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济南担当乾坤第一圈傲然上路 砌墙世界吉尼斯记录

“乾坤第一圈”气势恢宏 。(本版照片均由本报采访人员崔健摄)
“乾坤第一圈”被运出伊莱特厂区 。
行驶在经十东路上的“乾坤第一圈”(本版照片均由本报采访人员崔健摄)
下料重250吨,经过“千锤百炼”制成成品,直径为15.673米,远超其他企业能承受的直径10米的极限……8月5日,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在济南市章丘区诞生 。
当天上午,该环轧钢环下线起运,济南各媒体争相直播和多媒体推送,一下子引爆了网络,成为刷屏的“网红” 。众多网友对这一“大国重器”给予高度关注和频繁点赞,并亲切地称之为“乾坤第一圈” 。作为中国第四代核电用的超级无缝锻环,“乾坤第一圈”雄伟粗壮,震撼人心,独家锻造技术登顶世界之巅,让人感叹济南高端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藏龙卧虎”的技术江湖,驶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
“乾坤第一圈”是干啥的?
8月5日上午,“乾坤第一圈”在伊莱特厂区装车后,驶上经十东路 。在交警等部门的协助下,运输车辆在交通管制下占据半幅道路傲然前行 。那么,这个“大家伙”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它的出现聚集了哪些“黑科技”?采访人员就此采访了伊莱特相关负责人 。
据介绍,“乾坤第一圈”的学名叫核电支承环,是用于我国第四代核电机组上的巨型锻件,主要起到支承、保护的作用,将承担起7000吨的重量!由于是核电部件,一旦安装,在整个核电机组的服役周期内将无法更换,因此,它也代表了核电锻件的最高技术水准 。
刷屏的网红“乾坤第一圈”,靠的可不仅仅是颜值,其内涵也非常“硬核” 。
首先,“乾坤第一圈”的DNA就和普通产品不一样,制造这个“乾坤第一圈”的原材料“配方”涉及20多种不同的化学元素,其中多个化学元素含量百分比要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
其次,“乾坤第一圈”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体成形,直径超15.6米,在近50米周长的圈体上,通体光滑平整,没有一道焊缝 。很多网友非常好奇,为什么一定要一体成形而不在现场焊接?确实,同类产品在国外都是做成6-8瓣弧形部件,然后拼焊在一起,但这些焊缝也会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核电产品对安全性要求极高,如果能制造出一体成形没有焊缝的部件,对核电站的安全性是一个重大的加分项 。所以,伊莱特技术团队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焊接问题,而是坚持一体成形,这也加大了“乾坤第一圈”的制造难度 。
第三,“乾坤第一圈”的后期锻造过程技术含量颇高 。当初下料的时候,“乾坤第一圈”用了250吨钢材,在此后的锻造过程中,各种杂质被清除,最后制成成品 。业内专家称,“乾坤第一圈”通过锻造要解决的不仅仅是看得见的“外形”,还有看不见的内部“性能”,这就要靠“热处理”来实现 。所谓热处理,就是把工件在特定时间内升温多少度、保温多少度、降温多少度,以调整金属内部结晶形态的过程 。如果温度和时间失控,就可能导致工件内部晶粒粗大,产品性能下降,无法满足工程技术要求,导致整个项目前功尽弃 。这其中一系列不可对外人透露的“黑科技”,是伊莱特产品能独步全球的最大底气 。
概括起来,“乾坤第一圈”不仅要长得帅,还要身体素质过硬 。毕竟是用在核电项目上,不可能三天两头地拉出来“打打点滴” 。目前,伊莱特是世界上唯一能制造出如此大直径无缝锻环且保证其内部性能满足核电项目技术要求的企业 。“黑科技”背后的故事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能独占半幅道路傲然前行的“乾坤第一圈”,看起来很是威风,但在其背后却是伊莱特技术团队多年的艰苦奋斗、科研攻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