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丫子”到底掰不掰?争论了这么多年,听听一线老农怎么说 玉米中国之最( 二 )


3、氮肥充足的地块玉米容易长丫子 。我们都知道玉米是一种喜氮作物,因此很多人在种植玉米时都会施过量的氮肥,但是氮肥供应充足会削弱植株的顶端优势,玉米植株就更加容易长丫子 。
4、病虫害会诱发玉米植株长丫子 。上面已经说了,植株分蘖的一大目的就是为了抵御不良环境,玉米植株的心叶是最容易遭受病虫害的部位,当玉米植株遭受病虫害后容易打破顶端优势,从而诱导玉米植株长丫子 。
可以说,种植的过稀的地块、水肥充足的地块、氮肥施用过多的地块、玉米遭受过病虫害的地块,所种植的玉米更加容易长丫子 。
那么,玉米长“丫子”了到底要不要掰?玉米“丫子”之争,到底该不该掰?很多人认为玉米丫子不用掰,并且给出了理由,但是仔细分析,这些理由根本经不起推敲 。
首先,很多推销玉米种子的人认为玉米丫子不用掰 。其实这是一种营销手段,也可以说是为了规避责任,故意说玉米丫子不影响玉米产量的提高,这样便于推销种子 。据我所知,想一些美系玉米品种种植后就更加容易长玉米丫子 。
其次,还有很多人认为玉米丫子在植株的生长后期会慢慢死掉,丫子里的营养会回流供应给主茎生长 。我们要知道玉米丫子的生长和玉米主茎的生长存在竞争关系,不仅争夺水分,更重要的是争夺养分,玉米丫子吸收的水分和养分只会供应给丫子生长,玉米丫子和主茎可以说是完全独立的个体,且根本不存在养分回流的说法,它不会将自身(丫子)得来的养分供应给另外的个体(主茎)所用,玉米丫子不是“养分中转站” 。
玉米的分蘖属于无效分蘖,绝大多数玉米丫子是不结穗的,可以说玉米丫子的生长在白白消耗养分 。根据我的种植经验,玉米丫子在生长后期虽然会自然死掉,但是在玉米籽粒的灌浆期玉米丫子仅缓慢退化,玉米丫子的存在会干扰玉米孕穗,玉米会出现穗小、籽粒少、籽粒不饱满等现象 。
有的人说玉米丫子的存在,增加了植株的光合强度 。我们都知道叶片是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唯一器官,植株的叶面积越大对应的光合作用就越强,植株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但是我们要明白,玉米丫子和主茎是独立的植物,玉米丫子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不会供主茎生长 。
有的人说玉米丫子的存在,可以增加玉米植株抗倒伏的能力 。玉米的抗倒伏能力主要和根系有关,玉米植株的根系越发达抗倒伏能力就越强,像我们在播种玉米时不要种得太浅(5~7公分为宜),同时生长期要培土,这样能诱导植株多长气生根,这样才能提高玉米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其次我们在种植玉米时不要种得太密,种得太密会导致田间通风透光性差,在遭遇大风、暴雨时玉米容易成片倒伏;此外,有的玉米在倒伏时不是从根部倒伏,而是从茎杆处倒伏,这说明玉米患了“软骨病”,也就是玉米植株缺钾,钾能提高玉米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
玉米丫子的存在虽然可以增加玉米根系的数量,对玉米植株抗倒伏有一点点帮助,但是帮助不是很大 。播种过浅、不培土、种植过密、钾肥不足才是导致玉米倒伏的主要原因,与玉米植株是否有丫子关系不大 。
有的人说,玉米丫子的存在可以增加植株的抗旱能力 。玉米是一种耐旱性比较强的植物,但是在土壤相对潮湿分土壤上,玉米的茎杆会长得更加粗壮;如果土壤过于干旱,那么玉米的生长速度就会变慢,玉米容易早衰而减产,像我们云南今年大旱,种的春玉米还在矮矮的就就已经开花结穗了,这注定玉米的产量非常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