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铁头蛇


烙铁头蛇

文章插图
烙铁头蛇【烙铁头蛇】原矛头蝮(学名: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又名龟壳花[1] (学名: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为蝰科原矛头蝮属的爬行动物,俗名烙铁头、笋壳斑等、老鼠蛇和恶乌子等,是台湾六大毒蛇之一 。
龟壳花常与无毒的拟龟壳花混淆,不过拟龟壳花的头部较圆 。
中国的莽山烙铁头蛇是被誉为“蛇类王国大熊猫”的国宝级动物,因为蛇头酷似三角型的烙铁而得名 。1996年莽山烙铁头蛇被国际保护组织列入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属于国家特级保护动物 。莽山烙铁头蛇头部呈三角形,形如一块烙铁 。尾部呈白色,因此又被称为莽山白尾蛇 。莽山烙铁头蛇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目前,全球仅在湖南莽山自然保护区东部林区有发现,生存数量只有300条 。莽山烙铁头还极具观赏价值,全身色泽鲜艳,被生物界称为“蛇中熊猫” 。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烙铁头蛇
别称:龟壳花(学名: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
二名法:俗名烙铁头、笋壳班等、老鼠蛇和恶乌子等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爬虫纲
目:有鳞目
亚目:蛇亚目
科:蝰蛇科
亚科:蝰亚科
属:烙铁头蛇属
种:烙铁头蛇
分布区域:湖南、广东
数量:分布广
科学分类
烙铁头蛇

文章插图
莽山烙铁头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 爬虫纲 Reptilia目: 有鳞目 Squamata亚目: 蛇亚目 Serpentes科: 蝰蛇科 Viperidae亚科: 蝰亚科 Crotalinae属: 烙铁头蛇属 Ermia种: 烙铁头蛇物种介绍物种简介(莽山烙铁头)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 Canlor,又称龟壳花蛇 。爬行纲,有鳞目,蝰科 。一种毒蛇 。长1 m左右 。头呈长三角形,颈部细,形似烙铁;体较细长;尾纤细 。吻较窄 。有颊窝 。头背覆细鳞,眶上鳞较大,左右两眶上鳞间一横排有小鳞11~18枚;背鳞起棱,25(29、27)~25(23、27)~19(21、17)行 。体背棕灰褐色,背脊及其两侧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块,这些斑块有的地方前后连续,形成波状纵纹;腹面淡褐色,散布许多淡鸢色斑点 。毒牙为管牙,主要含血循毒 。栖息于山区,捕食鸟、鼠等 。卵生 。分布于中国南方诸省区;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及缅甸也有分布 。莽山烙铁头蛇最初被发现是在郴州莽山境内,因此也被称为莽山烙铁头蛇 。莽山烙铁头蛇的毒性比五步蛇的毒性还要大一些 。虽然被蛇咬伤后在五步内能使人死亡有些夸张,但被莽山烙铁头蛇咬伤后,如不及时採取措施,不到十分钟就足可致人丢命 。由于莽山烙铁头蛇科研价值巨大,加之数量稀少(野外生存的约500条),在黑市上,其身价已经被炒到100万元一条 。这种蛇极其懒惰 。绝大部分时间它们都会伏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即便发现有人来了,也只是不慌不忙地慢慢爬动,其速度比人散步还慢 。只有在受到很大惊吓时,它们才会迅速逃走 。莽山烙铁头蛇第一次进入人类视野是在1984年 。陈远辉介绍,当年莽山林区一名职工被毒蛇咬伤,他花了1个多月才把其体内的蛇毒清除 。经过对病人询问,他觉得这是一种还没有被人类认识的毒蛇 。他想到了莽山瑶族人崇拜的图腾“小青龙”,从此,他开始上山寻找这种神秘的毒蛇 。1989年9月,莽山林管局一名职工在保护区发现了两条成蛇和一窝奇怪的小蛇,它们都有白尾巴 。发现正是他苦苦找寻的“小青龙”,后被命名为莽山烙铁头蛇 。形态特徵体型特徵属中小型毒蛇,体躯粗短,身体颜色由黄褐色至暗褐色均有之(莽山烙铁头为绿色),背中线有一纵列不规则之黑色菱形斑块,腹部呈灰白色,其上有深褐色的斑点分布,体鳞19或21列,除最外列其余均具明显稜脊,头部较为圆钝,略呈三角形,自眼后经口角到颈侧有一深色带纹,具颊窝(loreal pit)一对,位于鼻孔与眼睛之间,此为响尾蛇亚科着名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环境中热源的变化,上颚前端具可收摺的管牙一对,比例上较龟壳花为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