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

文章插图
激励理论激励理论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与管理体系,将员工对组织及工作的承诺最大化的过程 。激励理论是关于如何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原则和方法的概括总结 。
【激励理论】激励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正确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充分发挥人的智力效应,做出最大成绩 。
基本介绍中文名:激励理论
外文名:encouragement theory
途径:特定方法与管理体系
对象:员工
类型:理论
简介激励理论,即研究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 。它认为,工作效率和劳动效率与职工的工作态度有直接关係,而工作态度则取决于需要的满足程度和激励因素 。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认为人们按照需求层次追求满足 。因而管理者根据需求设定目标即可起到激励作用 。另外,双因素论者赫茨伯格把影响工作态度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类,保健因素包括组织政策、管理技术、同事关係、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这些因素的改善可消除职工的不满情绪,激励因素是适合个人心理成长,能调动积极性的因素,但只维持原有的工作效率 。发展自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国外许多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结合现代管理的实践,提出了许多激励理论 。这些理论按照形成时间及其所研究的侧面不同,可分为行为主义激励理论、认知派激励理论和综合型激励理论3大类 。激励理论是管理心理学的範畴,早期的激励理论研究是对于“需要”的研究,回答了以什幺为基础、或根据什幺才能激发调动起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问题,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等 。最具代表性的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就提出人类的需要是有等级层次的,从最低级的需要逐级向最高级的需要发展 。需要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列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并且提出当某一级的需要获得满足以后,这种需要便中止了它的激励作用 。激励理论中的过程学派认为,通过满足人的需要实现组织的目标有一个过程,即需要通过制订一定的目标影响人们的需要,从而激发人的行动,包括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洛克和休斯的目标设定理论、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式、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等 。分类内容激励理论含义:所谓内容型激励理论,是指针对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的理论 。这种理论着眼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内容,即:人们需要什幺就满足什幺,从而激起人们的动机 。内容型激励理论重点研究激发动机的诱因 。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奥德弗的《ERG理论》等 。
激励理论

文章插图
图:内容型激励理论中四种理论的比较需要层次理论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 (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04.01-1970.06.08)于1943年初次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类纷繁複杂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 。1954年,马斯洛在《激励与个性》一书中又把人的需要层次发展为七个,由低到高的七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求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1、马斯洛认为,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部分满足以后,高层次的需要才有可能成为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 。七种需要是按次序逐级上升的 。当下一级需要获得基本满足以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就成了驱动行为的动力 。但这种需要层次逐渐上升并不是遵照“全”或“无”的规律,即一种需要100%的满足后,另一种需要才会出现 。事实上,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在正常的情况下,他们的每种基本需要都是部分地得到满足 。2、马斯洛把七种基本需要分为高、低二级,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属于低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使人得到满足,如藉助于工资收入满足生理需要,藉助于法律制度满足安全需要等 。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的需要,它们是从内部使人得到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永远不会感到完全满足的 。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需要更有价值,人的需要结构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 。因此,通过满足职工的高级需要来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具有更稳定,更持久的力量 。这是由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动机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1)生理需要——维持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身体需要 。(2)安全需要——保证身心免受伤害 。(3)归属和爱的需要——包括感情、归属、被接纳、友谊等需要 。(4)尊重的需要——包括内在的尊重如自尊心、自主权、成就感等需要和外在的尊重如地位、认同、受重视等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个人成长、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理想的需要 。双因素论保健因素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提出来的,又称双因素理论 。20世纪50年代末期,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在美国匹兹堡地区对二百名工程师、会计师进行了调查访问 。访问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在工作中,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满意的,并估计这种积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又有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不满意的,并估计这种消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 。赫茨伯格以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为材料,着手去研究哪些事情使人们在工作中快乐和满足,哪些事情造成不愉快和不满足 。结果他发现,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係方面的 。他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的满足对职工产生的效果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 。保健从人的环境中消除有害于健康的事物,它不能直接提高健康水平,但有预防疾病的效果;它不是治疗性的,而是预防性的 。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係、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 。当这些因素恶化到人们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以下时,就会产生对工作的不满意 。但是,当人们认为这些因素很好时,它只是消除了不满意,并不会导致积极的态度,这就形成了某种既不是满意、又不是不满意的中性状态 。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就叫做“激励因素”,这是那些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如果这些因素具备了,就能对人们产生更大的激励 。