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印度女子教育为“新鲜事”的环境下,塞兰坡差会建立的女子学校 吉尼斯记录印度学校( 二 )


1830年以后,不少政务官员以及印度当地的有识之士和富人们也加入传教士们的行列,开始举办女好学校 。此后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差会在印度女子教育中越来越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
根据赖德烈的介绍,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印度基督徒女性的识字率是非基督教女性识字率的十倍,而前者主要是在差会学校接受教育 。其次,塞兰坡差会与加尔各答教科书学会开展了密切的合作 。
1817年,加尔各答教科书学会成立,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比浸礼会传教士的书本更加简易、精简和便宜的教科书,但浸礼会的影响却显而易见 。在学会最初五位教材编委中,有四位是浸礼会传教士,其中三位是塞兰坡差会的传教士 。
他们分别是约翰·马士曼、菲利克斯.凯瑞、约翰·马可以及浸礼会加尔各答差会的威廉·耶茨 。菲利克斯·凯瑞的主要贡献包括,编写解剖学和运动学的教材、翻译出版了孟加拉语版的班扬的名著《天路历程》以及詹姆斯·弥尔的《英属印度史》等 。
约翰·马士曼延续了菲利克斯的事业,编写了孟加拉和印度史 。约翰马可编撰了第一本化学教科书,其著作《化学精要》首次采用孟加拉语介绍了化学学科的专业术语 。
最后,塞兰坡差会的教育实践引起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教育的重视 。在1813年之前,塞兰坡差会与东印度公司之间主要是非正式的关系与交往 。由于东印度公司对于传教士的警惕甚至是敌对的态度,两者之间很难开展教育类的合作 。东印度公司基本采取的是宗教“中立”政策和教育的愚民态度 。
不过,在先进人士和传教士的共同努力下,英国政府要求东印度公司开始履行一定的惠民和教育的责任 。这一点在1813年特许状法案颁布后逐渐显现出来 。1813年的特许状法案除了允许传教士进入印度以外,特别增加要求东印度公司改善印度教育状况的条款 。
根据法案(Section XII):“印度总督从每年的公司盈...每年斥资10万卢比用于复兴和提升印度的文学,鼓励印度有识之士,并将科学的知识介绍给印度的民众 。这是合法的 。”在与塞兰坡差会就教育领域的合作而言,黑斯廷斯总督与塞兰坡差会的关系最为紧密 。上述的教育活动(包括塞兰坡学院的建设)基本上都是在黑斯廷斯治下进行的 。
当然,在黑斯廷斯任职期间,塞兰坡三杰并非是唯一的参与基础教育实践的传教士 。1814年,在孟加拉政府的支持下,伦敦会罗伯特·梅在金苏拉开始建立学校 。1816年,斯图尔特上尉在柏德旺开办学校,后被圣公会接手管理 。
不过,1835年以前,各传道会在印度的差会与殖民政府在教育领域的活动还是相对分离的 。为此,塞兰坡差会的教育实践对印度教育的贡献集中在此之前 。
首先,塞兰坡传教士是最早在印度开展教育事工的传教士,其规模是所有差会中最大的,无论是伦敦会还是圣公会当时的学生人数都极为有限 。
其次,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学内容也不仅限于3R和基本的宗教知识,而塞兰坡差会的教学内容要更为丰富,其中包含不少实用的知识 。
第三,塞兰坡差会引领了教科书的书写、印刷和流通 。除了塞兰坡差会以外,当时很少有机构能够编辑出版教科书 。最后,塞兰坡差会最早开始兼顾欧洲教育模式和印度本土的教学模式 。为此,在基础教育领域,塞兰坡传教士可以说是起到引领和模范的作用 。为此,可以说他们是“印度本地人教育福祉的先父和奠基人” 。
【视印度女子教育为“新鲜事”的环境下,塞兰坡差会建立的女子学校 吉尼斯记录印度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