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时期,我国农耕区的发展与变化 原始农耕的中国之最( 二 )


后人曾说“汉承秦制”,这一种继承不仅仅是政治制度和官僚体制上的继承,它涉及到一个王朝的方方面面,这其中就包括农业发展一类的制度 。
夏商周时期,我国农业发展主要集中在黄河下游和长江流域的部分地区,然而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不断改造使得农业耕种的区域不断扩大,最直观的一种体现就是农耕区的向北扩张,与北方的匈奴出现了接壤 。
汉朝时期我国的农业发展进入到了一个稳定且扩张的时代,农耕文明与北方的游牧文明开始发生冲突,这一种冲突建立在土地的争夺上,更是建立在农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 。
早期的西北地区与河套地区基本都是以畜牧业为主,因为那里的自然水资源并不发达,所以可以耕种的土地并不多 。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再加上朝廷不断向外扩张农业生产区域,使得西北地区与河套地区慢慢出现了大量的农耕区 。
两汉时期,中原文明不断在西北地区扩张农业区域、兴修水利工程,人口不断向北方迁徙也导致了与游牧民族发生争斗,但在争斗之中我国北方的农耕区、农业系统逐渐被建立了起来,到最后甚至形成了农业生产基地 。
秦朝之时始皇帝将百越之地纳入了中原政权的统治范围,汉朝时期刘邦等多位皇帝以怀柔的手段控制了百越之地,使得此地的农业生产也在不断提高 。
长江流域本就有着自身的优势所在,再加上统治者的重视和经济投入,使得农耕区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慢慢发展成为了新的南方农业基地 。
东南地区虽然丘陵、山地居多,但汉朝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所以选择了合适的农作物在当地推广,东南农耕区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
汉朝之后我国进入到了几百年的乱世之中,魏蜀吴三国鼎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乱世,各大割据政权为了争夺地盘、利益不断发动战争 。
相比较而言,长江以南的的确政治环境相对稳定,所以这一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向南部迁徙,使得南方的农业发展获得了充足的劳动了,于乱世中得到了提升 。
北方大地因一直处于战乱核心地带,再加上人口的不断流失,以至于农业发展不仅没有提高反而还有所下降,这一情况直至天下大定后才得以改变 。
三、唐朝时期我国农业的变化隋文帝杨坚统一了中原大地,结束了持续几百年之久的战争,隋朝与秦朝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两者都是二世而亡诸多优越的制度都没能体现,唐朝则完美地继承了隋朝的诸多制度,并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潮期 。
隋朝时期,隋炀帝杨广修建了隋唐大运河,这一条运河的出现直接改变了南北经济的割据 。以往我国中原政权的中心基本都在长安一带,可隋唐大运河的出现使得经济重心南移,同时农耕区也在不断向辽东之地扩展 。
以南方为例,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并带去了诸多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为南方农业的发展、扩张提供了大量的便 。与此同时,炼铁技术在唐朝也有所提高,农业生产工具再一次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
相比较而言,长江水域的水流量要远远大于黄河流域,所以此地的水利设施也比较多并且分布在各个区域,南方农耕区可以说是天时、地理与人和都具备,农耕区的不断拓展也在情理之中 。
这一时期的长江以南地区,再也不似先秦时期的落后,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经济的提升,使得我国南方地区成为了朝廷财政重要的收入来源,甚至于南方的粮食也可以通过隋唐大运河北上,成为幽州之地的粮草来源地 。
唐朝时期,西南地区实行的是均田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带动了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