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疑云:为什么古代缅甸可以多次战胜中国?

缅甸夹在中南半岛(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和印度半岛之间,北临中国云南省,南通印度洋,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战略意义 。如果中国能够继续维持同缅甸的良好关系,就可以取得直接通往印度洋的出海口;反之,如果其它国家控制了缅甸,或者缅甸乱作一团,中国西南地区的发展就会比较困难 。所以,它就天然地成为了其它大国跟中国博弈的战场 。
缅甸历史上曾屡屡与中国兵戈相见 。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缅甸曾横扫整个中南半岛,傲视群雄 。在中缅战争史上,除元代中国时候曾战胜缅甸外,在明清时期与缅甸的边境战争中,中国屡战屡败 。然而,缅甸人的极度狂妄为此后缅甸的衰亡埋下了伏笔 。
唐代,云南的地方政权南诏势力强大,曾向周边地区进行扩张 。南诏政权曾攻陷当时缅甸的骠国,并对其进行大规模的掠夺 。然而,进入公元9世纪后期,由于连年的征战,南诏国力渐衰,随后发生了王室内乱,权臣篡位 。其后的几十年间,大理地区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最后于937年由白族人段思平建立了大理国,才算安定下来 。
在南诏大军征讨骠国时,一部分军民留在了伊洛瓦底河谷 。他们留下的目的起初是为了帮助南诏镇守大后方,并开拓新的屯田基地,以保障南诏征战的后援 。但是,到了南诏王国逐渐衰落的时候,这些远离家乡的征人渐渐意识到“故国不堪回首”,归程遥遥无期 。伊洛瓦底河谷为他们提供了广袤的牧场和良田,连年征战培养了他们的纪律性和团队精神,很快,他们就成了河谷地区的新主人,并逐步修建了城堡,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城邦 。
从那时开始,他们开始自称为“缅马”(Mranma),意思是“强大的骑士” 。缅甸现在的国名—Myanmar—就是从这个称谓发源而来的,而这些留在伊洛瓦底河谷的南诏人从此变成了后来缅甸的主体民族—缅族 。缅族人先后在今天曼德勒省伊洛瓦底江和她最大支流钦敦江的汇合处建立了数个城邦,其中最早的一支是于849年建立的蒲甘国 。蒲甘国成立了将近200年后,1044年,一位缅甸人民心目中的伟大英雄—阿奴律陀,登上了国王的宝座 。阿奴律陀从兄长手中夺下王位,在随后的30年里,他骑着战象,亲自率兵东征西战,逐个兼并了河谷地区的其他城邦,统治了整个伊洛瓦底河谷 。然后,他的军队继续四面出击,向北一直打进云南,与大理国划地为界;向南消灭了孟族城邦,占据了沿海港口,扼住了通往马六甲海峡的海上贸易通道;向西南杀进阿拉干王国(现缅甸若开邦)的领地,令阿拉干国王纳贡称臣;向东南占领了德林达依海岸,击退了高棉帝国的扩张大军 。蒲甘王国控制的地盘基本上覆盖了今天缅甸领土的面积,阿奴律陀成为缅甸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了全境的国王 。这位“缅始皇”随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很快将蒲甘发展壮大成为在东南亚与高棉比肩的强大帝国 。
元代,蒙古军队灭大理国政权后,与当时缅甸的蒲甘王朝之间的矛盾激化 。1277年,中缅两国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牙嵩延之役” 。中记录了这次战役 。这也是中缅战争中最早发生的一次象战 。象战是古代缅泰战争的一大特色 。蒲甘王朝时期缅甸军队就分为步兵、骑兵(马军)、象兵和水兵等多兵种 。其中,象兵是陆上作战最强有力的兵种 。对象兵的选拔也是极其严格的,法律规定:步兵身经十战者提升为马军,马军又身经十战者方可提升为象军 。象军的待遇非常优厚,象军每人每月的军饷是五十箩谷子(每箩约22公斤) 。
据史书记载,当时元军出动了1.2万人的骑兵,而缅军方面则有6万步兵、少量骑兵和2千头战象 。缅军采用了蒲甘王朝的传统战术,企图依靠战象冲击来克敌制胜 。但由于蒙古军队精心选择了战场,当缅军的战象猛扑进攻时,蒙古骑兵退入了附近的森林,然后下马,躲在树林后面射出密集的箭雨 。他们的箭没有射在骑在象上或尾随大象发动进攻的缅军士兵上,而是对准战象 。战象被箭射中后就痛得发疯般地回身逃窜.践踏士兵随即蒙古骑兵迅速上马,乘乱进攻缅军,于是缅军大败 。1287年,元军攻陷蒲甘,从而导致了蒲甘王朝的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