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罗汉:指一切的漏尽者,包括诸佛、独觉佛及阿拉汉弟子

阿罗汉梵语arhat,巴利语arahant 。又作阿卢汉、阿罗诃、阿啰呵、阿黎呵、遏啰曷帝 。略称罗汉、啰呵 。意译应、应供、应真、杀贼、不生、无生、无学、真人 。
阿罗汉为声闻四果之一,如来十号之一 。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 。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中最高果位 。
Arhat]∶梵语的音译,即得道者、圣者的意思 。南传上座部佛教所理想的最高果位,佛果;也是对断绝了一切嗜好情欲、解脱了烦恼、受人崇拜敬仰的圣人的一种称呼 。又叫罗汉 。
【阿罗汉:指一切的漏尽者,包括诸佛、独觉佛及阿拉汉弟子】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梵音译(Arhat) 。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 。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 。是伟大的佛陀得法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 。
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杀贼) 。已了脱生死,证入涅槃(无生) 。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应供) 。于寿命未尽前,仍住世间梵行少欲,戒德清净,随缘教化度众 。
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 。--宋.沈括《梦溪笔谈》
阿罗汉按巴利语应翻译为“阿拉汉” 。
“阿拉汉”是对佛陀的尊称,也可以指一切的漏尽者(khinàsava,断尽烦恼者),包括诸佛、独觉佛及阿拉汉弟子 。
“阿拉汉”有五种含义:
1.以已远离一切烦恼故为阿拉汉;
2.以已杀烦恼敌故为阿拉汉;
3.以已破轮回之辐故为阿拉汉;
4.以有资格受资具等供养故为阿拉汉;
5.以对恶行已无隐秘故故为阿拉汉 。(Pr.A.1 Vm.1.125-130)
依巴利论藏(阿毗达摩藏)所说,在“阿拉汉道心”,永断五上分结,已断的五下分结与五上分结,永不再卷土重来 。
阿拉汉───「阿拉汉」意为杀敌,即杀死烦恼之意 。是否要积极地帮助别人决定于阿拉汉自己的意愿 。大多数阿拉汉都很积极地帮助别人,如沙利补答(舍利弗)尊者、马哈摩嘎喇那(大目犍连)尊者 。有些阿拉汉则独自住在森林里,没有积极地帮助别人,如安雅衮丹雅(憍陈如)尊者 。然而,即使是不积极帮助别人的阿拉汉也还是带给别人很大的利益:当他们托钵时,供养食物给他们的施主获得非常殊胜的功德 。即使像安雅衮丹雅尊者住在森林时并不外出托钵,但是供养他食物的大象与天神都因而得到很殊胜的功德 。
在佛陀的圣弟子当中,阿拉汉是最高的阶位 。我们所皈依的三宝之一就是佛陀的圣僧团 。圣僧团由四对或八种出家圣众所组成(即所谓四双八辈);换句话说就是达到四道与四果的四类圣者 。这四类圣者就是入流、一来、不来、阿拉汉 。如果将圣道与圣果分开来说时,这四类就分成八种 。佛陀开示说这四类或八种圣者是世间的无上福田;而阿拉汉果圣者正是他们当中最高的一种 。即使只是对阿拉汉表达恭敬或赞叹都已经得到很大的利益 。因此,就算阿拉汉没有积极地帮助别人,自然也已经在利益世间的众生了;积极帮助别人的阿拉汉就更不用说了 。
巴利圣典中有许多部经是如沙利补答尊者所开示的,如《大象迹喻经》 。有时在他的一次开示当中,成千上百位听众证悟圣果 。他教授了对禅修很重要的《无碍解道》 。当他托钵时,在每户居士家门口他先站着入灭尽定,出定后才接受食物 。正是为了使施主能获得崇高与殊胜的利益,所以他才如此做 。
马哈摩嘎喇那尊者往往会到天界去问诸天人是什么善业造成他们投生天界 。有时他到地狱去,问地狱的诸众生是什么恶业造成他们投生地狱 。如此,他了解了佛陀所说的何为生死轮回,不管投生天界还是投生地狱,都是无常苦,轮回是苦 。所以他言传身教解释佛陀所说的法,就是脱离三界的灭苦之法,使许多人明白天界不是解脱的终点而舍离诸恶,奉行众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