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丨G219西藏段:那些可爱的人那些可敬的事 世界之最作者

从G219国道西藏段最北端开始,“国道之行从雪山奔向大海”西藏段小分队一行4人,开始了一段记录感动和美好的旅程 。
从海拔5000多米风雪交加的“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到海拔2000多米的林芝原始森林,我们“享受”着高寒缺氧、蚂蟥横行,感受着一众受访者的精彩人生,稿件之外的一个个小细节让我们体会到他们的辛苦和感动,感受到他们的辛酸和幸福 。


视频采访人员:采访人员:费茂华、晋美多吉、杨植森、邵泽东
阿里暗夜公园听敲狼头的故事
今年36岁的尤显龙是阿里天文台老员工之一 。他的主要工作是和7名同事一起,维护和保障天文台设备的运行,从2006年选址工作开始,他就参与其中 。
尤显龙在阿里天文台打开望远镜穹顶凝望远方(5月24日摄) 。新华社采访人员 晋美多吉 摄
天文台选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能延续10年、20年,其间都是数据积累的阶段 。一顶帐篷,简单的炊具,还有各种观测设备,往往就是选址的几个月时间里尤显龙的全部家当 。他说,最苦的时候,曾经几个月只能通过化冰取水泡方便面吃,以至于方便面一吃就知道是什么牌子 。半夜闻着剩饭的味道,狼来扒帐篷,尤显龙左手拿着手电筒,右手拿着铁锹敲打伸进帐篷里的狼头 。
尤显龙在阿里天文台凝望远方(5月24日摄) 。新华社采访人员 晋美多吉 摄
经过10多年的建设,如今阿里天文台已成为北半球最佳天文观测站之一,一个融科研、科普为一体、世界一流的“高高原”特色天文科研、科普基地正在建成 。如同自己的孩子,尤显龙对阿里天文台的一草一木都了然于胸,满心期待“孩子”长大 。
仁增旺扎和“他的城”
75岁的国宝守护者仁增旺扎,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艰难地行走在皮央石窟群陡峭的土坯台阶上 。在他的眼里,这座石窟建成的城就像自己的家一样 。我们到达皮央石窟的当天中午,游客很多 。仁增旺扎的儿媳送来了午餐:一块饼子、一碗酸奶 。坐在石窟门口的凳子上,发现我们还没吃饭,老人掰下半块饼子递给我们 。
仁增旺扎老人在石窟旁的空地上吃午饭(5月26日摄) 。新华社采访人员 晋美多吉 摄
二十年来,仁增旺扎都在重复着同一件事:离开家15分钟,登上皮央石窟,巡查三四个还留存有壁画的石窟,打扫卫生,开门、锁门,给来往的信教群众和游客讲解石窟上的壁画,讲述石窟的历史故事,检查洞窟是否有渗水、坍塌等险情 。这么枯燥的事情仁增旺扎一做就是二十年 。
仁增旺扎老人查看壁画(5月26日摄) 。新华社采访人员 晋美多吉 摄
做一次简单,可是要连续不断、一年365天一天不断地坚持做,那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 。因为有了仁增旺扎和他同事的坚守,皮央遗址才能至今仍留下这么精美的壁画 。任何小事做到极致,就是伟大 。
洛桑占堆的五代房
在扎西岗乡典角村,洛桑占堆跟采访人员细数着自己住过的五代房,每一代房都是一段青春回忆,每一代房都是生活质量的飞跃 。“我这腿脚上下楼还是太麻烦了 。”洛桑占堆的孙子当下住在典角村的第五代房里,但洛桑占堆还是喜欢住在屋前有草地、不用上楼梯的第三代的老房子里 。
洛桑占堆在“三代房”前的草地上回忆当年的场景(5月28日摄) 。新华社采访人员 晋美多吉 摄
洛桑占堆从典角村“三代房”旁的水井打水回家(5月28日摄) 。新华社采访人员 晋美多吉 摄
典角村的五代房最早是被新华社挖掘发现的,并一直是新华社关注的新闻题材 。在新华社稿件播发之后,典角村的五代房成了媒体的焦点,是西藏跨越式发展的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