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曹操为什么会感叹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三 )


少康积极谋划复国 。他首先和逃亡在有鬲氏(今山东德州)的夏臣伯靡建立联系,收抚斟灌氏、斟鄩氏逃散的族人,不断壮大自己的队伍 。然后,派女艾(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间谍)打入浇处打探军情,挑拨离间;再派自己的儿子杼(少康的继承人,甲的发明人)诱杀戏等,总之,面对敌强我弱的不利态势,少康使用了多种诡诈手段,剪除了寒浞的羽翼 。最后,少康看到力量的天平已经向自己一方倾斜后,便趁热打铁,让伯靡兴兵讨伐寒浞 。做了四十年中国“伪主”(儒家认为寒浞得天下不正,姑且以此称之)的寒浞此时垂垂老矣,该为自己做过的事还债了 。
老的连自杀的力气都不够的寒浞,被绑到伯靡面前 。伯靡历数寒浞的各种罪状,将他凌迟处死 。至此,少康扫平了复兴夏朝统治的障碍,建都纶邑 。
少康虽然出身显贵,却自幼历尽苦难,复国后勤于政事,讲究信用 。在他的治理下,天下安定,文化大盛,各部落都拥戴他,夏朝再度兴盛,史称“少康中兴” 。他的儿子杼也是牛人,继位之后,怀着对东夷的仇恨积极对外扩张,加速了夷夏民族融合,使夏朝国势进入鼎盛期 。
一直忘记说,少康(杜康)先生造酒的事 。据说,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 。翻成白话是说,杜康将未吃完的剩饭,放置在桑树洞里,剩饭在洞中发酵后,有芳香的气味飘出 。这让杜康脑洞大开,发现了酒,并在此基础上,杜康不断改进酿酒之法,终成一代酒仙 。
其实,如果将酒的专利权都让渡给少康(杜康)的话,恐怕有人会从坟墓里跳出来,把他带走 。因为有一位仪狄女士早就开展了此项科研攻关,她是少康爷爷的爷爷大禹时代的人,首先制作出了酒醪,也就是现在人们说的醪糟、米酒,由糯米经过发酵而成,醪糟儿洁白细腻,稠状的糟糊可当主食,上面的清亮汁液颇近于酒,性温软,其味甜,有后劲,至今南方很多地方都有酿制 。刚才介绍的少康放在空桑里的酒其实就是这种米酒 。仪狄的发明搞出来后,进献给大禹品尝,希望借助名人效应,大行其道 。没想到,大禹尝后,觉得非常好喝,但是,他认为正是因为这个东西太好喝了,后世一定会有人沉迷于此,喝酒误事,前面说的羲和不就是因此获罪的吗?于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大禹主动远离了仪狄 。
少康似乎对先祖的轶闻不太在乎,在仪狄酒醪的基础上,又发明了秫酒,一种用黏高粱造的酒,也就是高粱酒,度数比酒醪高多了 。因此,我们可以说“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 。当然,由于古代信史缺乏,很多器物的真实发明人又往往名气不大,没人记得,只好归功于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人,少康也就幸运地成为秫酒的发明人 。
对于曹操来说,他不是史学家,也不想搞清楚到底少康在发明秫酒中发挥了多大作用 。他只是想借少康这位多难兴邦的君主来为自己增光,表露自己拯救天下的良苦用心,又怕别人说自己野心太大,故此一语双关地用杜康酒来遮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