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经( 二 )


大日经

文章插图
大日经(1)大日如来观之成立;(2)依曼荼罗、真言、印契之三密瑜伽的修法体系之成立;(3)诸思想的批判性综合与主体性实践之结合;(4)世间道与出世间道之教理及实践的统一;(5)解脱论与救济论之统一 。历史意义《大日经》是秘密佛教中一部很重要的经典 。它是行部密教的根本经典,是胎藏界密法的集成者,它代表着一个流派、一种密法,其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价值自不待言 。《大日经》也是中国密宗以及由此而来的日本密宗,和韩国密宗的根本经典之一,与《金刚顶经》并称两部大法 。因为它有一部逐字逐句详注精疏的注释本《大日经疏》,其地位和影响在三国密宗中很突出 。在吐蕃时代,《大日经》译出之后,也因为有了佛密的注释,影响盛极一时 。所以,《大日经》在研究中日韩三国密宗以及藏传前弘期旧密上,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然而,它的地位和影响远远超出本宗本派的範围 。从秘密佛教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来看,它处在一个承先启后的地位,它一方面使密教体系化、理论化,另一方面又奠定了后来的秘密佛学发展的基础,开密教一元论思想之先河 。在《大日经》产生之前,事部密教已有相当的发展,也有了像《金刚大道场经》这样据称有十万偈的庞大而自成一家的经典,但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修法上,都没有体系化、理论化,尤其缺少从佛学的理论角度来确立本派的学说 。最早出现的陀罗尼经典,不仅修法上单一,而且往往依附于大乘经典,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后来的事部密典虽然自成一家,独树一帜,但只讲供养修行,託附于大乘义理,没有本派特色 。而《大日经》总结以往的密教,一方面把密教的修行实践体系化,明确三密的修行方法,并把修行实践加以理论的概括,提出因根究竟的修行理论,而更重要的是把密教进行佛教化,使其同带有浓厚的婆罗门教及印度教和民间信仰特色的怛特罗密教彻底区分开来,成为佛教之怛特罗 。另一方面在吸取大乘佛教中观派和瑜伽派的理论学说基础上,建立本宗本派的学说体系,把密教佛学从大乘佛学中分离出来,使密教也在理论学说上自为一乘 。秘密佛教各派,儘管不是从一个统一的模式中分化衍生而来,各自兴起的地方也有所不同,流行的时间有先有后,所受的影响也大不一样 。但纵观整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各派之间有内在的相互联繫和前后的相承接续关係,这不仅表现在密法上的逐渐完善和发展,而且还表现在哲学思想上的承袭和演变 。再者,后来各派所讲的五部,亦是从《大日经》的三部五佛演化而来 。甚至后来各派强调众生与佛的同一性和无分别性,视贪染为净菩提,在修行实践中重视体证莲花与金刚的合二为一的原理,都是导源于《大日经》即心是佛、自心自觉的一元论思想 。这一思想自从《大日经》论证阐明之后,一直贯串于各派密教思想之中,是密教哲学思想的主要倾向 。另外,《大日经》还确立了密教的信仰体系和神灵体系,其中如大日如来被奉为秘密佛教至高无上的主尊和教主,并赋予法身佛的意义,从现有数据看是始自于《大日经》的 。所以,《大日经》在整个秘密佛教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研究秘密佛教学说的发展和研究秘密佛教同大乘佛教的关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日经》还以一章的篇幅专门阐明论证了密教的基本教义,与其它只偏重于密法仪轨的密典相比,更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哲学色彩,因而也被大乘各派各宗所看重,在显教中具有一定的影响 。