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高僧预言隋炀帝会*在扬州?杨广怎么*的

【百年前高僧预言隋炀帝会*在扬州?杨广怎么*的】考古专家确认,新近在江苏扬州曹庄发现的隋唐墓葬系隋炀帝杨广之墓 。隋代都城在长安,陪都在洛阳,隋炀帝为何葬于扬州?杨广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帝王?隋朝在历史上为什么会有“短命王朝”的诡异说法?关于隋炀帝、关于隋朝究竟有哪些谜团?
隋炀帝葬于江都之谜——
“好头颈,谁当斫之?”
隋炀帝名叫杨广,“炀”是谥号,一般只有好内远礼、逆天虐民、好大殆政的帝王,才会谥“炀”,含贬谪之意 。实际上从政绩来看,杨广并非一位无所作为的皇帝 。
杨广遭人诟*,主要是因其荒无度,穷奢极欲,大兴徭役,不知体恤民众 。而且,杨广不知反省和检讨执政失误,反而采取高压政策,加之偏信佞臣,诛勋臣,导致国内外矛盾加剧 。
大业九年(公元613年),已故重将杨素之子杨玄感发动兵变,农民起义相继跟进,先后有130余起之多 。
由于时局动荡不安,杨广每天提心吊胆,常从恶梦中惊醒,呼叫有“贼”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十二月,杨广干脆以巡幸为名,出逃江都 。然而,他这么一去,却再也未能回来 。
隋时江都,是现在的扬州,杨广曾任扬州总管,所以视之为福地 。到江都后,杨广荒益甚,整日寻欢作乐 。有一回杨广引镜自照,自言“好头颈,谁当斫之?”谁知竟成谶言 。
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三月,右屯卫将*宇文化及等人发起宫变,擒拿了杨广 。宇文化及举刀欲时,杨广倒也爽快,说“天子*自有法,何得加以锋刃,取鸩酒来!”服*自要求被拒绝后,杨广只好自解练巾,指示校尉令狐行达将自己勒*,时年50岁 。
巧合的是,杨广到江都后曾作五言诗:“求归不得去,真成遭个春 。鸟声争劝酒,梅花笑人 。”《隋书·五行志》解读这句诗时称,杨广三月被“遭春之应也” 。
而在兵变前,江南还曾传出一首童谣:“江水何冷冷,杨柳何青青,人今正好乐,已复戍彭城 。”杨广被地江都宫苑附近,刚好有个地名叫“彭城口” 。
更神奇的是,早在百年前便有高僧预测到了事件的发生 。唐赵蕤所著《长短经.惧诫篇》(卷七)记载,南朝的高僧宝志和尚曾在书中写下一首诗:“牵三来就九,索虏下殿走 。意欲东南游,
厄在彭城口 。”
难道预言真这么准?显然是一种附会 。
杨坚代周建隋王朝之谜——
“白杨树头金鸡鸣,只有阿舅无外甥”
有一传言,杨坚代周建隋是天意 。这是为何?
《隋书·五行志上·妖诗》记载,早在北周建立之初,民间就流传着一首奇怪的童谣:“白杨树头金鸡鸣,只有阿舅无外甥” 。杨广江都*亡有不少巧合之谜 。事实上,从隋朝开始建国,坊间就有不少诡异的说法 。
在古代,好多童谣都带到政治谶语的性质 。这句童谣到底是什么意思,起初并没有人能理解,直到杨坚代周称帝后,大家才明白其中的意思 。原来,童谣是在预言北周将被“杨”姓天子替代 。
杨家是北周的皇亲国戚,杨坚的父亲杨忠曾跟随北周太祖宇文泰起义关西,有功,赐姓普六茹,位至极品,赐封“隨国公”,杨坚承袭父爵 。其实在宇文邕(武帝)当皇帝时,朝廷对杨坚已有戒心 。
《隋书·高祖纪上》记载,杨坚有帝王之相貌,“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 。
”宇文邕欲除了杨坚,避免江山遭其祸害,但杨坚始终未被除掉,在重重危机中,反而地位日升 。特别在当了北周倒数第二位皇帝、宣帝宇文贇的老丈人后,杨坚还晋升为柱国大将*、大司马,全面控制了北周朝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