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饮食


汉族饮食

文章插图
汉族饮食【汉族饮食】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 。
基本介绍中文名:汉族饮食
外文名:Han diet
主食:稻米、小麦
饮茶:注重 品
饮料:酒
节日:用作祭祀的供品
信仰:道教,佛教
汉族介绍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 。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有七大方言 。现代汉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準音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方块字,共有四万个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现为国际通用语文之一 。关于信仰,可以说,汉族在信仰上的姿态是多神、宽容和实用的,是兼容并蓄的 。一个汉族人,可能信仰一点佛教、一点道教,同时还保持着儒家风範 。如果说儒释道只是部分汉族人的信仰,那幺,汉族还有一种民族性宗教信仰 。可以简单地概括法为宗制宗教,这是一种全民族性的宗教情结 。祭祖之风,可谓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一次次宗教淡化的洗礼运动,虽然淡化了汉族宗教信仰的核心,但是祭祖之风依然流行甚广 。汉族从上到下、至下而上,虽然不信仰一个具体的神灵,但是“祖灵”与“天命”,却是最令人敬畏和不能不信仰的,这便是——敬天法祖 。主食汉族主食以稻米、小麦为主,辅以蔬菜、肉食和豆製品,茶和酒是汉族的传统饮料 。稻米的吃法以米饭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汤圆、粽子、年糕等各种不同的食品;小麦则有馒头、麵条、花捲、包子、饺子、馄饨、油条、春卷、炸糕、煎饼等吃法 。汉族讲究并善于烹饪,不同地区的汉族以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 。汉族菜一般被分为的川、粤、闽、皖、鲁、湘、浙、苏等八大菜系 。饮茶酒和茶是汉族主要的两大饮料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也是世界上发明酿造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 。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数千年来,构成汉族饮食习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发生了广泛影响 。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 。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 。汉族对茶的配製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 。汉族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 。这与西方诸民族和中国藏、蒙等民族的饮食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差别 。此外,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惯制 。一日三餐中主食、菜餚、饮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体特点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 。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汉族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 。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 。当有客来访,可争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 。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 。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 。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餚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汉族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 。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 。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 。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 。又如在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 。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 。唐朝,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 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 。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等等 。米酒米酒,又叫酒酿,甜酒 。旧时叫“醴” 。用糯米酿製,是汉族传统的特产酒 。酒不仅是能满足提神、解除疲劳、医用等生理需要的饮品,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媒体,它在汉族长期的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封建社会,它是祭祀神灵和祖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供品,在这种仪式中它起着沟通人神的媒体作用 。在汉族的重要节日中,酒是不可或缺的必备品 。汉族有句俗话,无酒不成宴 。酒可以助兴,可以增加欢乐的气氛,至今还在不少地区流行的饮酒时的“猜拳”、酒令”、“酒麴”等活动,既是一种饮酒习俗,又是一种民族游艺和民间智慧,它具有活跃气氛,消除酒力,显示和锻鍊智力等多种功能 。有些饮酒活动形成独特的文化习俗,例如汉族中广泛流传的除夕饮屠苏酒,端午节饮雄黄酒,重阳节饮菊花酒等等,蕴含着汉族人民深厚的自然天道和人文观念,至今仍为人们称道 。酒是汉族在日常生活和各种社会活动中传达感情,增强联繫的一种媒介 。在汉族许多地区,姑娘出嫁临行前要饮别亲酒,新郎新娘入洞房要饮交杯酒等等 。节日食品节日食品是丰富多彩的 。它常常将丰富的营养成分,赏心悦目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比较典型的节日饮食文化 。大致可分为二类:一是用作祭祀的供品 。在旧时代的宫廷、官府、宗族、家庭的特殊祭祀、庆典等仪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当代汉族的多数地区,这种现象早已结束,只在少数偏远地区或某些特定场合,还残存着一些象徵性的活动 。二是供人们在节日食用的特定的食物製品 。这是节日食品和食俗的主流 。例如春节除夕,北方家家户户都有包饺子的习惯,而江南各地则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习俗,另外,汉族许多地区过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鱼,象徵“年年有余”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千百年来传承不衰 。中秋节的月饼,寓含了对人间亲族团圆和人事和谐的祝福 。其他诸如开春时食用的春饼、春卷,正月十五的元宵,农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寒食节的冷食,农曆二月二日吃猪头、咬蚕豆、尝新节吃新谷,结婚喜庆中喝交杯酒,祝寿宴的寿桃、寿桃、寿糕等,都是节日习俗中的特殊的食品和具有特殊内涵的食俗 。信仰禁忌汉族多在正月初一、二、三日忌生,即年节食物多于旧曆年前煮熟,过节三天只需回锅 。以为熟则顺,生则逆,因而有的地方在年前将一切準备齐备,过节三天间有不动刀剪之说 。再如,河南某些地区以正月初三为穀子生日,这天忌食米饭,否则会导致穀子减产;过去在妇女生育期间的各种饮食禁忌较多 。如汉族不少地区妇女怀孕期间忌食兔肉,认为吃了兔肉生的孩子会生兔唇;还有的地方禁食鲜姜,因为鲜姜外形多指,唯恐孩子手脚长出六指 。过去汉族未生育的妇女,多忌食狗肉,认为狗肉不洁,而且食后容易招致难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