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屿乡


兰屿乡

文章插图
兰屿乡【兰屿乡】兰屿乡 , 旧称红头屿 , 是台湾省台东县最东边的一个乡 , 位于台湾最东部 , 由兰屿、小兰屿等岛屿组成 , 其最大岛屿为兰屿 , 因岛上安山岩含大量硫化铁而呈赤红色 , 远望如红色人头 , 故旧称红头屿;又因岛上盛产名贵的蝴蝶兰 , 后改名为“兰屿” , 与鼓浪屿、江心屿、东门屿并称“中国四大名屿”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兰屿乡
外文名称:Lanyu , Orchid Island
别名:兰屿 , 兰屿岛
行政区类别:台湾省台东市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4村 , 38邻
面积:48.3892平方公里
人口:4,025人(2008年12月)
气候条件:热带海洋性气候
机场:兰屿机场
当前掌控:中国台湾
基本概况乡简介兰屿乡是一个位于台湾东南外海 , 属台湾省台东县辖下的行政区 , 涵盖兰屿、小兰屿及其他零碎小岛(礁) 。兰屿达悟族语的名称是“Ponso no Tao” , 意为“人之岛” , 汉人以闽南语音译红头屿或红豆屿 , 1947年因岛上盛产蝴蝶兰而改名 。西方国家早年称兰屿为Botel Tobago 。
兰屿乡

文章插图
兰屿地图位置位于台湾东南的太平洋中 , 在绿岛的南方 , 南临巴士海峡 , 与菲律宾的巴丹群岛遥遥相望 , 巴丹群岛最北端的Mavudis岛 , 距离小兰屿99公里 , 即东经121度5分 , 北纬22度间 。面积48.3892平方公里 。气候兰屿乡气候为亚热带地区 , 属海洋性气候 , 年雨量常在3,000毫米以上 , 年降雨日数达224天 。地形兰屿为火山岛 , 最高点红头山海拔548公尺 , 大部分为山地 , 岛上丘陵绵亘 , 溪流分歧 , 只有沿海部分为平地、海岸线曲折 , 热带林木遍布 。地质兰屿的地质以角闪石的安山岩质熔岩及玄武岩质的集块岩为主 。无人岛小兰屿则以黑云母角闪石为主 。基本信息旧称Ponso no Tao, 红头屿行政区管辖台东县行政区类别乡经纬度东经121.05度 , 北纬22度总面积48.3892平方公里户数1,256户人口4,025人(2008年12月)乡长周贵光区划4村38邻邮递区号952毗邻无(四面环海)地理位置兰屿乡是一个位于台湾东南外海、东经121.05度、北纬22度 , 南邻巴士海峡和菲律宾巴丹岛相望、距离鹅銮鼻41海浬、绿岛40海浬、东方则为太平洋 , 兰屿乡包含许多独立的岛群 , 像是小兰屿等等零碎小岛 , 其中兰屿为最大岛和唯一有人岛 , 名称的由来即乡内最大岛兰屿 , 乡内的居民大多数为达悟族;兰屿原称『Ponso no Tao』 , 是达悟族语『有人的岛』 , 后来改称红头与、红豆屿 , 因为在公元1947年岛上盛产蝴蝶兰而改名 。历史沿革兰屿乡的历史发展可源自于明朝万曆46年 , 当时由张峦着《东西洋考》一书中称兰屿为『红头屿』 , 清朝时将兰屿併入版图、隶属恆春县 , 公元1895年中国甲午战争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后 , 台湾总督府在兰屿设立研究所并禁止民众入岛开发 , 当时日人称兰屿居民为『yami』 , 是达悟族以前被称作雅美族的由来;1923年日人设立蕃童教育所并从事鲣鱼製造 , 台湾光复后于1946年成立红头屿乡公所 , 1947年更名为兰屿乡 , 1967年政府撤除山地管制并正式对外开放兰屿 , 1928年台湾电力公司在兰屿建造低放射核能废料储存场 , 部分兰屿居民至今仍十分反对 。1895年 , 马关条约签订后 , 日本当局禁止一般人进入兰屿内开发 , 并设立研究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