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北部历史政区 剑州


四川北部历史政区 剑州

文章插图
剑州(四川北部历史政区)剑州是今四川省北部曾经存在的一个行政区划,辖域以今剑阁县为主体,盛时包括今梓潼县、江油市东部等地,以境内的剑阁得名,州治在普安县(今剑阁县普安镇) 。唐初先天二年(713年)置,此后两次短暂更名改制,一直到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剑阁县,历时近1200年 。
【四川北部历史政区 剑州】剑州是剑阁县历史上最主要的建制,剑阁县因此又别称“剑州”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剑州
别名:南梁州、安州、始州、普安郡
行政区类别:州
所属地区:今四川省
地理位置:今四川省北部
建置沿革唐至五代唐先天二年(713年)改始州为剑州,“取剑阁为名也”(古剑阁指剑门关),是为剑州建制之始,治普安,属剑南道(因处剑阁以南而名,治成都) 。开元23年 (公元735年),剑南道分为剑南西川节度和剑南东川节度,剑州属剑南东川节度(治梓州,今四川三台县) 。天宝元年(742年)改剑州为普安郡 。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剑州,领普安、黄安(唐末更名普成县)、武连、梓潼、阴平、临津、永归、剑门8县 。五代十国的前蜀、后唐、后蜀时期,剑州为其领地,辖县未变,属昭武军节度 。
四川北部历史政区 剑州

文章插图
剑州古城两宋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属西川路,仍领原县 。乾德五年,省永归县隶属剑门县 。开宝六年(973年)属峡西路,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属川峡路,鹹平四年(1001年)后,属利州路 。景德二年(1005年),剑门县隶属于剑门关都监 。景德三年,剑门关直隶京师,以东京兵出戍 。熙宁五年(1072年),关、县析而为二,皆还隶剑州,并省临津县为镇併入普安县 。元符中,剑门关下隶于剑门县,“敕县令通管关事” 。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后,利州路分为东、西二路,几经分合,剑州均属利州东路 。隆兴二年(1164年),因“藩邸”(宋孝宗即位前曾封普安郡王)升剑州为普安军节度 。绍熙元年(1190年)再升为隆庆府 。宝祐三年(1255年)蒙军攻蜀,隆庆府治所移至苦竹寨(今剑门关镇朱家寨) 。元代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改隆庆府为剑州,普成、剑门2县併入普安县,阴平县因战乱荒废 。泰定中(1324年至1328年),省武连县入梓潼县,剑州领普安、梓潼2县,属四川行中书省广元路 。元末,剑州为明玉珍夏国辖地,领县未变 。明代明洪武六年(1373年)省普安县入剑州 。洪武九年省州 。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剑州,领梓潼、江油(治今江油市武都镇)2县,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保宁府(治今阆中)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江油县划属龙州 。明末,剑州为张献忠大西政权领地 。清朝清顺治三年(1646年),剑州领梓潼1县,雍正五年(1727年),梓潼县划属绵州,剑州始无领县,遂成“单州” 。民国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剑州直隶四川省军政府,下辖剑门、武连2分州 。民国2年(1913年)始将剑州改为剑阁县至今 。行政区域剑州按疆域基本分为两个阶段:唐初至清雍正年间的850余年,疆域包括今剑阁全境以及江油、梓潼、盐亭、南部、苍溪、元坝、青川等部分区域;清雍正年间至民国初的180余年,基本以今剑阁县为主体 。唐先天二年(713年)置剑州起至五代十国200余年间,剑州领普安、黄安、武连、梓潼、阴平、临津、永归、剑门8县,辖今剑阁全境以及江油、梓潼、盐亭、南部、苍溪、元坝、青川部分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