又《大日经》兼收中观、瑜伽二派的思想以建立自己的佛教学说,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二派在当时的影响 。《大日经》中也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及其以前印度其他各宗教和哲学派别的观点,这就对研究当时的佛教和其他各教各派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内容浏览有关本经的注疏,中文方面有一行的《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二十卷、《大毗卢遮那成佛经义释》十四卷,此二书为本经最重要的疏释 。其中,《疏》多为东密所依循,而《义释》则较为台密所重视 。此外又有新罗·不可思议的《大毗卢遮那供养次第法疏》二卷,注释本经第七卷 。《西藏大藏经》丹珠尔中,收有佛密《毗卢遮那现等觉大怛荼罗注释》等注释书 。此外,日僧空海有《大日经开题》一卷、圆仁有《大毗卢遮那成道经心目》一卷 。◎附︰《文殊大藏经》密教部一〈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导论〉(摘录)住心品第一(经第一、疏第一、指心钞第一)此品可视为《大日经》之序品,通论本经之大意 。所谓住心是安住于众生自心之实相,即安住于一切智智 。一切智智者意指如实了知诸法实相之灵活妙用 。体现此一切智智者名为一切智者、一切见者、一切觉者 。真言乘之菩萨为入如来真实言之门,依此观诵真实门,发自心菩提,自心即具备万行,见自心之正等觉,证自心之般涅盘,发起自心之方便,而至严净自心之佛国 。由如是因位,至果位止,将此安住于无染无着之清净心称为入真言门住心 。简称为修真言行 。此品中阐明三句、八心、六十心、三劫、六无畏、十地、十喻等 。此三句、八心等因是列举自心之种种相,总该凡夫心之实相,莲华胎藏曼荼罗是表现我等心之实相者 。真言品第二(经第一、疏第三、演奥钞第一)‘入’为趣向、游履、引入之义,‘漫荼罗’意为道场,‘具缘’为因缘具足之义 。构成道场需择地,再清净此地,再选择吉日良辰等,众缘必须具足才可 。此等众缘皆以如来之真言加持、灵化所成,故名为入漫荼罗真言品 。此品中专为说明七日作坛灌顶的轨则 。是如来显现支分生漫荼罗,而揭示秘密心地之体性,这是为来世众生,显示构成图画漫荼罗的模範者 。其次关于择地造坛,是于首尾七日间举行,于第三日确定尊位,于第六日护持弟子法,即作三昧耶戒,至第七日之夜,正面挂释尊像,使弟子入坛而行灌顶 。此七日作坛灌顶为方便手段,最后令弟子证入心内本地之漫荼罗 。心内本地漫荼罗名为秘密漫荼罗 。如来本意是欲使弟子真正地入秘密漫荼罗,但因劣慧之真言行者不能信受无相秘密漫荼罗,故设心外有相坛,显示修行证入的方轨,亦即具缘漫荼罗 。漫荼罗又分秘密(或称身内)、支分生(或称嘉会)、图绘(或称大悲)三种 。今称七日作坛漫荼罗为悲生漫荼罗,或大悲漫荼罗,因为是摄化利生之外现化他漫荼罗故 。此悲生漫荼罗,更分广略二种,广者为阿闍梨所传之漫荼罗,略者指经所说之漫荼罗 。息障品第三(经第二、疏第九、演奥钞第三十二)所谓息障,息是止息,障为障碍,息除内外两种障碍,即为本品主旨 。真言阿闍梨或弟子,在画漫荼罗或持诵真言时,易生种种障难,本品即阐述除去此障难的方法 。究竟障难是从何处发生呢?本品以为种种障难差不多皆是行者内心所生 。而产生障难的真因,是因悭贪邪见等,除去此悭贪邪见等时,即为诸障难自消灭去之时 。菩提心最能对治此悭贪邪见等障难,行者若常念此菩提心时,就能澈底除去诸障因 。藏品第四(经第二、疏第十、演奥钞第三十三)普通之‘通’为遍通,此品所揭示的真言,因为是通一切方便,故称普通真言 。藏为含藏具足,为含藏普通真言之意 。