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碑


李斯碑

文章插图
李斯碑【李斯碑】在碑刻如林的岱庙里 , 最珍贵 , 最有价值的 , 自然是刻于公元前209年的秦代李斯小篆碑 , 此碑历来被视为书法艺术的珍品 , 鲁迅誉之为“汉晋碑铭所从出”其遒劲若虬龙飞动 , 其清秀如出水芙蓉 , 举世瞩目 , 堪称瑰宝 。现在李斯碑存于岱庙东御座内 , 我们今天能一饱眼福 , 目睹秦代书法艺术精品 , 的确是三生有幸 。
基本介绍中文名:李斯碑
别名:秦朝泰山刻石
年代:公元前209年
作者:李斯
释义李斯碑也被称为秦朝泰山刻石 , 形制似方非方 , 四面不等 , 材质坚硬 。铭文总计144字 , 所刻内容“颂秦始皇帝德 , 明其得封也” , 宣扬他统一天下的功绩 , 表达治理国家的雄心壮志 。不过可惜的是 , 当年碑上的刻辞早已在历史的沧桑中一字不存 , 如今存留在世的李斯碑是秦二世胡亥命李斯写下的 。公元前209年 , 秦二世胡亥也仿效其父东封泰山 , 于先前秦始皇刻石上加刻了秦二世诏书 , 共79字 , 刻在了李斯碑的背面 , 仍由李斯撰写 。全文为:“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 。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 , 其于久远也 , 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 。’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 , 因明白矣 。臣昧死请 。’制曰:‘可’” 。大意是说:“二世皇帝诏书曰:‘此石刻乃是皇帝所为 , 刻辞中颂扬的都是始皇帝的功德 。如今我承袭了帝位 , 而刻石中并没有说明是始皇帝 , 恐怕久远的将来 , 会被误认为是后代皇帝的作为 , 以致与始皇帝的功德不符 。’丞相李斯、右丞相冯去疾、御史大夫德冒死上言:‘臣等请求将此诏书刻在石上 , 这样就明白无误了 。臣等冒死请求 。’二世皇帝诏曰:‘同意’ 。”这样 , 一块石碑就同时拥有了父子两位皇帝的刻辞 。时至今日 , 李斯碑上秦始皇的刻辞 , 除拓本外 , 一个字也见不到了;而秦二世的刻辞 , 也仅剩十个字 , 其中“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 , “斯昧死”三字残泐 。李斯碑是秦始皇封禅泰山的唯一保存实物 , 是泰山现存最早的刻石 , 更被世人誉为“天下名碑之最” , 堪称稀世珍宝 。而碑刻上的李斯小篆 , 历来评价甚高 , 其书体也一直被历代学者视为珍宝 。汉刘勰曾说:“始皇勒岳 , 政暴而文泽” 。元代郝经在他《太平顶读秦碑》中赞道:“拳如钗骨直如筋 , 屈铁碾玉秀且奇;千年瘦劲宜飞动 , 回视诸家肥更痴” 。鲁迅更是誉之为“汉晋碑铭所从出” 。其遒劲若虬龙飞动 , 清秀如出水芙蓉 , 足见其艺术魅力 。正因为它举世注目 , 被视为珍品 , 才引来一段非凡的经历 。背景在中国无数的名山峻岭中 , 要说跟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联繫得最深、最久的恐怕要数山东省的泰山了 。泰山上漫山遍野大大小小的题字石刻就是最好的见证 。据说泰山保留下来的历代石刻就有1400多块 , 成为奇观 。您知道在这幺多题字石刻中哪一块是年头最早的吗?那就是堪称泰山石刻之首的碑刻--李斯碑 。历史传说据说 , 此碑是秦丞相李斯奉始皇之命所刻 , 立于岱顶玉女池上 , 内容为颂扬秦始皇的功德 。此刻石为四面环刻 , 三面为始皇诏 , 一面为二世诏(二世诏刻于公元前209年) 。