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文化,讲好非遗故事
传统技艺《织带仔》
龙门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带仔,
在龙门县蓝田瑶族乡的方言中一语双关
——即是一种带状的装饰品,
【人文龙门多彩非遗|传统技艺《织带仔》 织带世界之最】也有带来孩子、照料孩子的意思 。
在当地瑶民的婚嫁习俗中,
带仔无比神圣 。
嫁娶之际,长辈编织的带仔装点新人,
惊艳了时光,传递着美好祝愿 。
织带仔历史
龙门瑶民居住的蓝田瑶族乡,是惠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 。相传很久以前,蓝田的土著人种火棉、苎麻,纺纱织布 。
蓝田瑶族先民利用蓝靛来染衣料 。由于当时过着游猎的生活,为方便采集蓝靛,先民把蓝靛草从山上移植到田里栽种,到处都种有这种草,一片蓝色 。特别是现在蓝田圩镇附近,更是盛产蓝靛的地方 。
有了原材料,各村寨都设有染缸,一个区域还有染房,方便人们染衣料 。蓝田妇女至今仍记得染布的方法:从地里割回蓝靛草,摊开敲裂后浸入木桶里,取汁将点好花纹的白布投入木桶,染色后,水煮脱蜡即现花纹,洗净后成蓝底白花纹布 。蓝田妇女这种用“蓝靛自染花布”的方法,在壮、苗、瑶等民族中,都是优秀的传统工艺 。
如今,心灵手巧的瑶民还能编织各类物品,传统技艺《织带仔》便是其中一项 。
图案丰富的带仔
织带仔
织带仔考验的是耐心,需要用六七十条乃至上百条丝线进行编织,另外,织带仔也讲究季节,夏天炎热,手指容易出汗,会影响带仔的质量 。因此,一般要到秋凉,才开始织带仔 。
织带仔需要好丝线 。织带仔离不了一个顺手的梭子 。制作梭子不能用刀削,只能用破碗口慢慢刮,这样细细打磨,才能使得织出的线条细腻柔和 。
织带仔是农耕社会的文化遗产 。最经典的编织方式,是用一根担杆卡在门框,把带仔的一头揽在担杆上,另一头揽在腰间,用梭子拨顺纱线织出经纬 。
织带仔的工具和材料
织带仔
带仔寓意喜庆吉祥
织好的带仔,上面有猪肚、鸡嘴、筷子、榄仔榄壳、松仁松籽等图案 。在蓝田瑶族乡的方言中,松籽和“重喜”相近,榄仔和“揽子”相近,而鸡嘴、猪肚则是农耕生活的象征 。
带仔常用于婚嫁,取“带来孩子”的好意头 。而待到小孩出生后,妇女用宽的带仔背孩子,而窄带则一般缝入衣服当作花边装饰,精美的带仔越多越好 。
瑶族老人会把织好的带仔放进一个红色塑料袋,计划给孙子们一人准备两条带仔,结婚的时候用 。这是瑶族老人对子孙们最厚重的爱意,也是对传统最虔诚的传承 。
传统技艺《织带仔》传承人
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传统技艺《织带仔》始于清代中期,至今已流传300多年 。带仔具有颜色鲜艳、美观大方的特征,是蓝田瑶族同胞嫁娶新婚之时的必备礼物 。带仔意义重大,当地人结婚时会把带仔系在身上、挂在婚房门口,寓意早生贵子 。2017年12月,蓝田瑶族乡传统技艺《织带仔》被列入龙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许忠建:“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三色怀化等您神游!” 怀化人文历史之最
- 走访从化钱岗古村,建于宋代,从化建县还早200多年 龙门村门楼吉尼斯记录
- 走过这九道门楼,才算真正到了龙门浩! 龙门村门楼吉尼斯记录
- 黄冈市武穴市石佛寺镇与大法寺镇它们的人文历史与发展现状 人文历史之最
- 多彩而开放的古代西亚文明 西亚两河文明历史之最
- 告别中世纪:人文主义的利剑如何改变世界? 世界之最终
- 淡谈三年疫情防控成果天下第一 疫情中中国之最
- 龙门石窟佛像为何神似武则天是有心还是无意
- 人食人文字实录:明末老百姓为充饥交换着吃妻子
- 生活绚丽多彩的意思是什么 绚丽多彩的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