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悬赏的怪虫的确可怕,但传播“新艾滋”的宣传太夸张 世界十大怪虫( 二 )


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虽然有30% , 但也没有艾滋病来得可怕 。
显微镜下的染色克氏锥虫
虽然查加斯病与艾滋病有些许相似之处 , 但两者差距可也不小 。
因此要给查加斯病强扣上“新型艾滋病”的帽子 , 未免有些言过其实的夸张成分了 。
不过也许宣传的用意正是煽动紧张气氛 , 激励大家踊跃投入抓捕行动吧 。
自从1908巴西医生卡洛斯·查加斯发现并命名这种疾病以来 , 目前已经有大概1000万人患病 。
2015年查加斯病就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约8000人的死亡 。
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农村地区虫害泛滥 , 居民卫生清洁意识薄弱 。
于是寄生于锥蝽的锥虫更是肆无忌惮地疯狂传播和攻击人类 。
这些地区自然成了查加斯病症的重灾区 。
克氏锥虫侵入人体之后通常有两个月左右的初始急性期 。
这段时间里它相对平静地潜伏在患者的血液里 , 难以察觉 。
这时患者可能出现发烧、头痛 , 或者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
但往往这些病症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普通的流感 。
而且90%的患者在出现症状后数周内会自行消退 , 因此他们大都对此置之不顾 。
患病症状之一:眼睑肿胀
然而病症的消退却恰恰可能是感染持续的表现 。
急性期还没过 , 血液中的克氏锥虫就随着体液循环在人体内环境中畅游无阻 。
一旦它们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或者心脏稍作停留 , 疾病就直接由急性期过渡为慢性期 。
大概有10%的患者会不幸地遭遇这样的情况 。
进入人体肌细胞的克氏锥虫
克氏锥虫主要寄生在心脏和消化道的肌肉中 。
它们在这些部位的过度繁殖给相应的器官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
约三分之二的慢性症状患者就因为心脏受到损坏而引发心率异常等疾病 , 存在猝死的风险 。
而大概三分之一的患者则面临消化系统的损伤而罹患巨结肠等并发症 , 同时也会加重心脏负担 。
克氏锥虫造成的心脏顶端纤维环破裂
当克氏锥虫侵袭神经系统 , 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 , 那么包括痴呆、运动障碍等一系列在神经炎作用下的疾病表现都有可能出现 。
通常克氏锥虫的“旅行目的地”并不单一 , 它们可能同时分布全身各个部位 。
因此多管齐下、逐个击破的攻击力才是其威力最强的杀手锏 。
寄生虫从肠道感染大脑的机制
尚未在我国境内发现查加斯病的疫情 , 而另一种锥虫病却已经有显现苗头了 。
2017年8月 , 福建一位刚从非洲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地旅行回来的女性持续高烧 , 还伴随有头晕、乏力等症状 。
入院就诊后发现她的血液中有锥虫的锥鞭毛体 。
血液中含有锥虫
这是锥虫大家族里能使人致病的另一位成员——布氏锥虫 。
在更早之前 , 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区的人们就开始饱受锥虫病的困扰 , 爆发过不下三次的大规模疫情 。
但在隔着整个大西洋的非洲大陆上 , 称霸的锥虫也换了个亚种 。
在那里多发的锥虫病是非洲昏睡病 , 而致病的病原体正是布氏锥虫 。
从非洲回国的福建女性就不幸把这种寄生虫携带了回来 。
幸好她在患病初期就去医院就诊 , 锥虫在血液中仍未扩散 。
通过使用苏拉明钠药物治疗后病人很快得到好转 。
这是我国内地首例发现非洲昏睡病并得到治愈的病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