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基因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形成因素 人类受精卵继承来自双亲的23对染色体,这些染色体传递由脱氧核糖核酸(DNA)组成的遗传信息 。这些DNA片段构成了基因,已知是由2-2.5万个基因控制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功能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等位基因和相同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非等位基因位于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 。基因可在细胞複製时发生差错,也可因外界因素作用产生突变 。

单基因遗传病

文章插图
DNA突变的基因可以有害,或为中性,少数也可能有益 。20世纪80年代后期已将人类4550余种性状与特定的基因联繫起来,90%与疾病有关,少数性状属于正常变异,如ABO血型 。其中真正危及人类健康的遗传病约1300余种 。遗传因素的作用包括主要基因、特异性基因和染色体畸变的影响 。由于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使基因突变频率增高,人群中致病基因增加 。已知的4000多种遗传病中,其遗传方式大多已阐明 。应注意一些表现相似的疾病,其病因和遗传方式可能各异,因而其预防、再发风险和预后也不相同 。遇到问题时,应注意进行完整的谱系分析和有关的特殊检查 。疾病特徵据有关医学研究证明,80年代统计,人类单基因病有3300多种,其遗传方式及再发风险符合Mandel规律 。
单基因遗传病

文章插图
单基因遗传病分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个等位基因中,如有一个突变,这个突变基因的异常效应就能显示发病 。这类疾病已达17OO多种,如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 。多指、并指等 。其遗传系谱特点是;遗传与性别无关,男女发病机会均等;患者双亲往往有一方为患者 。若双亲无病,子女一般不发病;患者常为杂合型,苦与正常人婚配,其子女患病机率为50%;常见连续几代的遗传 。显性致病基因有时由于内外环境的影响,杂合子个体携带显性致病基因并不表达,即不完全外显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外显率为60%-90%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当隐性基因纯合时才能发病 。即隐性遗传病患者,大多是由两个携带者所生的后代 。已确定这类疾病约1200多种,如先天性聋哑、白化病、苯丙酮尿症 。
单基因遗传病

文章插图
单基因遗传病杂合型隐性致病基因携带者,本身不表达相应的性状,但可将致病基因传给后代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谱系特点:男女发病机会均等,发病与性别无关;双亲为无病携带者,子女发病机率为25%;常是越代遗传;近亲婚配时,子女中隐性遗传病患病率大为增高 。如苯丙酮尿症在人群中随机婚配时,发病率为1:14500;表兄妹婚配则为1:1700 。全身性白化病在人群中发病率为1:40000;表兄妹婚配则为1:3600 。性连锁遗传病多为隐性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男女发病率有显着差异如红绿色盲、血友病 。已确定这类疾病近200种 。致病基因一般是父传女,母传子,即所谓交叉遗传,患者可隔代出现,人群中男性患者远较女性患者为多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概述致病基因为显性并且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之一突变,杂合状态下即可发病 。致病基因可以是生殖细胞发生突变而新产生,也可以是由双亲任何一方遗传而来的 。此种患者的子女发病的机率相同,均为1/2 。此种患者的异常性状表达程度可不尽相同 。在某些情况下,显性基因性状表达极其轻微,甚至临床不能查出,种情况称为失显(non penetrance) 。由于外显不完全,在家系分析时可见到中间一代人未患病的隔代遗传系谱,这种现象又称不规则外显(irreqular dominance) 。还有一些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病情表现上可有明显的轻重差异,纯合子患者病情严重,杂合子患者病情轻,这种情况称不完全外显(incomplete dominance) 。病因和临床表现1、多指(趾)、并指(趾) 。临床表现:5指(趾)之外多生1~2指(趾),有的仅为一团软组织,无关节及韧带,也有的有骨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