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天台山 天台山


山东省日照市天台山 天台山

文章插图
天台山(山东省日照市天台山)【山东省日照市天台山 天台山】天台山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南,离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尧王城遗址约3公里 。因《山海经》和《竹书纪年》中的记载而得名 。
基本介绍中文名:天台山
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
出处:《山海经》和《竹书纪年》
环境:奇花异草遍野,山清水秀
概述天台山中有汤谷,是东夷人祖先羲和祭祀太阳神的圣地,是东方太阳崇拜和太阳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东夷人祭祀先祖的圣地 。山上有登天之梯,登仙之台山,仙人居旧址,安期祠(秦始皇立)遗址,仙人讲经台,炼丹炉,仙鹤台,仙人捣药石臼等遗蹟,是河上公悟道之处,安期生成仙之所,是中国方仙道文化诞生地 。这里又是中国方仙道文化的发源地 。天台山有深厚的女巫崇拜,狐仙崇拜和神仙崇拜遗蹟 。女巫谷中有女巫与狐仙之墓,有世上罕见的积石墓与石室联体,人鬼同居的建筑 。山上有仙人台,仙人居旧址,安期祠(秦始皇立)遗址,仙人讲经台,炼丹炉,仙鹤台,仙人捣药石臼等遗蹟,是河上公悟道之处,安期生成仙之所 。河上公乃河上丈人,道教崇奉为“河上真人”,流传有《河上公章句》(为老子<道德经>作注),是黄老哲学的集大成者 。安期生,一名安期,人称千岁翁,琅琊人,师从河上公,是秦汉期间燕齐方士活动的代表人物,方仙道的开山祖师,陶弘景《真灵位业图》称之为北极真人 。河上公与安期生冬粉无数,着名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时的齐威王、齐宣王,以及后来的秦始皇和汉武帝 。而历史上从蓬莱过海的八仙论起来都算是他们的徒子徒孙或晚辈呢 。
山东省日照市天台山 天台山

