鼠带来的影响 。虽然她的研究重点是滑鼠如何改变新闻采访人员的工作方式 , 但是这个概念所涉及的网上行为特徵 , 也更多地在普通网民的身上体现出来 。
文章插图
网路相关影响网路成瘾《2007年零点中印居民沟通指数报告》表明 , 除传统的“沙发土豆”(Couch potato , 坐在沙发上迷恋电视者)之外 , 都市居民中“滑鼠土豆”(Mouse potato迷恋网路者)开始涌现 , 并且“两种土豆”媒体消费的时长趋近 。“滑鼠土豆”主要还是集中在城市中的年轻人 , 尤其是高收入阶层和学生群体 。不断加快的行走脚步 , 不断延长的加班时间 , 使得每天穿越在“钢筋水泥”里都市人的压力感越来越强 。一到周末或晚上 , 大多数的上班族都不再愿意去听汽车马达的“城市喧嚣” , 要幺抱着电视机守上几个小时 , 要幺点着滑鼠冲浪一翻 。做个快乐的“土豆” , 成了许多紧张忙碌了一天的人们的奢望 。对于网路 , 人们说 , 它可以让天涯变咫尺 , 也可以让咫尺变天涯 。这种说法中 , 包含了这样一个担心 , 即会不会由于人们过多沉溺于网上的交流而忽视与自己身边的人的交流呢?这种担心不是没有依据的 。网路人际传播的特点 , 使它比物理世界的人际传播更轻鬆 , 人们可以选择自己中意的交流对象 , 选择适合的交流话题 。与现实中的交流相比 , 这种交流能更好地体现个人意志 。网路交流常常可以作为紧张的现实生活的一个泄压阀 。有人把网路的这种功能 , 称为"去抑制"功能 。所谓抑制是指现实生活中人们因为各种内心準则或社会规範的制约而表现出的行为自我克制 。这种克制 , 是保证社会秩序和和谐的必要条件 。而在网路上 , 由于种种不同于现实生活的环境条件 , 这种克制大大减弱甚至不复存在 。人们的行为便出现一种"解除抑制"的特点 。对于某些人来说 , 网路甚至像是一种毒品 , 可以起到麻醉自己、让自己忘却现实烦恼与痛苦的作用 。但是 , 如果用这种方法作为逃避现实的手段 , 日久天长 , 负面效果就会越来越明显:一些人不能很好地处理现实中的人际关係与矛盾 , 一些人与身边的人的交流日益减少 。一些人习惯了网路交流的方式与语言 , 回到现实世界里来 , 难免会有不适应的感觉 。这也会减少他们对现实的人际交流的愿望 。一些人对网路的依赖 , 已经不仅仅限于网上的人际交流 。玩网上游戏、下载网上音乐及浏览色情网站等 , 也使他们在网路中愈陷愈深 。实际上 , 现在已经有一些人就患上了网路成瘾症 。2000年3月美国史丹福大学一项调查发现 , 全球约有20万网民患上"强迫型性上瘾"病 。网路成瘾症 , 有英语里对应的词有CyberAddiction、ComputerAddiction或InternetAddiction 。也有人认为用"网路的病态使用"(PathologicalInternetUse(PIU))更为合适 。心理学家也称之为一种病 。这种病的主要表现 , 就是因为过分依赖网路 , 而失去对现实生活的兴趣 。网路成瘾症主要症状有:上网后精神极度亢奋并乐此不疲 , 长时间使用网路以获得心理满足 , 上网后行为不能自制 , 或通过上网来逃避现实 , 并时常出现焦虑、忧郁、人际关係淡漠、情绪波动、烦躁不安等现象;对家人和朋友隐瞒自己是"网虫";上网时间每次都超过原来计画 , 甚至整夜地游蕩在虚幻的环境中 , 而到白天工作时则昏昏欲睡 , 对现实生活无兴趣;不上网时手指会不停地运动 , 严重时全身打颤、痉挛、摔毁器物;甚至只是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吃饭和睡觉;有人因陷得太深而不能自拔 , 最终走上自杀的道路 。2000年1月14日《广州日报》的这篇报导也许能进一步说明这一问题:香港的一项有关青少年使用ICQ的调查显示 , 近三成受访中学生经常在ICQ说谎;另有百分之五有过分沉溺于ICQ的"上瘾"表现 。据闻资讯科技及广播局局长邝其志也迷上ICQ , 不惜用假名结识网友 。这项名为"青少年使用ICQ的调查"是由突破机构于1999年11月至12月间进行 , 在全港20间中学访问了1400多名中学生 。调查显示 , 五成受访中学生使用ICQ作沟通工具 , 并认为ICQ才是一个可以真正表达自己的地方 。调查发现 , 四成多受访者希望透过ICQ"打发时间、解闷" , 两成表示"想识多些朋友" , 他们大多"东拉西扯" 。近三成受访者更表示 , 不会因在ICQ上说谎而有罪咎感 。调查还发现约有百分之五的受访中学生出现沉溺ICQ的症状 , 包括将大部分上网时间用于ICQ、与同一对象倾谈超过1小时 , 甚至在被阻止使用ICQ时会大发脾气 。此间心理学家警告 , 有上述倾向的青少年 , 其自我形象及沟通能力均属偏低 , 倘若不及早解决 , 问题将"愈玩愈深" , 最终令他们做出越轨 , 甚至犯法行为 。网路成瘾现象虽然还只是初现端倪 , 但是它可能造成的后果 , 是不可低估的 。它将不仅是一种个人性的疾病 , 还会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 。