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影像见证“悬崖天梯少年”走出大山历程 世界之最悬崖天梯图片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山区,峰丛耸立,山高路陡 。长期以来,这片大山将人们紧紧围困在这里,高山沟壑不仅阻碍了发展的脚步,也阻碍了孩子们的读书追梦之路 。这里交通不便、缺水少地,自然条件极其恶劣,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曾到此考察,认为这里是“除了沙漠以外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
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弄顶屯全景(2023年1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 。
十一年前,孩子们的上学路,布满荆棘 。十多年来,我一直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山区采访拍摄,从未间断 。大山的不断发展和孩子们的点滴成长,都记录在我的镜头里 。
十一年,看似很漫长,当我将数十个孩子成长经历以及大石山区变迁的海量照片,整理、排列、组合,十一年又似转瞬间 。大山在斗转星移间早已沧桑巨变,那些走过天梯悬崖的孩子们,也都已经长大了 。昔日山险坡陡求学难已成为历史,在通往未来的路上,他们走出了各自的人生 。
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弄顶屯,蒙宣汰(左一)、蒙宣任(左二)爬山路去学校(2012年9月3日摄) 。
蒙宣任(左)和蒙宣汰在悬梯下方的隧道合影(2023年1月20日摄) 。2014年,隧道打通、公路修通后,“天梯上学路”成为历史 。
影像的定格最有说服力,时间是最好的检验 。
悬崖天梯上稚嫩的双脚
【十一年影像见证“悬崖天梯少年”走出大山历程 世界之最悬崖天梯图片】十一年前,我多次跟随弄勇村的孩子们上学和回家,途中要攀爬一处20多米高的“天梯” 。当时蒙宣汰只有8岁,因为年纪太小,需要哥哥在前面牵着,后面有同行的姐姐们顶着才能爬过悬梯 。11岁的哥哥蒙宣任,还背着兄弟俩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每次要花一个多小时才能抵达学校 。
少年时的艰苦生活,让山里的孩子们在学习之余,懂得了分担生活的责任 。放羊、缝衣服、做饭、挑水、种玉米,蒙宣任和蒙宣汰从小就学会了几乎所有的生活技能 。
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弄顶屯,二年级学生蒙宣汰(从上至下第三个)爬“天梯”去学校(2012年9月3日摄) 。
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弄顶屯,四年级学生蒙宣任背着生活用具,爬“天梯”去上学(2012年9月3日摄) 。
在弄勇小学读二年级的蒙宣汰(上右)和同学在宿舍里准备睡觉(2012年12月26日摄) 。
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小学,二年级学生蒙宣汰在教室里自习(2012年12月26日摄) 。
在弄顶屯首届春节晚会演出结束后,蒙宣任(右二)和伙伴们将借用的桌子送回学校(2015年2月19日摄) 。
在弄勇小学学生宿舍,蒙宣任(左)在缝衣服(2014年5月3日摄) 。
在弄勇小学读四年级的蒙宣汰(中)利用周末帮父母放羊(2015年3月7日摄) 。
与弄勇村的“天梯”上学路相比,隔壁弄雷村的悬崖峭壁,让孩子们上学之路更加艰险 。他们每天上学都要经过一处200多米长、100多米深的悬崖 。
那时,11岁的蒙秋艳作为高年级的姐姐,每次都要走在队伍的最后 。爷爷告诉她说,要照顾弟弟妹妹们,多叮嘱他们注意安全 。10岁的蒙科佑刚刚读二年级,这个年纪,应该已经读四年级了 。蒙科佑说,家里人因为担心我年纪太小,爬悬崖上学不安全,所以我9岁时才上学 。
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雷村哈保屯,11岁的蒙秋艳(右一)在悬崖边护着低年级的小伙伴回家(2012年9月3日摄) 。
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雷村哈保屯,11岁的蒙秋艳在悬崖边休息,这一处约300米长的半山悬崖,是她读小学期间每天都要走的路(2012年9月5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