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瀰漫性肺纤维化


特发性瀰漫性肺纤维化

文章插图
特发性瀰漫性肺纤维化疾病概述儘管特发性瀰漫性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还没有完全阐明 , 就其临床特徵和病理足以说明这是一种特徵性的疾病 。IPF的治疗尚缺乏客观的、决定性的预后因素或治疗反应 , 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细胞毒药物仍是其主要的治疗药物 , 但不足30%的病人有治疗反应 , 且可表现毒副反应 。
特发性瀰漫性肺纤维化

文章插图
特发性瀰漫性肺纤维化按病程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之分 , 所谓Hamman-Rich综合徵属急性型 , 临床更多见的则是亚急性和慢性型 。欧洲学者多称本病为隐源性致纤维性肺泡炎 。美国习用IPF 。中国一度盛行CFA的名称 , 近来却多用IPF 。本病多为散发 , 估计发病率3~5/10万 , 占所有间质性肺病的65%左右 。见于各年龄组 , 而作出诊断常在50~70岁之间 , 男女比例1.5~2∶1 。预后不良 , 早期病例即使对激素治疗有反应 , 生存期一般也仅有5年 。症状体徵1.症状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为最主要症状 , 占84%~100% 。呼吸困难的进展速度常因人而异 , 一般进入呼吸功能不全 , 影响活动多在1~3年 。另一常见症状是刺激性乾咳 , 常较为严重 。伴有肺部感染时可有发热咳黏痰、脓痰等 。常伴有乏力、畏食、消瘦等 , 有时也出现关节痛 。
特发性瀰漫性肺纤维化

文章插图
2.体徵两侧胸腔对称性缩小 , 胸部扁平 , 膈肌上抬 。多数病人中下肺部可听到连续、高调的爆裂音(Velcro啰音) 。杵状指、趾出现较早 。晚期出现缺氧和发绀 , 氧疗对缺氧的改善并不明显 。病人有侧卧或仰卧位较坐立或直立时舒适及呼吸困难减轻的特点 , 与慢阻肺引起的缺氧显然不同 。疾病病因询问有无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其他免疫性疾病史、长期套用抗癌药物和异烟肼病史 ,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慢性支气管炎和家族中类似疾病史 。疾病生理肺活检标本的组织学对排除其他诊断及纤维化和炎症程度的定量是很重要的 。IPF的主要病理学特徵包括肺泡间隔(间质)和肺泡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和炎症 。因为许多炎症性肺疾病可有相似的表现 , 所以必须排除肉芽肿、血管炎、无机肺尘埃沉着病或有机肺尘埃沉着病 。IPF的病理改变是多种多样的 , 且呈片状分布 , 多位于肺外周(胸膜下) 。即使在严重病变的肺叶 , 有些肺泡也可免于受累 。在疾病早期 , 肺泡结构可保持完整 , 但肺泡壁水肿增厚、间质内炎症细胞聚集 , 以单核细胞为主(如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 , 但也可见散在的多核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细胞 。
特发性瀰漫性肺纤维化

文章插图
发病机理疾病早期阶段 , 可见肺泡巨噬细胞呈灶性聚集 , 中度或进展期IPF的肺泡内巨噬细胞缺如 。随着疾病进展 , 慢性炎症浸润愈来愈不明显 , 肺泡结构被緻密的纤维组织代替 , 肺泡壁断裂破坏 , 导致气道囊性扩张(蜂窝肺) 。疾病晚期 , 肺间质内大量肺胶原、细胞内基质、成纤维细胞、炎症细胞很少甚至缺如 。病程较长者 , 可见肺泡上皮增生、鳞状化生 。有些病人可发生平滑肌反应性增生 , 肺动脉扩张 , 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等改变 。气道可发生扭曲变形 , 导致“牵拉性支气管扩张” 。如吸菸的IPF患者可见肺气肿改变 。依据蜂窝囊腔周围是否存在纤维组织可区分肺气肿和蜂窝肺 。瀰漫性肺泡损害不是早期IPF的特徵 , 也可见于许多其他肺疾病 , 如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徵(ARDS)、吸入性肺损伤、放射性肺损伤、药物性肺损伤、胶原血管疾病、感染等 。以前曾主观地将IPF分为几个病理亚型 , 认为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IP)和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是IPF不同病程阶段的病理类型 。而根据美国胸科学会(ATS)和欧洲呼吸学会(ERS)对IPF的诊断提出了崭新的国际共识:将UIP归结为IPF的特异病理表现 , 而DIP、呼吸性支气管炎性肺病(RBILD)、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急性间质性肺炎(AIP)、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均不属于IPF 。诊断检查诊断 1.胸部X线检查可见两侧散在小斑片状影 , 主要位于中下肺野 , 或呈均匀散布的小圆形影 , 有无明显纤维化、蜂窝状影和胸膜增厚 。胸部CT检查 , 特别是薄层肺扫描 , 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