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诺奖得主米沃什,如何在新旧大陆之间寻找人类的意义? 世界之最读书

波兰诗人、作家、诺奖得主米沃什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他的一生就是20世纪的编年史,尝遍时代的辛酸与苦痛 。他的诗歌、小说和散文深刻剖析了当代世界的精神危机,坚持知识分子的道德责任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了《旧金山海湾景象》《站在人这边》《猎人的一年》等米沃什的日记和散文集,近期出版的《米沃什传》记录了他一生中遭遇的苦难 。米沃什的作品和人生经历将给予我们关于20世纪生活和幸存的多方面的启示 。6月,广西师大出版社上海贝贝特和思南文学之家邀请到了诗人、学者、《旧金山海湾景象》的译者胡桑,和作家、《上海文化》副主编张定浩,带领我们走进米沃什与20世纪 。
对经验、可能性的敞开
【读书|诺奖得主米沃什,如何在新旧大陆之间寻找人类的意义? 世界之最读书】胡桑首先介绍,20世纪七八十年代,米沃什的名声达到顶峰 。《旧金山海湾景象》是他的写作走向巅峰期的前奏 。米沃什1960年刚刚到达美国,开始流亡生涯,1969年出版这本书 。尽管米沃什主要成就是诗歌,但是他在随笔写作上也颇有建树:第一本是我们很熟悉的《被禁锢的头脑》,梳理了20世纪中期的波兰很多文人的思想的病症;第二本是《欧洲故土》,是对作为欧洲知识分子的前半生的总结 。《旧金山海湾景象》这是他第三本随笔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邀请他去做讲座,后来让他担任斯拉夫语系的教授 。他在这本散文集里,既要总结欧洲生涯的经验,又要重新开启对美国生活的思考,是承上启下的写作 。
米沃什的诗超越个人经验,有走向银河般开阔浩大的气势 。米沃什的散文篇幅简短,却擅长谈论宏大之物 。《旧金山海湾景象》里很多散文就几页 。米沃什的简洁里又有一种力量,他的力量不是通过繁琐细致来完成的,而是通过不断收回、不断质疑自我,让语言没有一个明确的终点,没有意义的负担,也不着力于金句 。他的散文意义不明确,观点不突出 。有些篇章读起来就像散文诗 。但米沃什的散文又不是散文诗,而就是随笔 。他在意义的游动、不稳定中保证了写作的开放性——对经验、可能性的敞开 。
米沃什在这本书的结尾处写道:“我写下这一切,就像盲人摸象” 。其实他不清楚写下这一切真正意味着什么,或者能带来什么样的未来 。但是美国这样的事物存在着,让他感到惊讶 。惊讶就是肉身或者主体在场的结果,这是世界给你最直接的体验 。
“我在这”:在美国被激活的欧洲经验
米沃什是欧洲之子,但他特别讨厌欧洲的民族封闭性 。他作为说着波兰语的立陶宛人,在波兰、法国都是局外人 。米沃什觉得美国没有封闭性,无论什么民族,在这里生活就是美国人 。
“他认为欧洲的资本主义保守而谨慎,传统深厚,有无数的古典资源,这些古典资源就是一种学习的教养,尤其在资本主义、消费主义虚无的生活里,能够提供对这个世界的某种批判 。”胡桑说道 。米沃什认为美国人却很铺张,花钱大手大脚,正是这种铺张才让这个世界具有活力 。但他又不完全赞美美国 。1960年代的技术发展反而让人陷入价值的虚无之中,美国充满了消费和欲望,让人无所适从 。
《旧金山海湾景象》中,米沃什处在非常复杂的心态里,一方面批评老欧洲,赞美美国;同时不能一直赞美美国,还是需要用欧洲的思想资源来批判美国 。他在肯定和否定的双重态度里思考广袤的美国 。
选择正确的词语,求问人生的意义
张定浩介绍,米沃什有一篇文章里提到词语,选择正确的词语,因为所有词语的背后代表着你对这个世界、人类思想的判断 。每个时代大部分人都被意识形态的蚕茧包围着,好的诗人会用正确的语言突破蚕茧,但是很多人一生困在蚕茧里,一生只会用这个时代教给他的流行术语思考问题,我们在日常交流中,都会用现在流行的语言,但是作为写作者就要警惕用流行的语言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