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潭及龙王庙


黑龙潭及龙王庙

文章插图
黑龙潭及龙王庙黑龙潭及龙王庙又名神龙祠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万曆十四年(1586)重修,清康熙二十年(1681)重建,乾隆三年(1738)封龙神为昭灵沛泽龙王之神 。庙坐西朝东,主体建筑建于东西轴线上,有山门前殿、三世佛殿、龙王殿等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黑龙潭及龙王庙
地理位置:位于海淀区寿安山北麓
着名景点:山门前殿
建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
简介主殿的两侧建有配殿和碑亭,全部建筑均为歇山顶,覆以黄琉璃瓦 。庙内保存有明、清和民国年间的石碑多座,记载有明、清两代帝王祀祭龙神、祈祷雨泽的经过 。1987年被公布为划定保护範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保护範围东、西、北至现状围墙及山坡挡土墙,南至腰墙挡土墙及其延长线 。1989年起政府投资将庙宇和潭廊等逐年修复 。得名黑龙潭及龙王庙在海淀区寿安山北山腰 。传说山上产黑石,质细腻,金代曾採石为宫女画眉,称为黛石,山亦因此叫画眉山 。建筑山下有潭,广三十尺,泉出石罅,水极清,雨不泛,旱不涸,水足则泻,潺潺有声,滋润稻禾,泽及乡民,潭底潜有黑龙,常直立水中,昂首波上,长八寸许,头有双角,背有巨鳞,呈乌金色,明清两代祈雨辄应,故名“黑龙潭” 。山上建有龙王庙,面东依山而筑,分为三阶,层层上升,两侧有四座碑亭,多位明清两代万曆、康熙乾隆敕建的御书碑文,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庙初建于建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万曆年间重修,清康熙二十年(1683)重建 。庙内现存明清及民国重修碑、御製碑及祈雨灵应碑等多块 。
黑龙潭及龙王庙

文章插图
龙王庙相传这里的山产石黑色,浮质而腻理,入金宫为眉石,所以山亦称画眉山 。据《帝京景物略》记载,黑龙潭在金山口北,依岗有龙王庙,碧殿丹垣 。廊前为潭,土人云有黑龙潜其中,故名黑龙潭 。龙王庙兴建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清康熙二十年(1681)重建 。乾隆三年(1738)封龙神为昭灵沛泽龙王之神 。龙王庙坐西朝东,山门檐下正中镶嵌有敕建黑龙王庙的横匾 。入寺为一半圆形迴廊,廊上有20多个方、圆、棱、扇等形状各异的什锦窗 。迴廊宽1米多,内侧由30多根木柱分隔成30多间 。黑龙潭位于迴廊环绕之中 。相传天旱之年,附近水源乾枯,唯独这里潭水不尽不涸 。与《红楼梦》结缘为此修庙供奉龙神 。据载,明万曆及清康熙、乾隆等帝王,都曾来此祈雨、观潭 。为此,在庙外还修建了供帝王休息的行宫 。寺院依山而建,有殿堂和碑楼 。庙宇殿堂顶部的吻兽,都是龙的形象 。每次祈雨中还举办各种戏会 。1949年后在这里修建了疗养院 。从纳兰性德的《忆秦娥?龙潭口》一词中可以看到他随驾赴黑龙潭游历的一段诗词者的心得与感慨 。这里的四座御碑亭中,还有一块纳兰性德好友,大学士高士奇为圣上撰写的碑文 。数十年后,曹雪芹又移居画眉山西边的白家疃,着述他的《红楼梦》 。《红楼梦》开头说,西山有产黛石的,能够画眉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多次以不同形式提及黛石、黛山,以及以黛画眉的细节 。作为作者的一个创作辞彙概念,曾引起某些人的注意 。就曾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的最先拥有者:才女马{髟方}眉和其夫北京藏书家刘铨福,据书所述到西山访黛石产地,居然访到 。又留有一幅名为《翠微拾黛图》的画作 。红学家周汝昌也按文索骥,提及此事 。儘管亦有地方志等说京西门头沟深山处的斋堂产黛石,又名画眉石,有画山之地,让人有根有据亦作一说 。其实两处黛石均同属西山煤层一系 。在没有新的论据之前,哪处是《红楼梦》所指的黛石产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是百里之遥的斋堂黛石引发作者的掌故灵感,还是依户在望,信步可至的黑龙潭画眉山更容易唤起作者的创作联想,不得而知 。地图信息地址:温泉路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