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 牛角


牛角 牛角

文章插图
牛角(牛角)【牛角 牛角】牛角 , 汉语辞彙 , 汉语拼音为niú jiǎo  , 指的是牛亚科动物的角 。如: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见一野夫 , 短褐单衣 , 破笠赤脚 , 放牛于山下 。此人叩牛角而歌 , 管仲在车上 , 察其人不凡 , 使人以酒食劳之 。”
《本草纲目》载:“牛角 , 酸鹹、清凉、无毒” 。
基本介绍药品名称:牛角
主要适用症:用于血热妄行的吐血 , 衄血 , 痈疮疖肿
用法用量:内服:5-15克锉为细粉或磨汁服 。或入丸散剂
性味归经:苦、鹹 , 寒 。心、肝、胃三经
功效:清凉止血 , 清热解毒
来源:黄牛的角
词语【词目】牛角【拼音】niú jiǎo【释义】牛的角 。亦指牛角号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是日 , 管仲军出南门 , 约行三十余里至峱山 , 见一野夫 , 短褐单衣 , 破笠赤脚 , 放牛于山下 。此人叩牛角而歌 , 管仲在车上 , 察其人不凡 , 使人以酒食劳之 。”中药名称药名:牛角
牛角 牛角

文章插图
中药主治:用于血热妄行的吐血 , 衄血 , 痈疮疖肿 。性味归经:苦、鹹 , 寒 。心、肝、胃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5-15克锉为细粉或磨汁服 。或入丸散剂 。拉丁名:黄牛 Bostaurus domesticus Gmelin考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性质主要化学成分一、甾醇类;二、胺基酸:含丙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胱氨酸、亮氨酸、脯氨酸、酪氨酸、组氨酸、缬氨酸;三、肽类:硷性肽类水解 , 两者都产生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等;四、胍基衍生物;五、蛋白质;民族乐器牛角 , 是瑶、彝、苗、景颇、纳西、怒、傣、布依、土家、仡佬、黎、汉等族的唇振气鸣乐器 。流行于桂、黔、滇、川、湘、粤、海南等省区 , 尤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和贵州省黔南、黔东南等地最为盛行 。牛角历史历史久远 , 其起源于原始狩猎的巫觋等活动有密切关係 。在我国的陕西、河南、山东等地 , 曾有新石器时代所用的陶製角出土 。陕西省华县井家堡出土的一支陶角 , 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 其形与牛角相似 , 全长42厘米、吹口内径1.8厘米、喇叭口内径7.4厘米~7.6厘米 , 管壁厚0.8厘米~1厘米 。这支陶角虽吹口较细 , 但仍能吹出音响 , 音量还较大 。当牛角等兽角普遍使用之后 , 方有这种陶角的产生 。在史前及夏商时期 , 无论牛角还是陶角 , 均作为信号器具使用 。秦汉时期 , 角已在军中仪仗和鼓吹乐中使用 , 除动物的天然角以外 , 还出现了用竹、木、皮革、铜等材料製成的角 。从《汉代鼓吹乐队图》中可以看出 , 汉代所用的角很大 , 已不是牛角等天然的角 , 而是人工製作的角了 。古代的角 , 先在少数民族中使用 , 与牧业、狩猎生活关係密切 。东晋徐广《车服仪制》中有:“角 , 前世书记所不载 , 或云本出羌胡 , 吹以惊中国马 , 或云本出吴越 。”(引自《北堂书抄》) 。《通典》也有:“角 , 书记所不载 , 马融又云出吴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