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学


王有学

文章插图
王有学【王有学】王有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韩城人 。1961年出生,1988年于成都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2002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博士学位 。
基本介绍中文名:王有学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性别:男
人物简介王有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韩城人 。人物生涯1961年出生,1988年于成都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2002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博士学位 。1989年加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91年加入“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及“美国物理学会(AIP)” 。长期从事地壳上地幔地球物理及地球动力学研究,参加、主持了多项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项目及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的专题研究工作 。作为访问学者,曾多次赴日本、德国、美国、法国等国访问,有30余篇论文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或在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了交流 。2002年调入桂林工学院,从事套用地球物理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王有学教授一直从事于地球物理工作,主要方向为地球内部结构与地球动力学 。1995年以来,先后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出访了日本、德国、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曾三度应美国地质调查局的邀请赴美访问,就中国大陆地壳上地幔地球物理结构特徵进行了学术交流与研究;主持和参加了一系列相关的科研项目,包括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场址的地壳结构研究、台湾—阿尔泰地学断面地震探测、青海东部地壳速度结构特徵研究、中国西部地区岩石圈结构研究、中美合作Hi-Climb项目等省部级及国际合作项目 。教育背景:1999-200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固体地球物理专业,博士1985-1988,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专业,硕士1981-1985,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专业,学士工作经历:2009——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2007-2008,加拿大Challenger Geophysical Ltd. 高级地球物理师2006-2006, 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高级访问学者2004-2005,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2004,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海洋大气学院高级访问学者2002-2003,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高级工程师1995,1998,2000,美国地质调查局高级访问学者1999,法国巴黎大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1994-2001, 地质矿产部第二综合物探大队,高级工程师1988-1993, 地质矿产部第二综合物探大队,工程师研究方向:理论地震学地震勘探地球内部结构及地球动力学研究主要论着:[1] 姜枚,王有学,Nabelek John等. 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地壳上地幔结构———近震反射观测结果,岩石学报,2008,24(07):1509-1516.[2] Wang, Youxue, Mei Jiang, John Nabelek, Shuiku Cai. 2006. The New Insight of the Velocity Structure beneath the Indian-Eurasian Continental Collision Zone. AGU West Pacific Geophysics Meeting abstracts, S45A-04.[3] 王有学,韩果花,袁学诚,姜枚,Walter D Mooney. 阿尔金—龙门山地学断面的地壳纵波速度结构. In:中国大陆地球深部结构与动力学研究—庆贺滕吉文院士从事地球物理研究50周年,张中杰等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34-146.[4] 王有学,姜枚,韩果花.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场址区的地壳速度结构研究. In:中国大陆地球深部结构与动力学研究—庆贺滕吉文院士从事地球物理研究50周年,张中杰等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34-241.[5] 王有学,韩果花,姜枚,袁学诚,Walter D Mooney, Robert G Coleman. 阿尔泰—阿尔金地学断面地壳结构.地球物理学报,2004,47(2):240-249.[6]王有学,韩果花. 中国西部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研究. In: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冯佐海,张桂林主编. 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90-300.[7]王有学,韩果花,姜枚. 东海超高压变质带的地壳速度结构特徵. In:中国地球物理年会论文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 南京: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2003:383.[8]王有学,韩果花,姜枚. 中国西部大陆地壳及上地幔速度结构特徵研究. In:中国地球物理年会论文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 南京: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2003:384.[9] Youxue Wang, Walter D. Mooney, Xuecheng Yuan, and Robert G. Coleman. The crustal structure from Altai Mountains to the Altyn Tagh fault, northwest China. J. Geophys. Res., 2003, 108(B6): 2322.[10] 王有学,韩果花,余钦范. 二维介质中的空间分离变数成像技术,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3,25(2):164-168.[11] 王有学,余钦范,韩果花. HQ-E爆破地震测深剖面的地壳浅部精细结构及其地质构造研究. 物探与化探,2002,26(2):91-96.[12] Youxue Wang, Walter D. Mooney, Xuecheng Yuan, and Robert G. Coleman. Crustal Structure of Western China. In:AGU Fall Meeting (Abstracts), 2001. F813.[13] Youxue Wang, Walter D. Mooney, and Shane T. Detweiler. A Review of New Seismic Constraints of the Crust and Mantle of China. In:Abstracts of GSA Annual Meeting, 2001. Session No. 127.[14] 王有学,钱辉. 青海东部地壳速度结构特徵研究. 地学前缘,2000,7(4):568-579.[15] Youxue Wang, A. Hirn, A. Galve, and Mei Jiang. The crustal structure beneath the eastern Qinghai. 地学前缘,2000,7(增刊):289. [16] Youxue Wang, Mei Jiang, Zhiqin Xu, Guangqi Xue, A. Hirn, B. de Vood, A. Galve, and J. Gallart. Deep crustal structure beneath Eastern Qinghai—A result from wide-angle seismic reflection survey. In: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eoscience of the northern Qinghai-Tibet plateau—Marking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the Sino-French cooperative research on geoscience (Abstracts). Beijing: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0. 103-105.[17] 王有学,徐新中,韩国华. 阿尔泰—台湾地学断面V9-3爆破地震测深剖面的二维地壳速度结构研究. In:阿尔泰—台湾地学断面论文集 (袁学诚主编).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14-20.[18] 王有学,韩果花. 青藏高原东缘二维地壳速度结构及其区域地质构造. In:阿尔泰—台湾地学断面论文集 (袁学诚主编).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56-70.[19] 王有学,韩国华. 华南宜丰—吉安地区爆破地震测深研究. In:阿尔泰—台湾地学断面论文集 (袁学诚主编).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103-117.[20] Youxue Wang and Guohua Han. 2-D Crustal Velocity Structure and Regional Tectonics in East Margin of Tibetan Plateau. In:Abstracts of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Volume 3 of 3. Beijing: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1996.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