对个体而言 , 网路成瘾将导致个体对于社会规範意识的减弱 , 对现实社会的疏远 , 生活与工作能力的下降 , 人际交流能力的萎缩 , 以及严重的精神障碍 。对于社会而言 , 网路成瘾症的流行 , 将导致社会的涣散 , 社会可能无法正常有效地运转 。但是 , 对于网路成瘾症的预防与治疗 , 不是靠"堵"的方法就可以奏效的 。更多的还在于"疏通" 。一些人之所以沉溺于网路 , 起因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如意 。例如在现实生活缺乏正常的、积极的人际沟通 , 现实生活压力过大等 。因此 , 只有提高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的交流沟通能力 ,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 才能使他们自觉地减少对网路的依赖 。发展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健康有益的社会团体 , 也是帮助人们实现相互沟通的一种有效手段 , 这些团体所带来的群体归属感 , 也会使个体获得一定的心理满足 。因此 , 网路成瘾症是目前我们现实社会问题的一种暴露方式 。把问题的癥结完全归于网路的使用者 , 是不够全面的 。社会化影响社会化是一个人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对于个体来说 , 社会化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社会化是个体得以适应社会 , 参与社会生活 , 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 。2.继续社会化(成人不断学习、接受新的文化内容及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社会变迁的必要途径 。而从社会角度看 , 社会化的作用在于:1.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也就没有社会 , 没有那些具备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人 , 社会就不能维持正常的运行 。2.如果没有社会化 , 社会及其文化就不能保持其一致性 , 共同的社会目标就无法实现 。而这种一致性 , 主要是通过社会化来完成的 。3.没有社会化 , 社会文化就不能世代延续和发展下去 。社会化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促进人格形成和发展 , 培养完美的自我观念 。2.内化价值观念 , 传递社会文化 。3.掌握社会技能 , 培养社会角色 。人的社会化过程 , 外界环境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 , 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大众传媒等 , 都是这环境的组成部分 。而在家庭、学校、群体、工作单位这些环境中 , 影响往往是通过人际交流产生的 。因此 , 人际交流在人的社会化过程的起着重要作用 。网路出现后 , 网路中包括人际传播在内的各种方式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人的社会化 。社会化的任务之一是建立健全的人格 。人格也称为个性 , 是指个人具有的稳定的、综合的心理特徵 。它包括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特徵 , 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观念、态度、行为等 。另一方面 , 也指人的个性心理特徵 。个性的核心内容及形成、发展水平的标誌是自我意识 , 即对于自己的特徵及生理、心理状况的认识 , 例如 , 自我评价、自我感觉、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自卑感等 。人们的自我意识 , 常常是以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为镜子的 。但是 , 在网路里 , 当一个以各种不同的面目出现时 , 别人对他的认识也就难免失真 。反过来 , 这些来自他人的评价 , 会使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更加混沌 。一个人在网路里常常会以不同的面目出现 , 即把自己分成若干个角色 , 这会带来角色冲突的迷惑 。这些角色与他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之间的冲突 , 可能更加严重 。