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蔬菜是没有农药残留还是农药残留达到有机标准?( 五 )


2、积极应对,破除壁垒
(1)坚持原则,据理力争 。国内立法能否用于限制国际贸易,依据多边环境条约而采取的贸易措施是否违背WTO的自由贸易原则,都尚存争议 。一些国家运用WTO争端解决程序,积极应对绿色壁垒,取得了良好效果 。因此,我国应充分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有关条款,并根据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所确定的国民待遇原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提出抗辩,充分利用环境条约协议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照顾原则,为中国农业扩大出口创造条件 。
(2)积极在国际组织中发挥主导作用 。一方面要利用现有WTO机制,要求主要进口国取消不合理的技术性限制措施,努力寻求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与贸易中应有的优惠待遇 。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WTO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开展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应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和相关国际组织及民间组织和活动,主动参与或承担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努力争取在国际标准上的话语主动权 。同时,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保持密切联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为农产品出口营造公平竞争的国际环境 。
(3)加强环保宣传,倡导绿色意识 。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 。建立绿色贸易制度,把绿色贸易思想作为开展国际、国内贸易的一个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顺应世界绿色潮流,促进可持续发展 。
3、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进中国绿色食品的进程
发展生态农业对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生态环境、社会协调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我国的出口产品集中在低附加值、密集型产品上,价格是产品竞争力的主要指标 。我们不能一直遵循劳动力成本低这一静态的比较优势去参与国际竞争,而应通过国家力量,创造动态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环境与健康领域的经济产业,带动高科技农业和产业结构升级 。生态农业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相结合的产物,是环境与发展的最佳结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1)生态农业建设必须纳入全国农业发展规划 。中国生态农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生态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为主导的绿色壁垒在国际贸易中越来越重要 。为加快我国生态农业的跨越式发展,"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已被列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专项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将把我国生态农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调动农民进行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 。
(2)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 。**应制定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生态产业的发展,把生态产业培育作为提升出口农业结构的重点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应设立"绿色银行"和"绿色产业基金",为绿色产品的开发与出口提供专项贷款和信贷担保基金 。
我国具有开发有机食品的得天独厚的条件--生物品种繁多,且绝大多数未经基因重组;农村劳力资源丰富 。然而由于体制和效益上的原因,涉农科研机构的先进生产技术很难迅速转化为先进生产力,造成长期以来科学技术对农业的贡献率偏低 。因此,科技对农业的支持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突破绿色壁垒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
(3)利用市场机制培育我国生态农业产品市场 。扶持农产品龙头企业和加强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整合我国农产品出口力量,克服企业规模小、分散的局限性,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和农产品附加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