文章插图
日照市天台山地理日照天台山位于山东省黄海之滨,山上仙蹤神迹无数,奇花异草遍野,山清水秀,自然天成,冬暖夏凉,适宜人居,史称海上仙山,人间仙境《日照县誌》,有“登上天台山,凡人也成仙”之说 。天台山又称扶桑山,“汤谷上有扶桑,十曰所浴”《山海经》,是东方太阳崇拜文化发源地;一作磴山 ,山上有登天之梯和登仙之台,是中国方仙道文化诞生地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历史“海上仙山”形成于太古代,迄今已有20多亿年的历史 。《竹书纪年》曰:“东海外有山曰天台,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台,羽人所居 。天台者,神鳌背负之山也,浮游海内,不纪经年 。惟女娲斩鳌足而立四极,见仙山无着,乃移于琅琊之滨”(日照古属琅琊,离琅琊台20公里) 。约20-30万年前,远古先民从沂源的溶洞中沿沂河沭河而下,追逐太阳而居,来到日照沿海,看到带给人类温暖和光明的太阳竟是神奇地从大海中洗浴之后出来的,于是天台山就成了远古先民祭祀太阳神的地方 。《山海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 。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 。天台山上仍留有人们祭祀的太阳神石、太阳神陵及其它太阳崇拜遗蹟,山下则埋藏着6000-4000年前东方最大的都城尧王城遗址 。春秋战国时期,道教宗师河上公访遍名山大川而独爱天台并在此悟道授徒 。琅琊人安期生在仙人台拜师河上公,采仙药,炼仙丹,得道成仙 。齐威王、齐宣王以至秦始皇、汉武帝,到天台山寻求仙药和长生不老之法者络绎不绝 。魏晋竹林七贤之首嵇康游历天台山时曾发出“大美不言,真人间仙境也!”的感叹 。“人间仙境”之名由此而来 。天台山向人们展示的是其深厚的远古历史文化底蕴和一个自然天成的“人间仙境” 。这里有数万年前的太阳部落遗址 。遗址上有太阳部落用的沙髮状石椅,石椅靠背上刻画着光芒四射的太阳图案;还有石砌的图腾柱,居住用的石头房基,生活用的石盆、石磨、石臼、石火坑以及女巫和族长等人的积石冢等 。遗址上出土过石球、石斧、石镰、石箭头、及各类生活或祭祀用陶器等旧石器或细石器时代文物 。遗址周围的山岩上刻有反应远古时期先民生活的岩画 。这里是太阳崇拜文化的发源地 。天台山中有汤谷,汤谷之上有太阳神石和太阳神陵,有商王到东海来祭祀太阳时留下的石刻岩画等遗蹟,还有大量与太阳崇拜有关的故事与传说 。这里曾经是东夷先民祭祀祖先的圣地 。天台山是尧王城古国的祭祀地 。山上有帝俊的石祖像,有羲和积石冢和大羿、嫦娥、伯益的大墓,还有祭祀伯益的魁仙阁 。山下汤谷中有祭祀羲和与女娲的老母洞和古莒国国君黎比公的祭祖碑,汤谷春秋大墓出土过雌雄青铜宝剑等重要历史文物 。景观天台山东南两面向海,西北两面环山 。南可见海上飘渺前三岛(或许是海上三仙山的原型),北可望历史古港琅琊台,碧海蓝天,大美不言,山清水秀,灵气自生,四方清静,八面临风,山海天一览无余,大千之美尽收眼底 。所以有“登上天台山,凡人也成仙”之说 。天台山是沿海日出的最佳观测点 。日出初光先照,是为日照 。泰山日出,可谓大观,但那是一种雾里看花式的景象 。海滩日出,会让你看得真真切切,但是平地日出,视野有限,总是缺少了一种雄浑和大气 。天台山日出则既有海滩日出的真切, 又有泰山日出的壮观 。极目远眺,或是海天一色,红霞漫天,或是云蒸霞蔚,光芒四射,或是吞云吐雾,朱盘银浪,变幻莫测,蔚为壮观 。沐浴东方第一缕阳光,欣赏海上最新红日,美不胜收,妙不可言 。要是炎炎夏日,这里是世外桃源、清凉世界、空气氧吧,足以使你心旷神怡,宠辱皆忘,顿生羡慕陶翁归隐之心 。如若霪雨霏霏,则又是一幅梦幻般的画卷 。从海上吹来的水汽像云、像雾、又像风,云雾在山谷中涌动,山峰在云雾中潜行,给你一个虚幻无常,飘飘欲仙的感觉,那或许就是人们理想中的仙界,仙人们成仙得道时的体验和秦始皇渡海求仙时追求的梦境吧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而古人选择在天台山修道成仙也绝非偶然 。你看那那海天相连,星空璀璨,海上仙山若隐若现,天上海市飘渺虚幻,这为人们感知自然体会人生提供了极大的诱惑力和广阔的想像空间 。面向汪洋,可吸海上之灵气,背靠大山,可得日月之精华 。古莒国历来尚夷风,用夷礼,信鬼神,这又为修仙讲道提供了肥沃的社会土壤和宽鬆的政治环境 。天仙天仙,天台山之仙,磴山磴山,羽化登仙之山,二者自古以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正是由于它的文化和优美,天台山成为历代达官显贵文人墨客寻仙访道,返朴归真,抒发情怀的胜地 。大荒居士在这里挥毫写下“汤谷汤汤汤汤汤谷东海外羲和祀日石为神”的对联,可惜下联失落,至今无人能补 。天台山上有石龙,人称东方神龙,龙头上有二泉,寿星彭祖饮此泉水后曾留下“登斯山断七情身已是三界之外,饮此水净六欲心不在五行之中”的对联,横批竟是“再来一瓢” 。龙头上两泉又形似龙眼,一只圆睁,一只微闭 。曾有东方文殊写到:“睁一只眼看破红尘乃知烦恼自从心中出四大皆空万事需随缘,闭一只眼参透禅机方能平常之心对世界三省其身六根得清净” 。而南郭先生认为:“睁一只眼看斗转星移绿水青山风花雪月世上无限美好事,闭一只眼听松涛海浪莺歌燕舞男唱女和人间多少天籁音” 。可见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得出多幺不同的景象 。文化“五岳寻仙不辞远, 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在任城(今济宁)居住期间更是多次游历天台山 。他在《寄王屋山人孟大融》中写到: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 。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 。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 。朱颜谢春晖,白髮见生涯 。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 。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此诗为唐天宝三年(744年)李白同杜甫在游历东海之后遇到友人孟大融而作 。诗中介绍了他游历崂山和天台山 (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的经历以及他“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的出世思想 。诗中“仙人”即河上公和安期生,“天坛”就是指的天台山上的天台或仙人台 。李白的另一首诗则是这样写的: 五古? 古风其七五鹤西北来 。飞飞凌太清 。仙人绿云上 。自道安期名 。两两白玉童 。双吹紫鸾笙 。去影忽不见 。迴风送天声 。我欲一问之 。飘然若流星 。愿餐金光草 。寿与天齐倾 。诗人对仙人安期生的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天台山有仙鹤台,台上留有仙鹤的脚印,据说就是安期生驾乘的仙鹤所留 。李白的好友,诗人任华在《杂言寄李白》中也记载了李白游历天台山的情景:“我闻当今有李白……,登天台,望渤海,云垂大鹏飞,山压巨鳌背(一作“波动巨鳌没”),斯言亦好在” 。宋代文学大家苏东坡在京受排挤外任密州 (当时日照属密州) 知州期间,经常到天台山小住并为嵇康的故事所感动,写下了“行香子”一词,表达了他政治上的失意和对返朴归真的追求: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到了清初,我国清代着名文学家,小说家,写鬼写妖的集大成者蒲松龄先生更是对天台山以及天台山女巫与狐仙的传说情有独盅 。他在三十一岁那年到江苏宝应县给知县孙蕙当幕宾期间曾多次到天台山游历,向当地人了解女巫与白狐的故事与传说,而女巫墓和墓侧的石房 (人鬼同居)更是给他以心灵上的震撼 。并依此刻画出一个个外表漂亮,心地善良,极富魅力的狐仙艺术形象,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艺术丰碑 。天台山有魁仙阁,是古人为东夷赢姓祖先,《山海经》的作者,文曲星伯益所建,是历代达官贵人文人墨客莘莘学子嚮往的地方 。据说解放前每年到魁仙阁许愿,到鳌头石上香者络绎不绝 。日照宋代状元张行简,明代状元焦弘都是这里的常客 。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祖居山下涛雒镇,而天台山自明朝起就是丁姓和秦姓两大家的私人山场 。丁秦两家历史上人才辈出,达官显贵进士举人不计其数,应该是与魁星的庇护有关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