甚至有可能导致"人格分裂" 。这样 , 关于自我的认识也就很难正常建立起来 。??社会化另一项任务是将一致的社会文化价值观传达给个体 , 使个体接受与维持社会规範 , 保证社会的运行 。但网路提供的是一个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拟态社会 。这个社会的特点 , 决定了它很难形成像现实世界那样强烈的社会规範 , 有很多行为也难以受到法律的明确约束 。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 , 如果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主要依赖网路来完成 , 那幺危险是显然的:他们可能会把网路中培养出来的任性、放纵、撒谎、不负责任、不守规矩等习惯 , 也套用到物理世界中 。如果他们过早地接触网路 , 那幺 , 他们的社会规範观念会更加淡薄 。人际传播本来对人的社会化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 但是网路中的人际传播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相反的作用 。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进行关注与研究 。研究网路对人的社会化过程产生的影响 , 才可能做到未雨绸缪 , 为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路提出建设性意见 。信息过载与信息快餐在网路这样一个海量的媒介里 , 信息超载已经成为困扰人们的一个重要问题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一书中指出:"失去控制和无组织的信息在信息社会里并不构成资源 , 相反 , 它成为信息工作者的敌人" 。儘管奈斯比特认为 , 信息技术能使泛滥的信息污染得以系统化 , 使原有无用的资料恢复价值 。但从网路来看 , 由于信息的绝对数量的惊人 , 即使有一些很好的信息分类整理系统 , 例如搜寻引擎等 , 但是人们往往还是难以从经过筛选的信息轻鬆获得最需要的信息 。从理论上来说 , 网路允许人们"拉出"信息 , 看上去 , 人们对自己在网路中的信息接收是有主动权的 。但是 , 人们怎样才能利用有限的时间 , 从多如牛毛的信息中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些呢?可以想像 , 结果是两种 , 一种是人们长期依赖于少数几个固定的网站来获得信息 , 其实还是把选择权交给网站;另一种结果是 , 人们在网上漫无目的地点击 , 看到什幺算什幺 。实际上 , 信息数量的增多只是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可能性 , 但这并不会必然增强人们对信息的选择力 , 反而是对选择力的削弱 。阿尔夫·托夫勒在《未来的震荡》也曾说:"有时选择不但不能使人摆脱束缚 , 反而使人感到事情更棘手 , 更昂贵 , 以致于走向反面 , 成为无法选择的选择 。一句话 , 有朝一日 , 选择将是超选择的选择 , 自由将成为太自由的不自由 。"信息的过载 , 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是信息消费的快餐化 。例如 , 对一个新闻事件的报导 , 人们往往还没来得及仔细阅读已有的报导 , 最新的报导已经上网了 , 人们对所有事件都只有浮光掠影的印象 。过去由大众传媒的采访人员、编辑做的信息消化工作 , 现在转到了客群的身上 。浅尝辄止的现象也就难免 。网路阅读更多地受到时间的限制 , 这进一步强化了网路信息消费的"快餐化"特点 。为了节省在网上的时间 , 人们的阅读速度一般会比在印刷媒体上要快 , 而且常常只是以开头部分为阅读重点 。一旦读完一篇 , 人们会迅速跳到下一个阅读对象 , 来不及回味 , 事后对一些细节有疑惑时 , 也不方便进行证实 。在网路中 , 信息可以以极快的速度进行多次传播 , 而在此过程 , 信息可能逐渐失真 。因为人们很容易将自己的见解加入到信息中或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信息的取捨 。而另一方面 , 人们能够接触到的 , 却往往不是信息的原有状态 , 而是经过反覆传播而走样的信息 。本来信息应是对不确定性的消除 。但在网路中 , 对同一事实的有关信息往往相互冲突、矛盾 , 让人难辩真伪 。因此 , 对于网路信息的传播者而言 , 未来的任务 , 在于提高信息的质量 , 而不是数量 。在这个追求"从多到精"的过程中 , 一批高质量的站点将得以凸显 。对于信息的接收者而言 , 网路信息是对个人鉴别力的一个更大挑战 。