从这个意义出发,赫茨伯格认为传统的激励假设,如工资刺激、人际关係的改善、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等,都不会产生更大的激励;它们能消除不满意,防止产生问题,但这些传统的“激励因素”即使达到最佳程度,也不会产生积极的激励 。按照赫茨伯格的意见,管理当局应该认识到保健因素是必需的,不过它一旦使不满意中和以后,就不能产生更积极的效果 。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使人们有更好的工作成绩 。赫茨伯格及其同事以后又对各种专业性和非专业性的工业组织进行了多次调查,他们发现,由于调查对象和条件的不同,各种因素的归属有些差别,但总的来看,激励因素基本上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的,保健因素基本都是属于工作环境和工作关係的 。但是,赫茨伯格注意到,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都有若干重叠现象,如赏识属于激励因素,基本上起积极作用;但当没有受到赏识时,又可能起消极作用,这时又表现为保健因素 。工资是保健因素,但有时也能产生使职工满意的结果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有相似之处 。他提出的保健因素相当于马斯洛提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需要等较低级的需要;激励因素则相当于受人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较高级的需要 。当然,他们的具体分析和解释是不同的 。但是,这两种理论都没有把“个人需要的满足”同“组织目标的达到” 这两点联繫起来 。有些西方行为科学家对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正确性表示怀疑 。有人做了许多试验,也未能证实这个理论 。赫茨怕格及其同事所做的试验,被有的行为科学家批评为是他们所採用方法本身的产物:人们总是把好的结果归结于自己的努力而把不好的结果归罪于客观条件或他人身上,问卷没有考虑这种一般的心理状态 。另外,被调查对象的代表性也不够,事实上,不同职业和不同阶层的人,对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 。实践还证明,高度的工作满足不一定就产生高度的激励 。许多行为科学家认为,不论是有关工作环境的因素或工作内容的因素,都可能产生激励作用,而不仅是使职工感到满足,这取决于环境和职工心理方面的许多条件 。但是,双因素理论促使企业管理人员注意工作内容方面因素的重要性,特别是它们同工作丰富化和工作满足的关係,因此是有积极意义的 。赫茨伯格告诉我们,满足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 。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必要的,没有它会导致不满,但是即使获得满足,它的作用往往是很有限的、不能持久的 。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工作的安排,量才录用,各得其所,注意对人进行精神鼓励,给予表扬和认可,注意给人以成长、发展、晋升的机会 。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这种内在激励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双因素理论强调:不是所有的需要得到满足都能激励起人的积极性 。只有那些被称为激励因素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人的积极性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如果缺乏激励因素,并不会引起很大的不满 。而保健因素的缺乏,将引起很大的不满,然而具备了保健因素时并不一定会激发强烈的动机 。赫茨伯格还明确指出;在缺乏保健因素的情况下,激励因素的作用也不大 。成就需要理论成就需要理论也称激励需要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David C. McClelland)集中研究了人在生理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的需要状况,特别对人的成就需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内容型激励理论——成就需要激励理论 。麦克利兰认为,在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成就需要、权利需要和合群需要是人的最主要的三种需要 。成就需要的高低对一个人、一个企业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该理论将成就需要定义为:根据适当的目标追求卓越、争取成功的一种内驱力 。该理论认为,有成就需要的人,对胜任和成功有强烈的要求,同样,他们也担心失败,他们乐意甚至热衷于接受挑战,往往为自己树立有一定难度而又不是高不可攀的目标,他们敢于冒风险,又能以现实的态度对付冒险,绝不以迷信和侥倖心理对付未来,而是对问题善于分析和估计 。他们愿意承担所作工作的个人责任,但对所从事的工作情况希望得到明确而又迅速的反馈 。这类人一般不常休息,喜欢长时间的工作,即使真出现失败也不会过分沮丧 。一般来说,他们喜欢錶现自己 。成就需要强烈的人事业心强,喜欢那些能发挥其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环境 。在管理中,只要对他提供合适的环境,它就会充分发挥发挥自己的能力 。权利需要较强的人有责任感,愿意承担需要的竞争,并且能够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的工作,喜欢追求和影响别人 。该理论还认为,具有归属和社交需要的人,通常从友爱、情谊、人际之间的社会交往中得到欢乐和满足,并总是设法避免因被某个组织或社会团体拒之门外而带来的痛苦 。他们喜欢保持一种融洽的社会关係,享受亲密无间和相互谅解的乐趣,随时準备安慰和帮助危难中的伙伴.合群需要是人们追求他人的接纳和友谊的欲望 。合群需要欲望强烈的人渴望获得他人赞同,高度服从群体规範,忠实可靠 。成就需要激励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它更侧重于对高层次管理中被管理者的研究 。由于成就需要激励理论的这一特点,它对于企业管理以外的科研管理、干部管理等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过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重点研究从动机的产生到採取行动的心理过程 。主要包括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豪斯的“激励力量理论”、洛克的“目标激励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 。期望理论这是心理学家维克多·弗罗姆提出的理论 。期望理论认为,人们之所以採取某种行为,是因为他觉得这种行为可以有把握地达到某种结果,并且这种结果对他有足够的价值 。换言之,动机激励水平取决于人们认为在多大程度上人们可以期望达到预计的结果,以及人们判断自己的努力对于个人需要的满足是否有意义 。公平理论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它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在《工人关于工资不公平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係》、《工资不公平对工作质量的影响》、《社会交换中的不公平》等着作中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 。该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 。行为后果理论行为后果激励理论是以行为后果为对象,研究如何对行为进行后续激励 。这一理论包括强化理论和归因理论 。强化理论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 。强化理论是以学习的强化原则为基础的关于理解和修正人的行为的一种学说 。所谓强化,从其最基本的形式来讲,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报酬或惩罚),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複发生 。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在管理上,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负强化与惩罚不一样,惩罚是对一些错误的行为採取的一些使人受挫的措施,负强化是告知人们某种行为是不可取的,如果做了这种行为会受到什幺惩罚,从而削弱这种行为 。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海德于1958年提出的,后由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及其同事的研究而再次活跃起来 。归因理论是探讨人们行为的原因与分析因果关係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的总称 。归因理论侧重于研究个人用以解释其行为原因的认知过程,亦即研究人的行为受到激励是“因为什幺”的问题 。综合激励理论综合激励理论的代表者是美国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波特和劳勒,他们于1968年提出一个“综合激励模型” 。说此理论综合是因为该模板吸收了需要理论、期望理论和公平理论的成果,使其更为全面、更为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