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七旬建军队杀外敌!斥李鸿章误天下苍生!

左宗棠一生疾恶如仇,他以救世安民为夙愿,施展才华,挽狂澜于既倒;他外争国权,拼死抗争,为后世留下了千古传颂的美名 。
一、杰出的军政才能
左宗棠天资聪颖,饱读诗书,受到了良好的封建传统教育 。又生性豪爽,中举后三次进京赶考,都落地而回,千脆绝了科举人仕之心,放下八股经书,潜心研读起天文地理、兵法战策和经世致用的学问 。
他生活的时代,是中国最贫弱、黑暗的时代,外辱频至,内患丛生,腐败成风,民怨沸腾 。他预见到天将大乱,决心效法古代先贤,以救世安民为平生夙愿 。然而身处乱世的他,怀才不遇,也只有“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了,常自比诸葛孔明,广交志同道合朋友,以待天时 。
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滚滚风雷震撼着清王朝的统治,左宗棠决心为自己的命运和前途一搏 。1852年,太平军进抵长沙城下 。新任湖南巡抚张亮基早就听说了左宗棠的才学与名声,特意派专人到湘阴招左宗棠出山相助 。十月初,左宗棠随张亮基进入被太平军包围的省城长沙,张亮基“一以兵事任之”,让左宗棠全权负责防守事宜 。他不负所托,周密调度兵力,组织实施有效的防御,使太平军无隙可乘,只好于十一月底撤围北走 。
这是左宗棠第一次正式展露才学,赢得了众人的一致称赞,更为他以后的大展宏图奠定了基础 。
太平军北上后,清政府调张亮基署(代理)湖广总督,左宗棠也跟随张亮基赴任 。半年后,张调任山东巡抚,左宗棠辞归湘阴 。到了1854年初,太平军势力再次进入湖南境内,左宗棠在湖南巡抚骆秉章的一再邀请下,第二次出山担任幕僚(高参) 。由于他在前次出山时的才学,得以全权主持幕府工作,成为骆秉章的重要助手 。在这期间,左宗棠不仅积极协助筹划军事,还为曾国藩的湘军建造战船,接济粮晌,提供后勤保障 。当时湖南税收混乱,民间负担很重,军晌难于保障 。1857年,左宗棠根据自己考察的实际情况,建议不要漫天征收,而要规定军需、税收限额,减少漕粮征收额,被采纳后收入反而增加 。此外,他还积极参加在湖南创办厘金局,每年可得厘金百万两左右 。这些措施,充实了湖南的饱源,为新建的湘军打了一剂强心针 。
左宗棠在湖南显露出的才干使他名噪一时,一些高级官员竞相举荐,引起了咸丰皇帝的注意 。1860年夏,清政府根据曾国藩、胡林翼的荐举,给予左宗棠四品卿衔(副部级),让他襄办两江总督曾国藩军务 。曾国藩要他回湖南募勇,他以长沙为落脚点派人四出募兵,网罗人才 。七月下旬,共建成四营(每营五百人),四总哨(每总哨三百二十人),另以精壮二百人为亲兵 。同时收集原“老湘营”旧部一千四百人,加上火勇、长夫,总计五千八百人,号称“楚军” 。
自此,左宗棠有了自己的队伍,他以自己出色的才能,率这支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不断的征战中兵员越来越多,官职也越来越高,终于成为清政府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成为中兴名臣 。
二、洋务先锋
1866年春,左宗棠由广东回到福州 。当时,太平天国已被剿灭,清政府的注意力又转到了如何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方面 。面对外国的船坚炮利,清政府准备从国外购雇轮船,但左宗棠却主张“雇不如买,买不如自造” 。为此,他特意上疏朝廷,阐明了自己加强海防的主张:“我认为要切实的加强海防,必须整顿水师,而要提高水师的战斗力,只有自行设局监造轮船才是可行之策 。”在“强权就是公理”的时代,落后必然挨打 。左宗棠为此形象地比喻说:“现在我们与西方各国都在海上争斗,而他们依仗船坚炮利有所挟制,我们却一无所有 。这就好像大家一起过河,人家划船而我们只有破木筏;又好比大家一起骑马,人家骑的是高头骏马,而我们骑的是驴,怎么能比得过呢?”向外国租赁和购买船舰虽可解燃眉之急,但把自己的海防计划附着于外国军火商身上,终非长远之策 。因此,他建议创办自己的现代造船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