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阿含【阿含】原始佛教基本经典 。各类阿含经的统称 。为梵文的音译,也作阿晗 、阿含暮、阿笈摩等 。《长阿含经·序》意译为“法归”,谓阿含经乃“万善之渊府,总持之林苑” 。《翻译名义集》卷四译作“无比法”,言此典为法之最上者 。《一切经音义》卷二十四译作“教”或“传”,意指“教说”或“依师弟传承的教说” 。佛教经典大都沿袭此意解释 。
基本介绍中文名:阿含
外文名:agama
属性:原始佛教基本经典
也作:阿晗 、阿含暮、阿笈摩等
内容基本上是以一种言行录的体裁,记述佛陀所说及其直传弟子们的修道和传教活动;阐述当时“外道”的学说以及佛陀对他们的批驳 。其中所述佛教的基本教义有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无常、无我、五蕴、四禅、善恶报应、轮迴等等 。小乘佛教各派均宗阿含 。小乘律、论也都引述或阐发阿含的内容 。阿含经为研究佛教产生以及原始佛教教义的主要典籍,其中还包含当时印度政治、宗教和哲学的重要资料 。成书过程据佛典传说,佛涅槃不久,大迦叶遴选500名硕学僧人在王舍城结集三藏 。释迦牟尼所说的经由阿难诵出,有五大部阿含 。一般认为,第一次结集时已确定了阿含经的基本内容,但在阿育王之前尚未经编辑 。直到部派佛教时期,阿含才陆续系统地经过整理 。约公元前1世纪写成文字,按经文篇幅长短,北传佛教分为《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和《增一阿含经》四部 。南传佛教分为《长部经典》、《中部经典》、《相应部经典》、《增支部经典》和《小部经典》等五部 。北传四部与南传五部的前四部大体相应 。但经文排列次序相差甚大,收经的数目也不尽相同 。又因两传文本出自不同部派,经文内容也有所出入 。据说各大部派都有自己的阿含经,但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非佛说的后期内容 。汉译四部阿含的汉译出自不同部派,编成时间有先后 。《杂阿含经》出自化地部,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共50卷 。此书各经文句杂碎,夹杂彙编 。《增一阿含经》,属说一切有部,并以大众部本修补 。东晋僧伽提婆译,共50卷(或作51卷) 。此经以法数相次,从一法增至十法,一一相从,文义条贯 。《中阿含经》为说一切有部所传,东晋僧伽提婆译,共60卷 。《长阿含经》编辑最晚,依法藏部本 。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共22卷 。中国译经始于阿含 。汉明帝时,译出《四十二章经》,从内容看当是阿含中某些章节的节译或编译 。其后200余年间,有安世高、支谦、法护、法炬等译出阿含若干单品 。所据文本既有梵文本又有西域各国文本,各品出自何部派已难稽考 。4世纪末到5世纪中叶,四部阿含经陆续依梵本整部译出 。从东汉到北宋,历代都有阿含中一些经的异译本,据《精刻大藏经目录》(支那内学院编)记载,现尚存161种 。南传《小部经典》,中国有一大部分缺译,已有的译文也散存各处 。此外,阿含的汉译,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译者有时取中国习惯用语加以意译,致使意义有所不同 。如汉译《长阿含经》中的《阿摩昼经》和《梵动经》有关于针灸的记载,但巴利文《长部经典》中的上述两经则无此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