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大发现第13篇:郑和下西洋—中国大航海时代,比哥伦布早87年 中国之最大的山简图( 二 )


郑和船队后到过苏门答腊、满刺加、锡兰、古里等国家 。在古里赐其王国王诰命银印,并起建碑亭,立石碑“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 。
永乐五年(1407年)夏,西北信风起,船队顺风返航 。同年10月13日,郑和率船队回国,押陈祖义等献上,陈祖义等被问斩;施进卿被封为旧港宣慰使;旧港擒贼有功将士获赏 。
(二)第二次下西洋
郑和回国后,立即进行第二次远航准备,这次远航的主要是送外国使节回国,规模较小 。郑和船队在永乐五年(1407年)奉命出发,并在1408年初开航,访问了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暹罗(今泰国)、爪哇和苏门答剌北部,然后再一次驶往印度洋,以柯枝(今印度西南岸柯钦一带)和古里(今印度南部喀拉拉邦卡利卡特)为目的地 。明朝使节正式册封古里王,并在古里刻石立碑以纪念这一盛事 。这次的回国途中有一部分船队访问了暹罗和爪哇 。
永乐七年(1409年)夏,郑和船队还朝 。
(三)第三次下西洋
永乐七年(1409年)10月,明成祖命正使太监郑和、副使王景弘、候显率领官兵二万七千余人,驾驶海舶四十八艘,从太仓刘家港启航,敕使占城、宾童龙、真腊、暹罗、假里马丁、交阑山、爪哇、重迦罗、吉里闷地、古里、满剌加、彭亨、东西竺、龙牙迦邈、淡洋、苏门答剌、花面、龙涎屿、翠兰屿、阿鲁、锡兰、小葛兰、柯枝、榜葛剌、卜剌哇、竹步、木骨都束、苏禄等国 。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 。
满剌加当时是暹罗属地,正使郑和奉成祖命招敕,赐给当地酋长双台银印,冠带袍服,树碑并建立满剌加国,暹罗自此不敢侵扰满剌加 。满剌加国王感念明朝的帮助,后曾于永乐十三年(1415年)亲赴明帝国朝觐 。满剌加九洲山盛产沉香,黄熟香;太监郑和等差官兵入山采香,得直径八九尺,长八九丈的标本6株 。
郑和访问锡兰山国时,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被郑和觉察,离开锡兰山前往他国 。回程时再次访问锡兰山国,亚烈苦奈儿诱骗郑和到国中,发兵五万围攻郑和船队,又伐木阻断郑和归路 。郑和趁敌军倾巢而出,国中空虚,带领随从二千官兵,趁夜突袭亚烈苦奈儿王城,破城而入,生擒亚烈苦奈儿并家属 。在锡兰山国,郑和等曾赍捧诏敕金银供器等到寺庙布施,并建立《布施锡兰山佛寺碑》 。此碑现存于科伦坡博物馆 。
永乐九年(1411年)六月,郑和船队还朝 。明成祖赦免了亚烈苦奈儿,下诏另择贤君,进一步提高了明帝国在东南亚的威信 。对于下西洋将士,成祖下令在太仓宴请犒劳 。
(四)第四次下西洋
永乐十年(1412年)11月,明成祖命正使太监郑和,副使王景弘等奉命统军二万七千余人,驾海舶四十(马欢记为“宝船六十三号”),出使满剌加,爪哇,占城,苏门答剌,柯枝,古里,南渤里,彭亨,吉兰丹,加异勒,勿鲁谟斯,比剌,溜山,孙剌等国 。[29] 船队于永乐十一年(1413年)出发,使团中包括官员868人,兵26800人,指挥93人,都指挥2人,书手140人,百户430人,户部郎中1人,阴阳官1人,教谕1人,舍人2人,医官医士180人,正使太监7人,监丞5人,少监10人,内官内使53人其中包括翻译官马欢,陕西西安羊市大街清真寺掌教哈三,指挥唐敬、王衡、林子宣、胡俊、哈同等 。
郑和先到占城,奉帝命赐占城王冠带 。到苏门答剌时,苏干剌刚刚弑君篡位,明朝方面认为他是“伪王”,他则恼怒明廷不赏赐自己,遂率大军截杀郑和船队 。郑和率明军以及当地部队奋战并获胜,追击到喃渤利国,生擒了苏干剌 。船队还曾在三宝垄休整一个月,期间郑和、费信常在当地华人回教堂祈祷 。郑和命哈芝黄达京掌管占婆华人回教徒 。此后,船队首次绕过阿拉伯半岛,航行东非麻林迪(肯尼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