南向二世诏文7行 , 满行12字 。传宋拓本为223字 。明代嘉靖年间 , 为防止风蚀雨淋 , 移于碧霞祠东庑 , 到了清代乾隆五年 , 碧霞祠突然遭火 , 火借风势 , 越烧越旺 , 结果把碧霞祠烧了个一塌糊涂 , 李斯碑也因之不翼而飞 , 下落不明 , 许多人都为之惋惜 。到了嘉庆二十年 , 喜欢舞文弄墨的泰安新知县汪汝弼到任伊始 , 就四处张贴告示 , 悬赏寻碑 。不久 , 一位90余岁的赵氏老翁 , 由家人搀扶来到县衙 , 对汪知县说:“知县大人 , 在下是个瓦匠 , 以前在山顶修玉女池时 , 见过一截残碑 , 不知是否是大人所寻之物 。”赵氏老翁把碑的形状、字迹 , 一一告知 , 说“当时被人扔进玉女池 , 望大人差人前往探查 。”汪知县听了赵翁的介绍 , 已知十有八九是李斯碑 , 自然喜出望外 , 也不怕山高路险 , 便邀请前任知县蒋因培一同上山 , 果然从玉女池中找到一截残碑 , 沖洗后“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 , “斯昧死”三字残泐 。确实是李斯真迹 。于是汪知县大加庆贺 , 在山顶造房兴宫 , 于东岳庙西筑起精美的小亭 , 取名曰“宝斯亭” , 以后又改为“读碑亭” 。安放之日 , 还举行了隆重的仪式 , 重赏了赵氏老翁 。光阴似箭 , 日月如梭 , 一晃又过了一十七个年头 。到了道光十二年 , 东岳庙因年久失修 , 西墙在一场暴雨中塌倒 , 此祸殃及“读碑亭” , 碑亭被砸塌 , 就任知县徐宗干得知 , 忙差人从瓦砾中找出 , 将碑移到山下 , 放置于岱庙道院 。光绪十六年 , 有一小偷看到人们将此碑视若珍宝 , 想必此物定值千金 , 便在一个风雨之夜将此碑偷走 , 事发以后 , 即任知县毛蜀云下令全城戒严 , 大索十日 , 终于在北关的石桥底下发现 , 重新置于岱庙 。李斯碑秦望山会稽刻石李斯碑秦望山原名秦柱山 , 为千灯悠久历史的见证 。吴寿梦时(西元前585年-前561年)海寇经常来骚扰 , 就在千灯浦西的秦柱山上建烽火楼 。“秦柱山高不过二寻(注:古长度一寻等于八尺)广不满一亩的土堆” 。屯兵守卫 , 秦始皇曾登此山的烽火楼祭海 , 因而秦柱山改名为秦望山 。清乾隆十一年挖取该墩泥土建通裕社仓 , 嗣后民间建房均在此墩取泥 。解放前夕烽火楼已无迹 。后于2003年 , 恢复旧貌 。在绍兴正南约20公里处 , 古时又名南山.高出群山,为众峰之杰.入境便见.峰顶无高木,因地迥多风所致. 始皇帝三十七年(公元前210),秦始皇"东秦槿头.道度诸暨,大越.以正月甲戌到大越,留舍都亭"登临此山以望南海,故名秦望山.南海即今曹娥江下游,<<史记.太史公自序>>有"少康之子,实宾南海"可证明. 不同地点方向也可以登此山马园水库边,后岭,濮坞,云门也都可以登此山,此行选择难度较低的路线.据“舆地广记”记载:“秦望山在州城正南 , 为众峰之极 , 始皇登之 , 以望东海” , 故名 。《水经注》记述“秦始皇登会稽山 , 刻石纪功尚在山侧” 。这山即秦望山 。在会稽群山中也是独傲翘楚的 。海拔543.6米 , 周围丘陵起伏 , 多条河溪发源于此 。是会稽山秦望、法华、兰渚、香炉、云门、委宛等众山的最高峰 。有了一代大帝秦始皇与名相李斯的巡驾 , 使此山增加了不少历史人文色彩 , 再冠以古越第一峰的名谓 , 使原本荒疏落未的山林平添了些许生机 , 时有探险掠奇、追古论今者攀登此山 。能有幸追随秦王赢政的足迹 , 在几千年后的今天登上此山 , 夫妇所求,实乃人生一大快事!秦望山的钟灵毓秀,也使它成为佛教弘法修行的道场胜地 。千百年来,这里曾有大小寺院上百,僧人众多,其中不乏在佛教史上留下光辉篇章的名寺和高僧 。至今依然能寻访到许多寺庙遗址,青山空谷间留有许多高僧大德的足迹和灵骨舍利 。.. 