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徽文化(中国古徽州地区文化)【中国古徽州地区文化 徽文化】徽州文化(中国古徽州地区文化)一般指本词条
徽州文化,指古代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而不等同于安徽文化(安徽文化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庐州文化四个文化圈组成) 。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书、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 。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属徽州文化範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 。
基本介绍中文名:徽文化
外文名:hui culture、 hui-culture
代表人物:朱子、戴震、胡适、陶行知
历经朝代:北宋后期-至今
人文历史徽文化是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学者对徽州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 。进入80年代,“徽学”概念广泛化、研究科学化、机构专业化 。90年代后,徽州文化研究进入新阶段,“徽学”与“敦煌学”、“藏学”并列为国学三大地方学科 。徽文化,是炎黄文化新阶段的袖珍版本,是中国传统儒释道思想文化沉澱的 。徽州是时间概念,即从1121年至1911年 。徽州这一名称始于 宋宣和三年(1121年),方腊起义遭到镇压,改歙州为徽州 。从宋置和三年(1121年)一直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徽州这一名称一直没有变更,或称路或称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留县,徽州这一名称随之也就不复存在 。1949年以后设立的徽州专署或仃署,由于管辖範围不同,已不区于徽州府这一概念 。地域分布徽州一府六县是地域概念,即原徽州府属歙县、黟县、婺源县、休宁县、祁门县、绩溪县六县 。在长达890年的时间里,这六个县一直稳定地隶属于徽州,这在中国政区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
文章插图
徽文化传承发展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 。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更趋火热,逐渐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地方学--"徽学",被誉为是并列与敦煌学和藏学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 。历史轨迹徽州,作为一个地域的名称,有着悠久的历史 。其前身经历了从"三天子都" "蛮夷"之地 属吴、越、楚 秦置黟歙,新都郡,新安郡 ,歙州的漫长曆程 。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 。在此后的866年中,徽州的名称一直延用,直至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黄山市时止 。现在我们讲的徽州地域包括:黄山市的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屯溪区、徽州区和黄山风景区;宣城地区的绩溪县和江西婺源县等 。儘管千百年来,朝代的不断变更,名称的不断变化,但徽州的地域相对稳定,这就为徽州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
文章插图
徽文化文化标誌徽文化包括:新安理学、新安志学、新安医学、新安建筑、 新安朴学、新安教育、新安画派、新安艺文、新安科技、新安 工艺、文房四宝、徽菜等 。徽即徽州,府治在歙县,包括歙县,绩溪,黟县,祁门,休宁,婺源等六县,古曾称歙州、新安郡 。徽州文化,是徽州(古称新安郡)人,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器物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精神文化层面,底蕴深厚创造杰出 。自古新安人才辈出,徽州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 。东汉、西晋、唐末、北宋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生产力逐渐发达 。徽文化,是对中原文化的包容整合 。作为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徽州文化,崛起于北宋后期,“东南邹鲁、礼义之邦”于南宋,鼎盛于明清时期,已约800年之久 。90年代后,徽学与藏学、敦煌学并列为国学三大地方学科 。新安理学这是程朱理学的正宗流派,奠基人程颢、程颐及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祖藉均系徽州篁墩 。它从南宋前期到清乾隆年间,在徽州维繫了600多年,对徽州社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新安理学核心是伦理纲常,同时也倡导"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的重学思想,"天理为义,人慾为利","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思想和"修内政","攘夷狄"的节义思想;徽州朴学也就是徽派考据学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婺源县的江永和屯溪的戴震 。它作为乾嘉学派中的皖派,直接继承了汉古经学,把经学研究从纯考据的藩篱中解救了出来 。新安画派开先河的为元代的程政,明朝开始形成新安画派风格 。明末清初,江韬(渐江)、查士标、孙逸、汪元瑞"海阳四家"异风突起,有力地冲击了王时敏、王鉴、王翠、王原祁"四王" 画派在中国画坛的统治地位 。他们主张师法自然,寄情笔墨,大胆创新,给明末清初画坛带来新的生气 。近代的黄宾虹,主张"先师古人,再师造化,而以自然为归",丰富和发展了新安画派;徽州篆刻徽派篆刻始于明朝的何震 。其后着名的有汪关和以程邃为首的"歙中四子"、以黄士陵为代表的"黟山派" 。徽州篆刻讲究用笔运刀,刀随意动,章法整齐活泼,一改当时篆刻庸俗怪异、擅改篆字型义、趋向屈曲乖缪的风格;徽派版画这是画家、刻工、印刷通力合作的产物 。肇端于墨模镂刻,于明万曆始兴 。徽派版画以歙县虬村黄姓为中心,有"徽刻之精在于黄,黄刻之精在于画"之说 。