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出版社( 三 )


剑桥大学出版社

文章插图
剑桥大学出版社与中国签约 评价剑桥大学出版社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进行ELT图书的专业出版 。剑桥久负盛名的品牌、强大的ELT国际作者团队、专业的英语编辑队伍都确保了剑桥ELT图书的上乘品质,从而奠定了剑桥ELT产品在业界的“标桿”地位 。生存难题虽然是蜚声世界的出版社,但是在现实中也不得不面对经营上的压力 。因为剑桥大学出版社坚持学术化出版,造成图书销售多是小众之间的,某些书能卖1000册已经是很好的销量,1963年出版的《新石器时代南印度的畜牧人》一书,全球读者只有10个人 。近100年间剑桥大学出版社经历了三次经营危机,一次是1911年,在承印《大英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十一版重新编写和印刷的业务时,总量29大册的这部百科全书,几乎相当于英国当时全部印刷产能,所有印刷商都在等出版社付钱给他们 。出版社却必须等每一页都印好、书装订好,才能将钱装进口袋,这让它几近破产 。另一次是1970年,由于剑桥出版社50年来,都未曾调整过书价,再度出现经营不善,于是通过涨价一倍的方法渡过难关 。最近一次发生在2003年,当时出现了1100万英镑的亏损 。漫长的坚持与探索,在学术和盈利之间,剑桥选择了前者 。剑桥大学出版社中国区经理袁江说,我们不以盈利为目标,但并不代表出版社不需要利润,尤其是对新产品的研发和出版,对新技术的套用和推广等,都需要大量的投入 。经过有效改革及全球同仁的努力,剑桥已经能够在追求学术价值的同时很好地经营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不变革,就死亡 。”剑桥大学出版社中国区经理袁江说,回头看历史,出版业的每一次大跃进,背后都有科技变革 。每一次危机都是变革的最佳时机 。对这个古老的出版社来说,“与时而变”是它百年不衰的秘诀 。两次改革改革一:“不亏钱”是底线作为世界顶级学府剑桥大学的附属单位,常有富人向出版社捐赠,出版社向来不必太担心财务问题 。因此,过去,销售与利润从来不是出版社的最优先考量 。1963年,它出版的《新石器时代南印度的畜牧人》一书,读者群全球只有10个人 。如此长期不重视利润,即使“富爸爸”也受不了 。上世纪70年代,出版社再度出现经营不善的危机 。“剑桥大学说,‘不,这次你要自己想办法’ 。”执行长潘仕勛说 。结果,当时出版社只做了一件事就扭亏为盈——把所有出版物涨价一倍 。原来,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出版物,已经有50年没有调整过售价了 。“在这些循环之间,你可以看到,也许我们太专注于成为好的出版商,而忘了要做一个好的生意人 。”执行长潘仕勛表示 。因此,当6年前剑桥大学出版社再度出现财务危机时,潘仕勛的第一步改革,就是为新出版物设下简单的底线:“不亏钱 。”他说,像《新石器时代南印度的畜牧人》这种全世界只有10个人看得懂,但具有学术价值的书,如果只有剑桥能出,当然可以出版,“但价格可能高得多” 。“赚钱,其实关係到人们如何解读你 。”潘仕勛表示,一旦没有利润,组织效率就会下滑,读者便不再信任你的品牌,银行也不想和你来往 。这番话,对于一个一般的企业或许没什幺了不起,但在重视学术价值的教育殿堂,谈钱是俗气的 。这一步改革引起了出版社内部的激烈争论 。“必须让一些人离开”,潘仕勛轻描淡写地说 。改革二:跟上数码革命进行数码出版的关键投资,花费数千万英镑,积极与微软、Google、日立等合作,出版电子书,建立学术资料库,构架教材与英语线上学习互动网站,为出版社的未来养“金母鸡” 。“5年前,数码出版物约占出版社销售额的12%,接近18%,每年都以一个百分点在成长 。”执行长潘仕勛用手在空中画了一条曲线,先是缓和的,接着陡然向上 。“不变革,就死亡,”潘仕勛预言,“100年后,将不再有新的传统纸本出版物 。”出版业因应数码革命而变革,是必然的选择 。问题是,剑桥大学出版社一年的营收为数亿美元,没有大钱可烧 。对此,潘仕勛认为,关键是时机,“没办法线上销售的,就不要数位化 。”他描绘的未来,对保守的出版社而言仍有些激进 。但若回头看历史,出版业的每一次大跃进,背后都有科技变革,例如“活字印刷”让大学有印书、传播知识的能力;蒸汽机的发明缩短了运输时间,书籍才能大量印刷,在全球销售 。每一次危机都是变革的最佳时机 。对这个古老的出版社来说,“与时而变”是让它存活下来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