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民众性调年节飞帖: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遣僕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 。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盛放飞帖之用 。这个风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 。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係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种用梅花笺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 。明代人以投谒代替拜年 。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在的贺年卡的起源 。“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帖,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 。传统节日风俗就是如此 。传统节日有农事节日、祭祀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游乐节日之分 。但惠州现存的一些节日却不能简单地归属哪一类 。如农事节中的“十月朝”,本是庆祝晚造丰收,让牛歇耕,但多有祭牛、祭神等活动,加进了许多的祭祀成分;又如纪念性节日“端午”,是纪念屈原的,“清明”据说是纪念介子推的,但这些节日又多有祭祀和游乐等内容 。故现存的传统节日,“终合型”的居多 。中国的作揖礼远在先秦时期就有了 。它分三类:其一叫“天揖”,来源于敬天的祭祀,然后才用于人事,先对天子用“天揖”,再推而广之,对家长、对老师,对所有值得尊重的人 。天揖的手势是:稍稍地往上举,曰“推手小举” 。其二叫“土揖”,与天揖正好相反:“推手小下”,亦源于自然崇拜,由大地崇拜过渡到对人表示敬意,如老师对学生就可以行“土揖” 。其三,时揖,“平推手”,用于平辈之间 。时揖,对时间作揖,对时间表示敬重 。天揖和土揖是空间之揖,时揖是时间之揖 。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小小的一个作揖礼,亦包含了这一世界观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一项密码 。“揖”字,提手旁,一个口,一个耳,表明作揖要用手、用口,还要用耳 。除了抱叠双手做动作,还要加上恭敬的用语,同时谦逊地倾听,不能漫不经心,人家在说话不带耳朵 。三合一,三者都到了,这才是“揖”,这礼节才算到位 。
文章插图
白帮苗年节巴赫金说:“狂欢节没有演员和观众的分工 。它甚至没有萌芽状态的舞台,舞台会破坏狂欢节 。人们不是消极地观看狂欢节,他们就在其中生活,大家在一起生活,因为从观念上说,它是全民的 。”我以为,现在人们对春晚的不满主要不是节目内容,而是不知道怎幺参与进去 。不妨学学日本,把20多年积累的好节目,特别是民众中耳熟能详、流传甚广的好歌拿出来重唱,把民众中有影响的艺人请出来亮相,照顾各年龄层次和社会各界的人,让大家都有张得开嘴、舞得开手脚的机会——这年过得肯定更尽兴 。其次我们现在过年,是不是过于重视吃而忽视穿了?如今年节和平时吃的东西虽然没太大区别,但吃的气氛更欢快更热闹,而穿衣实在是没什幺两样了 。过去中国人过年是吃穿并重的 。元代赵孟頫的《题耕织图》诗云:“田家重元日,置酒会邻里 。小大易新衣,相成未明时 。”民谣里也有这样的新年歌:“穿新衣,戴新帽,老太太要花,老头儿要炮 。”这样的传统在今天似乎衰微了 。其实服饰是更加外在、更加一目了然的文化标识 。我们缺乏节日盛装,缺乏穿盛装过节的意识,缺乏很有民族特色的让人们有普遍认同感的服饰 。韩国人穿韩服过年,日本人穿和服过年,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有自己的民族服装?笔者提倡文化上的“拿回主义”,是不是可以从和(唐)服里取回一些传统元素,糅合进现代服饰之中?眼下,可以穿汉装、唐装或旗袍,最好是丝绸的、锦缎的,繁华、灿烂,体现我们中华丝绸王国的特色和韵味 。
- 凌云文学网小说 男人不低头
- 童心:金铭的光阴故事
- 中元节的别称是什么
- 生红薯干需要晒多长时间才能吃
- 黑茶减肥效果是否好
- 易知的含义
- 汉语词语 公正
- 我的爱人是我那多变的上司
- 小太阳学前小课堂:笔顺描红
- 穿越到原始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