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舌鱼科


骨舌鱼科

文章插图
骨舌鱼科骨舌鱼科(学名:Osteoglossidae) , 共有4属11种 。为一类下颌具须 , 体侧扁 , 腹部有棱突的古老淡水鱼种群 。广泛分布在南美洲 , 澳洲和东南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因为其体形长 , 有须 , 类似龙 , 所以在华人中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观赏鱼 , 称为“龙鱼” 。性格兇猛 , 以小鱼、青蛙、昆虫为食 。亲鱼常将卵含在口中孵化 。
【骨舌鱼科】随着龙鱼作为观赏鱼的引进 , 外形霸气、有灵性、外形酷似龙 , 龙鱼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 。再加上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龙文化 , 龙鱼更是受到华人的追捧 。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骨舌鱼科
拉丁学名:Osteoglossidae
别称:龙鱼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辐鳍鱼纲
亚纲:辐鳍鱼亚纲
目:骨舌鱼目
科:骨舌鱼科(骨咽鱼科)
属:4属
种:11种
命名者及年代:Bonaparte, 1832
英文名称:Arowana
物种学史骨舌鱼科是一类古老的大型淡水鱼 , 早在距今3亿多年以前的远古石炭纪时就已经存在 。后来 , 随着地壳的移动逐渐地把它们分散到世界各个大陆 , 如今分布广泛 , 在亚洲 , 南美洲 , 澳洲以及非洲都能寻觅到它们的蹤迹 。因为其神态威严 , 体形长而有须 , 鳞片多带金属光泽 , 善于跳出水面很高捕食小昆虫 , 酷似中国神话中的龙 , 故俗称龙鱼 。在1829 年 , 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流域 , 由美国鱼类学家温带理博士(Vandell)发现这类鱼并定名“Osteoglossidae” 。1933年法国鱼类学家卑鲁告蓝博士在越南西贡又发现了同科的红色品种 。1966年 , 法国鱼类学家布蓝和多巴顿在金边发现了骨舌鱼科的另外一个品种 。之后 , 相继又有一些国家的专家学者们在越南 , 马来西亚半岛 , 印尼的苏门答腊、班加岛、比婆罗洲、泰国 , 甚至是澳洲、非洲发现了许多骨舌鱼科品种 , 于是就按地域和不同的外观、色泽把骨舌鱼科细分成了十多个不同的品种 。真正把龙鱼作为观赏鱼引入水族箱是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美国 , 直至80年代才逐渐在世界各地风行起来 。其实中国古人早已经有关于龙鱼的记载 , 据《山海经·海外西经》:“龙鱼陵居在其北 , 状如狸 。一曰“鱼段” 。即有神圣乘此以行九野 。”可见早在大约秦汉时期 , 中国古人就已经在东海南海一带发现这一鱼种 , 并有命名 。
骨舌鱼科

文章插图
骨舌鱼科形态特徵巨骨舌鱼属(Arapaima)有4种 , 代表物种巨骨舌鱼(海象鱼) 。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 。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 , 成鱼体长可达2-6米 , 重可达100千克 。体形巨大 , 长形 , 稍侧扁 。头部骨骼由游离的板状骨组成 。口大 , 无须 。无下颌骨 , 舌上有坚固发达的牙齿 。鳔四周富有血管 , 内表呈蜂窝状 , 常有特殊的鳃上器 。鳞片大且硬 , 呈嵌镶状 。背鳍和臀鳍位于体的后部 , 互为相对 。胸鳍位低 。腹鳍位腹部之后 。尾鳍圆形 。体灰绿色 , 背部颜色深 , 腹部较淡 , 尾鳍及体后部红色 。以鱼、虾、蛙类为食 。体型笨重 , 行动缓慢 。生殖季节挖穴产卵 , 雄鱼护幼发育达2-3个月 , 等幼鱼能独立生活后才离开 。肉可製成乾品或盐製品 , 是产区大众食品 。牙齿晒乾后可用来代替锉具 。活的鱼体颜色美丽 , 用于观赏 。非洲骨舌鱼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