而前提是 , 个体应该有着追求高质量信息的信仰 。网路传播技术对个体的影响(一)数位化网路技术的基础之一 , 是信息的数位化 。而在过去 , 一切都是物理化的 。数位化技术 , 把很多过去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变成了"比特" 。数位化技术 , 使得信息的複製变得易于反掌 。美国着名网路专家凯文·凯利认为 , 易于複製信息这一点 , 颠覆了传统的工业化信条 。传统工业时代的两个基本公理是:"物以稀为贵"和"物多价廉" 。而在网路时代 , 複製却会带来效益与增值 。数位化使作品的修改也变得十分便捷 。物理状态的东西 , 总有一个定形--例如 , 一个花瓶做出来 , 它就会永远保持自己的形状 , 除非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等去改变它 。而印刷书籍无论出多少版 , 对每一版来说 , 它的内容与外在形态是固定的 , 而且不是读者可以去改变的 。数位化却使作品没有了终极状态 。它使作品始终处"更新"之中 , 并且这个更新过程 , 不一定靠原创者来完成 。不同的人可以对同一个对象进行不同的修改 , 这使一个作品可能产生越来越多的形态 。这些现象 , 也许会在一定程度相应改变人们的价值观与生活态度 。过去那种对"终极目标"的追求 , 可能渐渐淡化 。人们更看重"过程" , 看重每一个变化的意义 。人们可能更加认识到"多样化"的含义 , 因此 , 也就不简单追求"正"或"负"的价值取向 。数位化作品常常不具备个性化的物理特徵 , 至少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上如此 。所以数位化作品削弱了作品中的附加信息 , 例如笔迹等 , 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创作者的个性痕迹 , 这从反面促使创作者只能强化其它信息 , 例如 , 通过自己所取的独特笔名、语言的个性风格来张扬自己的个性 。数位化的另一个结果是 , "拷贝"加"贴上" , 成为很多人主要的网路动作之一 。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 , 改变人们严谨的研究态度 。(二)超连结超连结 , 是网上最常见的"动作"之一 。"超连结"技术使人的阅读摆脱了线性的束缚 , 但同时 , 也带来了信息的离散化 。更重要的是 , 这种"跟着感觉走"的阅读方式 , 可能会对人的行为方式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 。这听上去有些危言耸听 , 但是 , 从日本学者关于电视技术对人的行为影响的研究中 , 我们可以看出 , 媒介不仅通过它的内容影响人 , 而且还会通过媒介工具以及使用方式来改变人 。日本学者林雄二郎在《信息化社会:硬体社会向软体社会的转变》中 , 提出了"电视人"的概念 。所谓电视人 , 指的是 , 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 , 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 , 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 , 表现在行为方式上是跟随着感觉走 。这一点 , 与在印刷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父辈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 。同时 , 由于收看电视是背靠沙发、面向萤屏的狭小空间中进行 , 这种封闭、缺乏现实的社会互动的环境 , 使他们当中的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 社会责任感较弱 。与此类似 , 另一位日本学者中野收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中 , 提出了"容器人"的概念 。"容器人"指的是 , 在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 , 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 。"容器人"为了摆脱内心的孤独也希望与人接触 , 但这种接触只是容器外壁的碰撞 , 不能深入内心 。"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 , 却非常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 , 他们的行为像不断切换镜头的电视画面一样 , 变幻不定 。