执金刚中,金刚手为上首,菩萨中普贤为上首,于大日如来面前稽首作礼,而于大悲胎藏生大漫荼罗王,演说通达自心中之清净法界之法门 。此等菩萨因为从各各所证所解之一门,阐示大漫荼罗之清净法界体,故谓若是真言行者,持诵此等菩萨所开示之真言,由此一门法遂能流入无尽法界普门之大漫荼罗王体中 。成就品(经第三、疏第十、演奥钞第三十六)此品阐示世间之息灾、增益、敬爱、降伏等之悉地成就 。出世间之甚深秘密宝藏,因为不可能以言说示人,故假藉世间有为有相事来喻示法界藏中微妙之深意 。悉地出现品第六(经第三、疏第十一、演奥钞第三十七)悉地(siddhi)意为念愿成就 。念愿有世间及出世间两种,前品示成就世间念愿之相,此品及次品揭示成就出世间念愿之相,而出现即意味着成就相之出生显现 。世间出世间之一切成相,皆悉是从如来之加持护念力所出生 。成就悉地品(经第三、疏第十二、演奥钞第四十一)有关此品有种种说明,一云︰上两品阐明世间出世间之果体,此品则叙述修入之方便 。或曰︰上面两品是述说悉地所生之功德,此品是正明悉地能生之法体之心法 。或云︰上品是五字严身,系明此色身之成就,此品中明大菩萨之意处即是漫荼罗,而示法之成就 。总之是解明心成就之相 。罗行品(经第三、疏第十二、演奥钞第四十二)转即旋转意,即顺着陀罗尼旋转观诵之意;将此陀罗尼字轮旋转观诵,即漫荼罗行 。所谓观诵,指行者于心中见‘阿’字,且于口诵时观菩提心之义;若于口诵‘伊’等字时,即谓如观三昧门 。又前品中,叙说‘阿’字之妙体作为内心成就相,于此品中,将‘阿’字当作百光遍照王,‘阿’字之光明成百千万亿字门而显现,又揭示百千万亿字门归于‘阿’字的旨意 。密印品密印品第九(经第四、疏第十三、演奥钞第四十四)密是秘密,印为标帜,密印即为法界漫荼罗之标帜 。一切诸佛以此法界标帜之密印庄严自身,故能成如来之法界身 。真言行者以此密印加持自身,能与如来之法界身同等,故处生死中,巡历诸趣;又于一切如来大会中,因持此大菩提幢,故得胜快乐,八部众等不能障害,且将敬仰行者,领受教命并乐于受行者驱使 。于前品中揭示口密陀罗尼,于此品中开示身密 。此品中所说之印数总计百三十九 。字轮品第十(经第九、疏第十四、演奥钞第四十七)‘字’是梵语,谓为恶剎啰(aks!ara)之译,无流转之义,意为不动而无旋转 。‘轮’为转之义,如世间之轮于旋转时,切断一切草木类,此字轮能破一切无明烦恼 。恶剎啰为不动之义,不动即指菩提心 。大日如来住于菩提心之体性,种种示现而利益众生,垂迹之相广多无量,然而事实上是常住不动,而无起灭相,恰如车轮之转动无穷无尽,而其枢轴却未曾转动,枢轴因不动,故能统制周边之轮,使其不致逾轨 。菩提心之‘阿’字亦是本自不动,而能生出一切众字 。众字因为是以‘阿’字为中轴,而成辐状,也就是‘阿’字之变形 。如此之众字轮在经中称为遍一切处之法门 。经中谓真言行菩萨若住此字轮观,从初发净菩提心乃至成佛止,在这期间的自利利他之种种事业,因此法门之加持力,皆可得成就 。荼罗品经第五、疏第十四、演奥钞第四十八)秘密之‘秘’为深秘,‘密’为隐密之意,秘密漫荼罗指字轮三昧 。大日如来以如来之慧眼,观察遍一切处之法门已,入法俱奢(kosa),从此三昧中显现法界之无尽庄严,利益无余众生界 。此时,在无尽无余之众生界,自佛口发出随类之音声,从各个毛孔中显现随类应同之身相,同时以字轮诠示如来秘密内证之德 。法品(经第五、疏第十六、演奥钞第五十四)前品是揭示所入法体,此品是揭示能入之人即真言菩萨,能通悟秘密漫荼罗法而至方便 。开示真言大阿闍梨耶将使受法弟子入此秘密漫荼罗,以字门法教弟子烧尽业障,而入秘密漫荼罗 。位品(经第十五、疏第十六、演奥钞第五十四末) 此品中明示弟子入坛后安住于法佛平等大空位之要旨 。所谓漫荼罗位,是意生八叶大莲华王之义 。处此位,能入金刚智体 。即真言行菩萨悉净除一切尘垢,即我人、众生、寿者、意生、儒童、造立者等之妄执,而于心内现观意生八叶大莲华王,其中的如来是一切世间最尊特之身,超越身语意地,证成殊胜悦意之妙果的佛身 。印品(经第五、疏第十七、演奥钞第五十五)秘密八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