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成驹: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作弊与反作弊( 二 )


但是考场安保十分严格的情况下,就算夹带如此之小的微型书,也是很容易被搜查出来 。于是作弊之人无所不用其极,有人竟将作弊文稿藏于肛门之中 。冯梦龙的《古今谭概》就曾说过这样一折故事 。说是万历年间,有个官员搜查出某个监生考试挟带作弊文稿,是用防水的油纸卷紧了,用细线绑着,藏在肛门里的 。搜查的人拉着线头把它拽了出来 。这个监生推脱说这是他之前的一个考生丢弃的 。前一个考生辩解说:“即我所掷,岂其不上不下,刚中粪门?彼亦何为高耸其臀,以待掷耶?”假如是我扔掉的,难道它能够不上不下,正好投中你的肛门?而你又为什么抬高你的屁股,来等着我投呢?监考的官员都大笑起来 。
网络配图
以上的考试作弊,都是小意思,有的古代考生高手已经用上了古代的“高科技”——“银盐变黑显影术” 。苏轼的《物类相感杂》记载:“盐卤窗纸上,烘之字显 。”所以聪明的考生把衣服的夹里密密麻麻写满字,混入考场后,点蜡烛用火一烘,文字就显现出来了 。
最绝的作弊方法,不是“高科技”显影术,而是“飞鸽传书” 。具体应用是,平时训练飞鸽传信 。大考之日夜里,家人把鸽子放进考场,考生把试题写在纸条上,让鸽子带回家 。此时,家中已请得若干写作高手,按题写好文章 。再写在纸条上让鸽子带进考场,神不知鬼不觉 。
总之,今日之作弊者,较其祖师爷也许更加“现代化”了,但万变不离其宗,变了汤还是那个碗,除了手机、耳机等电子设备外,后生们的手段几百几千年前先人们都早以用过了 。
反作弊的方法
你有计策,我有对策 。为了保证科举考试功能的正常发挥,使朝廷得到有实才的人,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也无所不用其极,采取一系列措施,防范科场作弊 。
唐代时就已经制定了各种考场规则用以防止作弊,比如唐武则天时,采取试卷糊名办法,由考生自糊姓名,不让批卷者知道 。后来则是姓名、年龄、籍贯等都要用专门的纸条密封,加盖弥封印章,防止被人拆开偷看或偷梁换柱,此法其后一直沿用 。宋朝称此法为“糊名”,元明清称“弥封”,很像现在的试卷密封 。
网络配图
由于糊名后仍可辨认笔迹,北宋中期便创用“别加誊录”之法,考生上交试卷“糊名”后,送交誊录院,由专人誊卷、专人校对,依誊卷评选,选中后再检出原卷,此方法获后世沿用不废 。但是试卷虽经誊录,考生仍可与考官约定在某处句子内暗藏关节 。比如事先约好在文章开头或是结尾第几个字写上什么字,约上好几处 。第一个字可能碰巧,其它人也用这个字,但第二个、第三个字总不会都这么巧吧 。全部符合的,就是约定人的试卷了,此招屡试不爽 。所以事实上,糊名、誊录等法只能防范一定的作弊 。
此外,为了防止“枪手”,宋朝开始推行“准考证制度”,类似于今天的准考证制度,那时的准考证叫“浮票”,上面除注明应试者姓名外,还有面形、身高、体型等特征 。考生进入考场时,监考官拿着准考证一一看过才放行,以此防止冒名替考 。
自宋太宗起则订立了“锁院制度” 。每次考试的考官分正副多人,俱为临时委派,以便互相监察 。当考官接到任命后,便要同日入住贡院,放榜之日前一直锁于考场贡院内食宿,有官兵把守断绝与外界联系,让请托者难以得逞 。如果考官要从外地到境监考,在进入本省境后也不得接见客人 。贿买若然被揭发,行贿受贿者都可能被处死;而同场的考官亦可能被牵连受罚 。此后“锁院”成为定制,延续到清朝末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