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想不到:唐太宗晚年腐败程度有多不堪!

纵观浩浩盛世 , 一代明君 , 在52岁时就英年早逝 , 是天命还是人为?两征高丽 , 修造宫殿 , 毁魏徵墓碑 , 赐刘洎自杀 , 能不能说他晚年变成了昏君?传说中的辉煌圣殿或许早已蛛网盘结、荒草没膝 , 让我们穿越时光的迷障 , 展开贞观画卷 , 用智慧的心灵做出一个合理的评判 。
历朝历代的许多皇帝和英雄人物 , 一旦他们的根基逐步稳固、事业蓬勃发展 , 处于欣欣向荣的上升时期 , 便开始骄傲自满、追求起声色犬马和个人享乐 。即使是有着强烈进取心和权势欲的唐太宗李世民也不例外 。
网络配图
唐太宗李世民 , 28岁登基 , 在位23年 。他曾接受了隋亡的教训 , 励精图治 , 与民休养生息 , 使社会逐渐安定下来 , 国势空前强盛 , 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盛世” 。但是 , 到贞观中晚期 , 随着国家力量的增强和其权力的日益巩固 , 他骄傲自满的情绪大大地滋长并渐渐地趋向了奢侈腐化 。
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如下:
一、自恃才高 , 刚愎自用 。史书记载 , 唐太宗晚年 , 自认为文韬武略都大大超过了古人 , 经常炫耀自己早年的武功 , 开始对群臣意见置之不理 , 而且常常威吓那些和他意见不同的人 。宰相房玄龄临终时就难过地说 , 现在朝廷已经无人敢犯颜强谏了 。贞观十年(636年) , 魏徵发现他“渐恶直言” , 他恼怒之下差点杀了魏徵 , 后来是贤惠的长孙皇后以“明君贤臣”之华词才劝其放弃了这个念头 。但最后还是毁魏徵墓碑 , 赐刘洎自杀 。直到武则天当朝 , 刘洎的冤案才得以昭雪 , 恢复官爵 。
二、他不听劝告 , 好大喜功 , 两征高丽 。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 , 但得不偿失:耗资巨额 , 民不聊生 , 以至于激化了阶级矛盾 , 结果引发农民起义 。
三、大造宫殿 , 奢侈腐化 。贞观十一年(637年)在东都洛阳修飞山宫 , 二十一年(647年)又修翠微宫 , 宫中多用金玉装饰 , 还大量挑选民女入宫 。贞观十六年(642年)又下诏称太子所用之物其他机关不得限制 , 结果造成太子的浪费现象加剧 。
网络配图
这样的做法确实不是一个明君所为 , 但更为荒唐的事情还远远不止这些 。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 , 太白星多次在白昼出现 。这本来是宇宙间天体运行的自然现象 , 而太史却占卜说 , 这应在“女主昌盛” 。当时民间流传说“唐三世以后 , 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这让李世民更加担忧 , 他的李家王朝怎能让“武王”取代呢?于是 , 他要想尽一切办法找到这个“武王” 。
在一次普通的宫廷宴会上 , 大家行酒令 , 说自己的小名 。有个叫李君羡的左武卫将军说自己的小名叫“五娘子” , 太宗想到了那个传说 , 令太宗更加疑心的是 , 他的官衔、爵号、籍贯和职务里 , 一连串占了四个“武”字:“左武卫将军”里占了一个 , “武连县公”占了一个 , 他又是“武安县”人 , 是宫城北门“玄武门”的守将 。太史的占卜正好应在他的身上 , 巧得不能再巧了 。于是太宗就找了个借口杀掉他 , 这样李君羡就成了李世民迷信的牺牲品 。直到武则天称帝的第二年 , 李君羡的家属来申冤 , 他才被平反 。