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后主刘禅 , 刘备之子 , 于刘备去世后继位成为三国时期蜀汉皇帝 。诸葛亮等贤臣相继去世后 , 蜀国逐渐衰败 。后魏国大举伐蜀 , 刘禅投降 。刘禅被俘虏到洛阳后 , 司马昭为了笼络人心 , 稳住对蜀汉地区的统治 , 用魏元帝的名义 , 封他为安乐公 , 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封了侯 。有一次 , 司马昭大摆酒宴 , 请刘禅和原来蜀汉的大臣参加 。宴会中间 , 还特地叫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 。一些蜀汉的大臣看了这些歌舞 , 想起了亡国的痛苦 , 伤心得掉下了眼泪 。只有刘禅看得喜笑颜开 , 就像在他自己的宫里一样 。司马昭观察了他的神情 , 宴会后 , 对贾充说:“刘禅这个人没有心肝到了这步田地 , 即使诸葛亮活到现在 , 恐怕也没法使蜀汉维持下去 , 何况是姜维呢!”
过了几天 , 司马昭在接见刘禅的时候 , 问刘禅说:“您还想念蜀地吗?”刘禅乐呵呵地回答说:“这儿挺快活 , 我不想念蜀地了 。”(“乐不思蜀”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 。)一直陪伴刘禅的大臣郤正在旁边听了 , 觉得太不像话 。回到刘禅的府里 , 郃正说:“您不该这样回答晋王(指司马昭) 。”刘禅说:“依你的意思该怎么说呢?”郤正说:“以后如果晋王再问起您 , 您应该流着眼泪说:我祖上的坟墓都在蜀地 , 我心里很难过 , 没有一天不想那边 。这样说 , 也许晋王还会放我们回去 。”刘禅点点头说:“你说得很对 , 我记住就是了 。”后来 , 司马昭果然又问起刘禅 , 说:“我们这儿待您不错 , 您还想念蜀地吗?”刘禅想起郤正的话 , 就把郤正教他的话原原本本背了一遍 。他竭力装出悲伤的样子 , 但是挤不出眼泪 , 只好闭上眼睛 。司马昭看了他这个模样 , 心里早明白了一大半 , 笑着说:“这话好像是郤正说的啊!”刘禅吃惊地睁开眼睛 , 傻里傻气地望着司马昭说:“对 , 对 , 正是郤正教我的 。”司马昭不由得笑了 , 左右侍从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司马昭这才看清楚刘禅的确是个糊涂人 , 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 , 就没有想杀害他 。
刘禅也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便成了庸主的典型 , “扶不起的阿斗”成了对庸人的戏称 。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种观点认为刘禅虽然不是一个聪明有为的君主 , 也不是一个完全懦弱无能的人 , 他起码拥有中等的智慧 , 那一顶”扶不起来的阿斗”的帽子 , 实在应该给他摘掉 。理由是:
刘禅自公元223年登基 , 至公元263年降魏下台 , 称帝在位共41年 , 是在三国时期所有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 。在那种群雄割据、兵连祸结的动乱年头 , 能执政这么久 , 没有相当的才智是不行的 。有人把刘禅安稳地做皇帝归因于诸葛亮的辅佐 。其实 , 诸葛亮死于公元234年 , 他死后 , 刘禅还做了29年的皇帝 , 很难说成是全凭诸葛亮的辅佐之功的 。
《三国志》记载 , 刘备给刘禅的遗诏中有这么一段话:“射君到 , 说丞相叹卿智量 , 甚大增修 , 过于所望 , 审能如此 , 吾复何忧?勉之 , 勉之 。”射君是谁已不可考 , 但这段话的意思很明白:诸葛亮对射君称赞刘禅的智慧 , 射君又将这赞辞告诉了刘备 , 刘备很高兴予以勉励 。诸葛亮当不会是阿谀奉承之人 , 刘备也颇有知人之明 , 由此可见刘禅非鲁钝之人 。
- 袁世凯轶事:因为段祺瑞一句话避免了被免职
- 史上最无辜的皇帝:汉质帝刘缵因一句话被杀害
- 刘备、刘禅的名字中暗藏玄机竟预言蜀国的灭亡
- 蒙古人中也有“智将”,从没屠过城,忽必烈对其有过一句感叹 伯颜历史之最
- 曹操为何要杀华佗只因老爷子说错了一句话
- 三国刘禅与诸葛亮:不是父子竟胜似父子
- 揭刘伯温的死因:刘伯温因一句话引发血案
- 同是亡国投降之君为什么说刘禅比李煜聪明
- 揭密:赵子龙救阿斗杀糜夫人的真实内幕
- 勾践和刘禅有什么联系孙尚香刘禅是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