从明万曆到清初的近百年中,黄姓有300多人从事刻书,其中三分之一从事版画镌刻 。徽派版画以白描手法造型,典雅静穆,抒情气息浓厚 。明代胡正言(休宁人)印刷的《十竹斋书画谱》、《十竹斋长笺谱》为徽派版画的最高成就;徽剧这是徽州艺人在明清时期吸收弋阳腔和西秦腔等的基础上,经过衍变形成的,到清代中期,徽剧风靡全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唱、念做、打并重的完美剧种 。"四大徽班"由扬州进京,把徽剧推向顶峰 。道光年间,徽剧与汉剧结合,产生了京剧 。当时活跃在城乡的徽剧社班有47个,大的社班有艺员180多人,可谓声势浩大,繁荣昌盛;徽州刻书它始于中唐,盛于明,万曆年间达到鼎盛 。至崇祯年间,徽州刻书跃居全国之首 。徽州刻书有坊刻、官刻、家刻和书院刻 。着名的坊刻有歙西鲍宁耕读书堂,于天顺年间所刻的《天原发微》5卷,现存北京图书馆;着名有家刻有歙县汪启淑的飞鸿堂,刊有自撰的各种图书12种,近300卷 。家庭出版社在古徽州各县都有;新安医学"肇自北宋,盛于明清,从宋代至清末,涌现着名医家543人,撰、辑医籍460多部,其中部分医籍东传朝鲜、日本" 。(徽州地区简志)着名的有宋代张杲撰写的《医说》10卷,这是我国现存最早载有大量医史人物传记和医学史料的书籍,也是第一部较完整的新安医学着作;祁门汪机撰《石山医案》3卷,"学宗的丹溪之医理,临床不拘一格,精于望诊、切脉;""歙县江辑《名医类案》12卷,蒐集上自扁鹊、仓公、华佗,下迄元明诸名医验效医案,内容十分丰富,是我国第一部汇集历代名医医案之专蓍 。"(徽州地区简志); 徽派建筑它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徽菜北宋年间发端于歙县,是全国八大菜系之一,菜系的形成是经济、文化发达的结果 。徽菜重(讲究)油、重色、重火功,而且选料精良,製作考究,尤其注重原料的产地、季节、鲜度、部位、品种等,擅长炒、炸、烧、炖、溜、焖、,加上火腿佐味,冰糖提鲜,料酒除腥引香,使徽菜的风味更加鲜明 。名菜有:火腿炖甲鱼、红烧果子狸 、清蒸石鸡、虎皮毛豆腐、凤炖牡丹、红烧划炎、香菇盒等 。一九四九年以前,烹调之乡的绩溪县,到外地开饭店有222家,如上海的大中国、大中华、大富贵,武汉的大中华等皆是 。此外,还有徽派雕刻、徽派盆景、徽州漆器、徽州竹编、文房四宝(徽墨、歙砚、澄心堂纸、汪伯立笔)、徽州民俗、徽州方言等,这些都是徽派文化的重要内容 。这些文化的内涵,不仅体现了中国最正统的儒家思想,也受到了释家、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因此,徽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反映,徽州是儒家、释家、道家文化的一个厚实的沉澱区 。内涵特质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 。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屈徽州文化範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 。重要时期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 。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更趋火热,逐渐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地方学--"徽学",被誉为是并列与敦煌学和藏学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 。文化影响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 。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更趋火热,逐渐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地方学--"徽学",被誉为是并列与敦煌学和藏学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 。徽州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 。徽州人在文化领域里建树、创造了许多流派,这些流派几乎涉及当时文化的各个领域,并且都以自己的特色在全国产生极大影响 。康熙六年(1667年)正式撤销江南省分为安徽、江苏二省 。安徽是因江北有安庆,江南有徽州,取二地之首字而称安徽 。徽州,公元前222年就有歙县、黟县两个大县,明清时更为昌盛 。徽州文化,以其广博深邃的内涵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科学界的青睐,同时也引起了经济界的关注 。这三年中,我有幸参加并主持了一次全国徽学研讨会,四次国际徽学研讨会 。各地、各国专家学者踊跃参加研讨,表现了高度的热情 。老徽学研究者对我说:"我三十年前就加入了徽州籍了 。一些教授专家,几乎一生精力倾注于徽学 。一种地方文化能够引起国内外的如此重视,足以见其存在的重要和价值 。研究徽州文化,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代表形式徽州位于黄山脚下,古称新安,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建徽州府,遂得名 。範围包括今黄山市的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屯溪区、徽州区及黄山区的一部分,以及现属于安徽省宣州地区的绩溪县、属于江西省的婺源县 。徽州社会和文化是在南宋以后崛起,明清时达到鼎盛与繁荣,清末以后衰退的 。历史上有纷呈的学派与流派,内容几乎涵括文化的所有领域 。其文风昌盛、教育发达、人才辈出,自宋至清,徽州共建有书院、精舍等260多所;社学明初有462所,清康熙时达562所,私塾更是林立,"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有书史之藏" 。科举及第者众,仅明清两代徽州本籍中举人者996人,中进士者618人,状元数仅清一代本籍加寄籍有18人,曾涌现出了朱熹、程大位、汪道昆、朱升、江永、戴震、俞正燮、王茂荫、胡适、陶行知、黄宾虹等一大批杰出人物 。更有影响深远的徽商,成为人们长盛不衰的 研究话题 。徽州文化之所以影响深远,笔者认为有四个方面的学术意义 。名人徽州有三大学问家:朱子(婺源)、戴震(休宁)、胡适(绩溪) 。有汪华、朱升、程大位、郑复光、程晋芳、陶行知、赛金花等等 。黄山山麓一条小溪---九龙瀑,一沟三状元、三丞相,是程元凤、曹文植、曹振镛,形成显赫的文化沟 。
- 梵宫:中国佛教建筑艺术
- 中国大陆男演员 李泰
- 中国古典名着:唐诗三百首
- 2018 中国普惠金融创新报告
- 古代取暖方式 地龙
- 中国内地男主持人、演员 辛凯
- 聚焦中国黄金市场20年
- 上古凶剑
- 摆孙派
- 宣光承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