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高僧预言隋炀帝会*在扬州?杨广怎么*的( 二 )


宇文贇生前曾立了5位皇后,杨坚的长女杨丽华被封“天元皇后” 。宇文贇是个浑蛋皇帝,沉湎酒色 。大成元年(公元579年)二月十九,年纪轻轻的他竟内禅帝位给时年仅7岁的长子宇文阐,自称“天元皇帝”,做起了太上皇 。
大象二年五月己酉日(公元580年6月8日)宇文贇**,杨坚“当皇帝”的机会来了 。
当时,权臣刘昉、郑译矫诏,以杨坚为总知中外兵马事,以大丞相身份辅政,扶持年幼的静帝 。次年,即大定元年二月甲子日(公元581年3月4日)杨广诱逼宇文阐禅让,称帝,时杨坚41岁,史称“隋文帝” 。“白杨树头金鸡鸣”--北周果然被“杨”姓天子替代 。
宇文阐非杨丽华所亲生,生母为天大皇后朱满月,但伦理关系上是杨坚的外孙,却一点没错,与杨家有“甥舅关系” 。“外甥”禅让于杨坚后,杨坚封宇文阐为“介国公”,不久即被杨坚害*,应了“只有阿舅无外甥”一语 。
杨坚代周建隋,真是天意吗?当然不可能!这无疑是杨氏家族为篡权所散布的舆论 。
国号影响国运之谜--
“隋,裂肉也,其不祥大焉”
隋朝速亡,原因很多 。其中有一个迷信版本是,国号“隋”字不吉利,影响了国运 。
杨坚从宇文阐手里轻松夺得江山后,便希望自己建立的江山能长治久安,“千秋万岁” 。但杨坚建立的王朝很“短命”,前后仅有38年 。
隋朝速亡,原因很多 。其中有一个迷信版本是,国号“隋”字不吉利,影响了国运 。
“隋”,源于杨坚的“隨王” 。可是,为何不是“隨”而是“隋”?原来杨坚忌讳中间的“足”,即“辶” 。
现在大家熟悉的“随”字是简化字,繁体写作“隨” 。杨坚觉得,如果国号用“隨”字,中间的“辶”不吉利,会让国运“随之而走”,于是他去掉了“辶”,而启用“隋”字 。
这一说法可以从古人笔记中找到佐证 。南宋吴曾撰《能改斋漫录·事始》“古无隋字”条是这样交代的:“‘隋’字古无之 。文帝受禅,以魏、周、齐不遑宁处,恶之,遂去‘走’,单书‘隋’字 。”这句话的意思是,杨坚接受禅让当了皇帝后,考虑到之前的魏、齐、周三朝都不安宁,国运较短,很讨厌“隨”字中间的“辶”,觉得晦气,担心隋朝也“走得太快”,于是去掉了“辶”,写作“隋”字 。
事实上,“隋”字并非吴曾所说“古无之”,在先秦时已存在此字 。《周礼.春*.守祧》中便有“既祭,则藏其隋与其服”的说法 。
杨坚去“辶”取“隋”,初衷是想借“隋”字给新朝带来好运,不希望步前面短命王朝之后尘 。但很快有人发现,“隋”字并不吉利,更为凶险,还不如“隨”字 。
《说文解字》称,“隋,裂肉也” 。所谓“裂肉”,是用手撕好用来祭祀神灵的肉品 。《周礼》中所说的“则藏其隋”,就是祭祀完毕,把祭品埋到地下的意思 。
试想,堂堂王朝是一块祭肉,隋之国运能长久么?果然,38年后,隋朝便成了唐王李渊刀俎下的“鱼肉” 。
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中,借南唐文人徐楚金之口,批评了杨坚的不学无术:“随文帝恶‘隨’字为‘走’,乃去之成‘隋’字 。隋,裂肉也,其不祥大焉 。殊不知‘隨’从‘足’,‘足’、安步也,而妄去之,岂非不学之故?”
隋朝灭亡后,“隋”在唐初又被加上了“辶”,写成了“隨” 。新近发现的杨广墓志写作“隨故炀帝墓誌”,应该是此原因 。当然,也不排除唐朝讥讽贬损旧朝的动机 。
隋文帝被弑之谜--
“尽遣后宫出就别室,俄而上崩”
皇帝都迷信,杨坚更迷信 。但是,“隋”字虽然“走不起来”了,却并未能避免隋朝速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