如果说电视的使用行为 , 会造就"电视"和"容器人" , 那幺 , 网路的使用行为方式 , 非常有可能造就出"网路人"或"CyberMan" 。而在此其中 , 超连结所能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从表面看 , 超连结给人们挖掘信息的深度提供了方便 , 但是 , 信息的提供者往往只是建立连结 , 而没有对连结的信息进行验证 。为了追求表面效果 , 一些网站还会提供超过人们接收能力的连结 。从某个方面看 , 超连结可能会成为信息加工者将自己的任务推到别人甚至信息消费者身上的一种办法 。另一方面 , 信息消费者在连结面前并不是理性的 , 在很短的时间内要判断哪个连结更有效 , 本身也是非常困难的 。这时 , 感觉就成为了引导人们滑鼠动作的主要力量 。在滑鼠的一个又一个连结中 , 逻辑与理性变得越来越无关紧要 。因此 , 有人将超连结带来的感觉形容为:随风飘蕩 。超连结也迎合了人们的浮躁 , 使人们总是寄希望于未知的连结 , 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已有的对象上 。超连结打破了人们的封闭状态 , 与电视相比 , 这也许是一种进步 , 但它的漫无边际与随意性也是值得警惕的 。对于超连结的实际影响 , 只有通过科学的研究 , 才能找到答案 。但是 , 无论是传播者 , 还是客群 , 不迷信超连结 , 都将是有益的 。(三)多媒体化很多人在谈到网路的优点时 , 总不会忘记它的"多媒体"特点 , 有些人认为 , 多媒体的信息 , 更容易被人接收与理解 。这对于提高信息的质量是有好处的 。如果借用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的学说 , 多媒体带来的影响还在于 , 它会使过去由媒介带来的人的感官失衡的状态得到改变 , 使人恢复到自然的感官平衡 。当然 , 在现实的技术条件下 , 多媒体技术在网路上全面运用还为时尚早 。但如果放眼未来 , 多媒体技术得以充分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 , 人们也完全可以把网路变得越来越像现实世界 。但是 , 这种变化究竟是不是真正的进步 , 却是值得探讨的 。实际上 , 麦克卢汉也认为 , 由感觉领域的分割造成的感觉分离 , 使人类对环境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因为它可以推动人们对事物的抽象、深层的认识 。在网路中 , 虽然文字还是一种主要传播形式 , 但是如果多媒体手段非常发达 , 那幺势必影响人们接受文字的兴趣 。印刷媒体进入"读图时代" , 就从一个侧面说明 , 人总是愿意"避重就轻"的 。多媒体环境虽然全面地调动了人的感官 , 但是相对来说 , 它使人脑参与信息处理的过程简单化了 。文字阅读的削减 , 也可能带来抽象符号思维能力的削弱 。因此 , 多媒体化的网路传播 , 带来的可能是人的思维方式的改变 。据报导 , 1998年 , 英国发动了一个"全国阅读年"(theNationalYearofReading)的活动 , 其目的 , 是要把英国转变成一个更为具有文字知识水平的国家 。这种做法的含义 , 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四)技术发展的无止境网路的出现 , 使计算机技术成为一种"门坎":一个人能不能融入到现代化社会 ,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术 , 是否能上网 , 是否能在网上"闲庭信步" 。与现有很多家用电器不同 , 网路技术处于不断的更新之中 , 硬体不断升级换代 , 新的软体不断产生 , 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 。虽然有些计算机产品想要做到"傻瓜"化 , 但任何软体都不可能像电视那样 , 靠几个按钮就能实现全部功能 。因此 , 要能跟随上技术的发展步伐 , 人们就要不断更新硬体 , 学习新的软体 。这将使未来的人们在技术的追逐上投入更大的热情、更多的时间、更多的金钱"技术崇拜" , 会成为一部分人的生活特徵 。网路对社会的影响 , 从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对个体的影响而实现的 。因此 , 研究社会个体在网路环境中的需求特点、行为特徵 , 进而研究这些特徵对人在现实世界的影响 , 才能更好地评估网路对整个社会生活的影响 。
- 零基础轻鬆学会松下PLC
- 宝宝断奶营养餐
- 综艺节目 大咖说
- 叶道英
- 嘉义市南郊弥陀禅寺 弥陀禅寺
- 2007年高考满分作文第一解读
- OPPO R15
- 法学大学
- 丹东太平湾 太平湾
- 闽南语歌曲 一步一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