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下生态养殖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三 )


相关设区市和县级单位为履行红树林保护修复主体责任 , 应组织编制红树林保护修复行动具体实施方案 , 细化落实目标任务 , 明确年度造林具体任务和实施地块 , 提出红树林自然保护地内养殖塘等人工设施清退计划 , 明确实施区域和项目 , 制订保护、营造、修复、管护等技术措施 , 落实资金来源和保障措施 。各市、县编制的红树林保护修复行动具体实施方案 , 报送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备案 。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林业局 , 沿海各设区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以自然恢复为主 , 辅以必要的人工措施 , 实施红树林自然保护地受损自然生态系统修复 。建设生态廊道、开展重要栖息地恢复和废弃地修复 。加强漳江口、九龙江口、泉州湾、兴化湾、闽江河口、环三都澳湿地水禽等自然保护地建设 , 通过配备和完善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和人员 , 加强保护地基础设施建设 , 加强巡护监测、科普宣教等设施建设 , 强化对保护地内红树林的保护管理 , 开展红树林保护宣传教育 , 提高社会公众对红树林保护意识 。责任单位:漳州、厦门、泉州、莆田、福州、宁德市林业主管部门行动四:实施红树林生态修复——科学营造红树林 。到2025年 , 营造红树林675公顷 。在红树林资源现状调查的基础上 , 科学论证、合理确定红树林适宜恢复地 。
结合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 , 通过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租赁等退养措施 , 对自然保护地内养殖塘实施清退 , 在此基础上 , 优先实施红树林生态修复 , 坚持宜林尽林 , 优先选用本地红树物种 , 扩大红树林面积 。推进红树林自然保护地内养殖塘等人工设施清退 , 计划退养还湿40公顷 , 保障红树林造林用地需要;其中 , 2021年完成清退20公顷 , 2022年完成清退20公顷 。责任单位:漳州、厦门、泉州、莆田、福州、宁德市林业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修复现有红树林 。统筹开展现有红树林生态系统中林地、潮沟、林外光滩、浅水水域等区域的修复 , 特别是对人工纯林、有害生物入侵、生境退化的红树林等进行抚育 , 采取树种改造、有害生物清除、潮沟和光滩恢复等措施 , 对红树林生态系统进行修复 , 提高生物多样性 。到2025年 , 修复现有红树林550公顷 。责任单位:漳州、厦门、泉州、莆田、福州、宁德市林业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加强后期管护 。各地要对新营造的红树林采取严格的保育措施 , 明确责任单位 , 落实管护责任 , 对成活率不达标或分布不均的地块进行补植 。根据红树林生长规律 , 定期对红树林营造质量及成效进行评价 。营造一年后 , 对其成活率、生长情况等进行评价;营造三年后 , 对其保存面积、林分健康状况等进行全面评价 , 根据评价结果 , 制定和落实后续保护修复措施 。
责任单位:漳州、厦门、泉州、莆田、福州、宁德市林业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防控有害生物 。各地要组织开展红树林生态系统外来有害生物、本土有害生物的调查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 , 重点加强对互花米草、广州小斑螟(海榄雌瘤斑螟)、桐花树毛颚小卷蛾、丽绿刺蛾、考氏白盾蚧、盘多毛孢菌、鱼藤、藤壶等有害生物的监测 , 建立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及风险管控机制 。采取物理、化学、生物措施有效治理互花米草 , 遏制滩涂被有害植物侵占 。加强红树林幼苗管护 , 采用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绿僵菌等生物防治手段开展防治 , 防止有害生物成灾危害 。加强检疫执法 , 严防外来有害生物入侵 。责任单位:漳州、厦门、泉州、莆田、福州、宁德市林业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保障红树林种苗供应 。依据红树林生态修复任务规划 , 加强红树林苗木供求预测分析 , 推进红树林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按照急用为先的原则 , 在现有红树林保护区域内 , 科学划定专用采种园 , 确保当前红树林各类树种的种苗供应 。依托漳江口、九龙江口、泉州湾、罗源湾、环三都澳等自然保护地红树林 , 建立红树林种质资源收集区、良种优苗繁育区、苗木生产基地 , 保障红树林造林与修复种苗供给 。责任单位:漳州、厦门、泉州、福州、宁德市林业主管部门行动五:强化红树林科技支撑——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科技攻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