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会说话:详解中国古代弓箭的变迁史 吉尼斯记录弓箭初速

我国使用弓箭的历史很长,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有石箭头出土 。1963年,在山西朔县的峙峪遗址发现的一批石镞,年代最为久远 。经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该石箭头距今28900多年 。这说明我国至少在两万八千年就已经开始使用弓箭了 。
▲峙峪遗址石镞
我国目前出土的最早的弓是浙江跨湖桥遗址出土的一把漆弓,弓残长121厘米,弓身采用桑木边材制作,表面涂有生漆 。标本被送到北京大学等5个不同的权威机构分别进行碳14和热释光年代数据的科学测定,测得结果是距今8000年前 。这不但刷新了我国出土最早的弓的记录,还刷新了我国使用生漆的最早记录 。在此之前,发现最早的漆器是距今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遗址的漆碗 。而河姆渡和跨湖桥遗址间隔只有100多公里 。
▲跨湖桥遗址漆弓
可能有人会好奇,石器时代的弓箭威力究竟如何呢?1966年,在江苏沛县大墩子遗址第316号墓中,葬有一具中年男性的尸骨 。其身长为1.64m,左手握有骨匕首,在左肱骨下置有石斧 。在他的左股骨上有一枚折断的骨镞嵌入 。由此可见当时的弓箭杀伤力已经相当大了,仅仅硬度并不高的骨镞就可以穿透肌肉射进人骨 。
1953年,湖南长沙月亮山41号墓出土了一把战国时期漆弓,长157厘米 。弓身用竹子制成,中间一段由4层竹片叠合而成,外缠胶质薄片,再用蚕丝绕紧,表面涂漆 。其所用材料和结构与《考工记?弓人》记制弓需用的干、角、筋、胶、丝、漆六材吻合,且中部向内弯,说明工匠已懂得预应力的应用 。
▲长沙月亮山漆弓
2003年,在兵书宝剑峡悬棺内发现了一把2000多年前的巴人漆弓,无论工艺还是弓型和长沙出土漆弓都极为相似 。这应该是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弓型 。

▲现代复原的战国漆弓的形制
在吐鲁番洋海、苏贝希、胜金店墓地也均出土大量距今2800年前的弓箭 。这些弓箭有别于战国时期的直拉弓,均为反曲弓,而且是木胎贴角片制作而成的角弓,具有斯基泰弓风格 。
▲吐鲁番洋海墓地出土的弓箭
可见,反曲弓是从西域传入中原 。到了汉代,中国就普遍的都是反曲弓的形制了 。由于汉代本土地区大体气候湿润,弓实物出土较少 。在西域之外的其他地方,几乎没有出土过汉代角弓的实物,马王堆三号墓也只曾出土过单体直拉木弓与箭矢 。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疆尼雅出土了大量角弓,均为汉代时期,都是长梢弓 。尼雅在汉代属于精绝国故地 。可以说,至少精绝国的弓型是这个样子 。

但是与新疆、甘肃出土的实物不同的是,在汉代的壁画石刻里所描绘的弓均为小稍弓的形制 。我们可以推论,汉代中原地区,应该更加流行使用小稍弓,而非西域出土的长梢弓 。

包括马王堆出土的漆画也都是小梢弓的形制:
【文物会说话:详解中国古代弓箭的变迁史 吉尼斯记录弓箭初速】
唐代分长弓、角弓、稍弓和格弓四种 。长弓步兵用,角弓骑兵用,稍弓、格弓皇朝禁卫军用 。目前唯一出土的唐代时期的角弓,是新疆高昌故城出土的一把角弓,现存于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
军博所藏的这把高昌弓具有明显的中亚角弓风格,应该也不是唐代中原普遍使用的弓型 。唐代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中有描绘弓的样子 。
宋代《武经总要》中也有记载弓,同样也是四种,分别是:黄桦弓,黑漆弓,白桦弓和麻背弓 。
▲《武经总要》插图
▲宋代《大驾卤簿图》所绘持弓甲士
到了元代,蒙古人主要使用的是具有中亚突厥系风格的“螃蟹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