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立储制度到底是不是清朝发明的?

三皇五帝和夏商的立储制度咱们不去管它 。自从周公制礼之后,就确定了立储的基本原则:嫡长子继承制 。天子的嫡长子,就是王后或者皇后生的儿子中最年长的那个 。如果王后或者皇后没有生儿子,那咋办?那就选择庶长子,也就是其他妃嫔乃至宫女们生的儿子中最大的那个 。叫“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这个办法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操作简单,免得大家争来争去搞得兄弟们不和谐 。但是也有坏处,就是不辨贤愚长幼 。明明嫡长子还是个小孩子,没有办法治理天下,而其他儿子已经很大了,有治理天下的能力,也要选小孩子,这就容易造成大臣擅权或者外戚专政,比如东汉 。明明嫡长子是个白痴,而其他儿子有贤明的,也要选白痴,也容易造成政局动荡 。
网络配图
比如晋武帝司马炎的嫡长子司马衷是个白痴,另一个儿子齐王司马攸精明强干,晋武帝也对司马衷不太满意,比较倾向于司马攸,但是碍于制度,最后还是选了司马衷当太子,就是后来的晋惠帝 。白痴当皇帝,没办法治国,权柄自然旁落 。所以,前有外戚杨骏专权,后有皇后贾南风夺权,双方斗来斗去,引发了著名的“八王之乱”,晋惠帝也被毒死 。司马王朝的宗室内耗,极大削弱了国力,导致少数民族纷纷反叛,最后西晋也被灭掉 。可谓教训深刻 。
但是制度是由人来执行的,制度虽好,但是人嘛,总想自己当皇帝 。所以这个制度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对皇位的争夺,皇帝的兄弟子侄为了这个而手足相残的比比皆是,最著名的有唐太宗玄武门之变、明成祖靖难之役 。
这个制度跌跌撞撞地实行了两千多年,到了清朝 。本来清朝前期,由于受满洲旧俗影响,所谓“嫡庶”观念还没有形成 。因此,清朝(包括后金)前三代皇帝生前均未明确指定太子,比如清太宗皇太极不是嫡长子,也不是庶长子,清世祖顺治帝福临、清圣祖康熙帝玄烨都不是因为嫡长子身份而当的皇帝 。
康熙皇帝对中原王朝的各项制度比较有兴趣,加上他对因难产而早死的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感情很深,所以于康熙十四年(1675)下诏立刚满周岁的嫡长子胤礽为皇太子 。但是康熙在位时间太长,权力欲又旺盛,而且儿子众多 。过早地公开册立太子,就造成了康熙和太子、太子和诸皇子间的矛盾纷争 。二十来个皇子分成几派,比较大的有太子党、大阿哥党、八阿哥党,矛盾甚至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号为“九龙夺嫡”,使皇权受到了威胁,政局也因此动荡不宁 。胤礽自己也不太争气,做了一些错事,被他哥哥大阿哥胤礽打了小报告 。康熙因此对胤礽很不满意,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九月下诏废掉胤礽的太子名号 。后来,因为大阿哥、八阿哥等皇子之间都觊觎空悬的太子之位而斗得更加厉害,康熙帝于次年再立胤礽为太子,以打消他们的企图 。
网络配图
太子虽然又立了,但康熙皇帝和太子之间的矛盾又激化起来 。大臣在审理一件跟太子有关的案件时,发现有线索表明胤礽和一帮人策划逼康熙退位 。康熙皇帝知道后,气了个半死,于是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第二次废掉了胤礽的太子之位,并从此心灰意冷,再也没有公开立储 。
清世宗雍正帝胤禛经过激烈的斗争登上皇位之后,一方面残酷惩处政敌,把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圈禁起来进行折磨,并分别赐名阿其那、塞思黑;另一方面,也对之前的立储制度进行了反思 。
雍正帝反思的结果就是,废弃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公开建储制度,实行秘密立储制 。
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雍正帝在乾清宫西暖阁召见王公大臣时宣布:“目前,我的儿子们年纪都还小,建立储君的事,必须仔细慎重考虑 。这事儿现在虽然不能公开举行,但是不能不早作打算 。现在我特意将储君的名字,亲自书写、密封好了,藏在盒子里面,放到乾清宫,世祖章皇帝也就是顺治爷亲笔写的‘正大光明’那块匾额后面,那是宫中最高的地方,以防万一,各位王爷、大臣都应该知道 。”雍正帝命诸王大臣一起对这种做法进行讨论,王公大臣们都没有异议,也不敢有什么异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