古往今来 , 尤其是唐朝一代 , 罗隐、李邕、萧翼、薛据、皎然、白居易、陆亘、方乾等众多骚人墨客 , 登临秦望并留下金声玉振 , 想来概与这种机杼和乖巧不无关联吧 。而对“书法之乡”的绍兴 , 李斯在秦望山巅留下的289字的小篆《秦会稽山刻石铭》(俗称《李斯碑》) , 更是极为难得的瑰宝 。兴民谣有“香炉总算高 , 不及秦望一层腰” , 足可说明秦望的雄伟 。而要真正品味秦望雄姿 , 只能亲临攀登 。秦望山西南山麓有石级 , 可循级而上 。穿过山道旁错落的山村 , 山道狭长 , 蜿蜒曲折 , 石级只稀稀拉拉地横在山道上 , 屈指可数 。山村尽头 , 右侧有一水库 , 规模不大 , 而“小飞瀑”随处可见 , 山道两旁 , 则苍松翠竹 , 潇洒摇曳 。及至石级连绵不断地出现时 , 就会无暇欣赏道旁景色 , 必须攒一把力 , 一级一级地向上攀登 , 八百余级 , 要想一鼓作气登顶 , 确非易事 , 到后来 , 步履会渐趋艰难 。不过 , 空气的清新 , 会给攀登者以清醒的头脑 , 懂得攀登秦望是有苦亦有乐 , 滋味还是不错的 。走完石级 , 是崇福侯庙前的过廊 。崇福侯庙已倾圮 , 但当年风貌犹依稀可辨:庙分两层 , 前为三开间正殿 , 中隔天井 , 登数级石阶至后殿 , 亦三开间 , 左右有庑廊、偏室 , 是僧侣栖息的禅房和生活用屋 。查《越中杂识》中有崇福侯的记载:唐初越州总管庞玉 , 从太宗力战有功 , 出任越州 , 威望甚着 , 惠泽在民 。及卒 , 邦人怀之 , 祀为城隍神 。后梁开平中 , 吴越武肃王钱镠上其事 , 封崇福侯 。南宋时 , 加封昭祜公 , 进忠应王 。崇福侯即绍兴府城隍神 , 立庙于秦望山腰必有缘故 , 只是无碑文可考 。登秦望山 , 到此仅只“攀”的开始 。要上山巅 , 一无石阶 , 二无山道 , 而要在比人还高的柴蓬茅草丛中找出一条鸟道来 。山即崎岖陡峭 , 路也高低莫测 , 而且高山上即使晴天也会有雾岚 , 除要披荆斩棘外 , 还要淋露沐雾 , 艰难前途可以想见 。这鸟道时断时续 , 有时依傍悬崖峭壁 , 有时又会碰到陡坡如滑梯 , 人无立足之处 , 得赖双手攀住树干草根 , 一步一步地爬拉而上 , 钻在比人还高的草木丛中 , 如入迷宫 , 一脚踏下去 , 是窖、是坑、是石、是土、是树根、是枯草败叶 , 既看不见又摸不着 , 只能踏到哪里算里 , 听其自然 。偶尔钻出密丛 , 得一方寸天地 , 迎面凉风袭来 , 沁人心肺 。此等情趣 , 非亲历其境者是享受不到的 。登上秦望顶约需二小时 。峰顶方不过十余步 , 怪石嶙峋 , 春日杜鹃遍地 , 这就是“越中杜鹃首推天衣” , 以色白如玉 , 花缨如簇而着名的“天衣杜鹃” 。“会稽刻石”相传在此 , 而《越中杂识》中是这样说的: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东巡会稽 , 刻石纪功 , 丞相李斯书之 , 取钱塘岑石刻文 , 石长丈四尺 , 广六尺 , 立于越东山上 。文以三句一韵 , 字四寸 , 画如小指 , 是小篆字 。南梁时 , 竟陵王萧子良守会稽 , 率僚属登山见碑 , 众误以四句一韵读之不竟 , 而使主簿范云读之乃竟 , 王以是器重范 。此碑在梁代尚在 , 文也无恙 。南宋绍兴以前 , 字虽泐而石犹如故 。而今存绍兴文管会的是元至正初 , 绍兴路推官申屠?以家藏旧本摹勒于府学稽古阁者 , 原刻石已佚 。如果哪一年有攀登秦望者重新发现这块2000多年前的名碑 , 恐怕将会引起海内外的巨大轰动呢 。过去 , 秦望山上还有龙池、书法圣地云门寺、中国三论宗祖庭嘉祥寺、佛教圣地法华寺、天衣寺等胜迹 , 出几处处还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