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我才是农作物中的“扛把子” 小米历史之最视频

小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食材 , 看似其貌不扬 , 但细究起来 , 它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 , 可谓是农作物中的“扛把子” 。
小米 , 又名粟 , 古代叫禾 , 在我国北方统称为谷 , 去壳后叫小米 。中国栽培小米的历史达八千年之久 , 在小麦和水稻被培育之前 , 小米一直肩负着养活中国人的重要使命 , 《黄帝内经》中有“五谷为养 , 五果为助 , 五畜为益 , 五菜为充 。”的说法 。
小米种植知多少?
谷子的种植主要在亚欧大陆的温带和热带地区 , 我国黄河中上游为主要栽培区 , 其原产于北方黄河流域、东北地区 。小米适宜在微酸和中性土壤生长 , 喜干燥、怕涝 , 尤其在生育后期 , 土壤水分过多易发生烂根 。因此 , 适宜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土层深厚、质地松软的肥沃壤土或砂壤土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刁现民说:“气温对谷子的生长和发育影响很大 , 总体来说谷子是喜温作物 , 低温对发育和后期灌浆会有很大的影响 。夏谷的主要生长期在7、8、9三个月 , 生长期和季节性雨热同期 , 高温多雨的环境很容易造成谷瘟病的发生 , 所以如果发生连续的高温多雨 , 可以用克瘟散、春雷霉素、稻瘟净之类的药剂预防 。另外 , 播种期相对低温 , 容易发生白发病 , 需要用甲霜灵防治 。”
小米真的能养胃吗?
《本草纲目》记载:“粟之味咸淡 , 气寒下渗 , 肾之谷也 。肾病宜食之 , 虚热消渴泄痢 , 皆肾病也 , 渗利小便 , 所以泄肾邪也 。降胃火 , 故脾胃之病宜食之 。”
韩愗(mào)《医通》云:“一人病淋 , 素不服药 , 予教以专啖粟米粥 , 绝他味 , 旬余减 , 月余痊 , 此五谷治病之理 。”
在我们的心中 , 小米绝不仅仅是粮食那么简单 , 它营养丰富 , 是老一辈革命人士心口舌尖的朱砂痣;它健脾养胃 , 是养生爱好者柴米油盐里的白月光 。尤其小米能养胃是家喻户晓的事情 , 那么小米究竟是如何达到养胃的效果的呢?
小米属于碱性食品
经常反酸的朋友都有这样的体会:吃什么都不舒服 , 唯有一碗小米粥下肚 , 浓浓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 这其实和小米是碱食品有关 。
有人会疑惑了:“小米吃起来没有碱味儿啊?我煮小米粥也不放碱 , 为什么小米粥就是碱性的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知识点:食品的酸碱性主要是由食品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后 , 最终在人体内生成偏酸性或偏碱性的物质来界定 , 与其本身的PH值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
小米属于碱性食品 , 可以中和胃酸 , 提高胃液PH值 , 这对于胃酸分泌过多或者有胃溃疡的患者是十分友好的 。
小米可保护胃粘膜
经过熬制的小米 , 是有一定的粘稠度的 。过于粘稠的东西进入胃内会影响消化 , 而受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比例的影响 , 小米粥的粘稠度恰恰处于“刚刚好”的范围 。
这个“刚刚好”的粘稠度 , 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种保护膜 , 不仅能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 , 还可以保护微小的溃疡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