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相传东汉恆帝年间,着名医药学家汉林太医,精通医术,经常出入于太医院的药房及御药库,认真仔细地比较、鉴别各地的药材,蒐集了大量的资料,编写《汉林本草》 。有个老臣子叫刁存,口臭很厉害 。每当他向皇帝奏事,皇帝都皱着眉头,直至忍无可忍,东汉皇帝根据汉林本草中记载:“三省故事郎官口含鸡舌香,欲奏其事,对答其气芬芳 。此正谓丁香治口气,至今方书为然 。”便赐了汉林本草书中记载的鸡舌香草药给他,命他含到嘴里 。刁存不知何物,惶恐中只好遵命,入口后又觉得味辛刺口,退朝后,恰好有同僚来访,感觉此事稀奇,便让刁存把“鸡舌香”吐出 。吐出之后,便闻到一股浓郁芳香,口臭已然不觉 。原来所谓“鸡舌香”是丁香 。而后,朝廷官员面见皇帝时口含丁香便成为一时风气 。
文章插图
从中国汉代开始,百官在皇帝面前奏事或回答问题,嘴里都含嚼丁香,以免给皇帝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仕途 。想那古代官员们,一边毕恭毕敬地上朝奏事或听差,一边勤勤恳恳地含嚼丁香,也真是一道有趣的风景 。而“口衔丁香”,也慢慢演变成在朝为官的意思 。到明清之后,口含丁香避口气、增芳香,已成为朝臣和士大夫们的日常之事 。文人雅士以丁香赠友,也成为常见礼节 。这里可以看出,恆帝时鸡舌香已经很普遍了,刁存的同事也有人能认得出来这种香料,但是作为皇帝身边重要大臣的侍中居然认不出来,可见当时口含鸡舌香上朝议事还未成为一种礼仪制度 。而在恆帝之后,估计也就是这一次刁存的事情,让朝臣(主要是要近前面对皇帝奏事的官员,如尚书郎等等)开始注意鸡舌香的作用,于是成为风气,最后便形成了正式的礼仪制度 。据蔡质(三国里那个大文学家蔡邕之叔)编写的《汉官仪》文中,即有对尚书郎在宫廷礼仪的规定,尚书郎要“含鸡舌香伏奏事”,这样一来,真正把口含鸡舌香写进了宫廷礼仪制度之中去了 。从此,口含鸡舌香,便成为了在朝为官的代称 。后世有诗为证,例如唐代刘禹锡在《早春对雪奉澧州元郎中》写道“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鸡舌香”,写这首诗的背景是,刘禹锡才被贬为郎州司马 。诗的大意说,皇帝现在派我们来治理这种犬牙(蛮荒的地方)之地,而昨天我们还曾经一同口含鸡舌香(在朝堂之上共事) 。唐代白居易诗云:对秉鹅毛笔,俱含鸡舌香(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 。大意是说,(我们)曾在翰林、朝堂之上共同工作 。(注:为何是鹅毛笔呢?这也有一来历,中国历史上使用硬笔的历史并不短,而且自成体系,在敦煌发现的文献中就有2万页是使用硬笔来书写的,大家很少听说吧[6],而由此得知,白居易不只会用毛笔喔,说不定钢笔书法也写得贼好,呵呵)唐代诗人和凝诗云:明庭转制浑无事,朝下空余鸡舌香 。再,明代汤显祖有诗云:三省朗官事已毕,与君吞却沉香花 。汤显祖建言上疏,结果却被谪任徐离典史添注 。他的江西老乡,徐闻知县熊敏送别汤显祖时,特地以鸡舌香为赠,祝愿他早日官复原职,汤显祖却表明自己无心再去追求功名,于是不受 。[7]可见,口含鸡舌香,是在朝为官,面君议政的一种象徵 。那幺曹操为何要向诸葛亮送鸡舌香,就不难理解了,这是一种暗示,就是在说,我曹操希望能和你诸葛亮一同为汉家天子效力,口含鸡舌香,同朝为官 。不得不承认曹操是个聪明人,他很想得到刘备身边的能士,可是他不直接说,他就送五斤鸡舌香,以此来向诸葛亮示好,以表招贤纳士之意 。至于曹操何时向诸葛亮送鸡舌香,就不得而知了,这也许又是一个未解之谜 。分布原产印尼的摩鹿加岛及坦尚尼亚的桑哈巴尔岛 。现在印尼的槟榔屿、苏门塔腊、爪哇以及马来半岛、越南和大洋洲等国家和长白山地区均产 。我国桃金孃科紫丁香主要产地为长白山 。紫丁香品种取自于坦尚尼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 。特徵常绿乔木,高10-15米 。树皮灰白而光滑;叶对生,叶片革质,卵状长椭圆形,全缘.密布油腺点,叶柄明显 。叶芽顶尖,红色或粉红色;花3朵1组,圆锥花序,花瓣4片,白色而现微紫色,花萼呈筒状,顶端4裂 。裂片呈三角形,鲜红色,雄蕊多数,子房下位;浆果卵圆形,红色或深紫色,内有种子1枚,呈椭圆形 。花期 1-2月,果期6-7月 。环境原产湿热森林低地,较适于海拔600米以下的海洋性气候的环境生长 。喜高温高湿,较不耐低温和乾旱,大风对丁香的生长极不利,宜肥沃、深厚、疏鬆的土壤 。周期丁香定植后5-6年便可开花,20年后为盛产期,但有大小年现象,其寿命可达100多年 。起源(1)观赏用的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